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每个罪人都有一个将来。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圣人并非生来就是圣人,圣人的过去,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也有过幼稚,有过青涩,有过伤痛和失败。圣人并非遥不可及,圣人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现在,圣人也是从平凡中一路走过来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在平凡中不甘于平庸,在坎坷挫折中不屈于失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我们像圣人一样不甘于  相似文献   

2.
按照目前学界的共识,汉代学者所设想的圣人统绪似到孔子为止,他们不敢设想孔子以后竟有新的圣人出现。这样来看待汉代的圣人观,其实是有商榷的余地的。实际上,汉代学者并没有自卑到后人所设想的那种程度,他们时时表现出企图弥补圣人统绪断绝的危机的冲动,显  相似文献   

3.
孔子一生历经坎坷,在家庭、教学、从政为官、周游列国等方面扮演了不同的人生角色,于矛盾冲突中自求解脱与调适。以世俗的眼光分析解读圣人的"谋食""谋道"过程,感受圣人的心理历程,体察其厄遇困顿与坚贞不渝。青年学子理应从孔子不懈求索、不轻易放弃的崇高品性中得以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向圣若翰学习——“圣若翰蒙难”纪念刘恩佑圣教会在8月29日纪念“圣若翰蒙难”。这位主耶稣生与死的前驱,为真理和正义而致命。“他以舍身殉道,为自己对主所作的见证盖了印。”(圣伯达语)我们纪念圣人,就是要学习圣人的一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以坚贞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包兆会 《天风》2017,(2):54-55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为中国教育四大圣人;留学期间曾担任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会长,一生受基督信仰的影响。他一生主要从事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师范教育创始人,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现代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道学、理学、心学 北宋中期,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著书立说,各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们宣扬所谓“圣人之道”,标榜所谓“圣人之学”,有时以道、学二字并举。后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道学”,亦称为“理学”。 程颐在所作《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先生名颢,……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于四百年之后,得不  相似文献   

7.
圣教会为纪念圣人圣女们的功德,在礼仪年中定出了许多瞻礼作为他们的纪念日,以表彰他们的德行、善功,使信友们效法、学习他们的榜样。在一总的瞻礼中,教会除了庆祝“耶稣圣诞”和“圣母诞辰”外,几乎不再庆祝任何一位圣人的诞生。但对圣若翰,教会不单在每年的8月29日纪念  相似文献   

8.
孔丽 《孔子研究》2023,(1):125-136+160
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是我国古代社会公认、又经中央政府封立的圣人,他们创造和培育的圣人家风无疑是传统社会家风的典范。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有诸多共同性,主要表现为:皆以平民家庭为基础,以家教为成因,以家学为支撑,以修德讲学为范式。同时,四者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某些差异性。两千多年来国人无不闻圣人家风而悦之,迄今仍具有普遍适用的示范性指导价值。圣人家风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范式指导价值、路径启示价值和传承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9.
诸圣瞻礼     
今天(十一月一日)是诸圣瞻礼,也称“万圣节”。慈母圣教会要我们今天热心庆贺和纪念在天堂永享真福的全体圣人。就是从原祖亚当直到今天,不分国籍、民族、性别、老幼、贫富,被列入圣品或未被列入圣品的,凡升了天堂的,都是圣人,他们都是我们今天纪念和庆祝的对象。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0.
灵语心曲     
还报耶稣圣心的爱于万一鱼儿离不开水,呼吸离不开空气,人的一生离不开基督的爱。耶稣对一位圣人说过:“谁愿我喜欢他,他该相信我爱他;谁愿我更喜欢他,他该相信我十分爱他;谁愿我  相似文献   

11.
胡瑗性善论的特色是在肯定人皆禀有“五常之性”的同时,又认为圣人所禀为“天地之全性”,弘扬“仁义”并把它落实于现实中也就率先成了圣人的使命与义务。但这并不是说禀有“善性”量较少的普通士人就可对此置之度外。在胡瑗看来,培育并推行“仁义”不仅是士人一生的志向,还是价值的终极追求。胡瑗对“天地”是否可以“道德”论之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受道家的影响,认为人与天地不同,天地不仁而人则有仁;其二,继承了《易传》《春秋繁露》的看法,认为天地有仁,圣人亦有仁。此中的“仁”与“不仁”之抵牾充分说明了胡瑗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圣教会是个伟大的神圣家庭。二千年来,从这个家庭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儿女,洋溢着基督信徒的乐观、善良和圣洁的馨香。在他(她)们中间,我想起了几位流芳百世的精修圣人和殉道英烈,他们去世的年龄恰是风华正茂之时,甚至有的还是天真活泼的童男少女.如精修圣人类思公撒  相似文献   

13.
信经典,是伊斯兰教六大信条之一,是真主对信士们的明确教诲。“使者确信主所降示他的经典,信士们也确信那部经典,他们人人都确信真主和他的众天神,一切经典和众使者。”(2∶285)一、穆斯林“信经典”的实质内容真主创造了人类,并赋予治理世界的使命。真主为了使人们认清现世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指引人类走向正道,完成治理世界的任务,所以在每个历史时期,根据当时人类的实际需要,派遣了使者,并降示了指导人类思想和行为的经典。真主降示给人类的经典共有104部:阿丹圣人10部;师思圣人50部;伊德利思圣人30部;伊卜拉欣圣人10部;穆萨圣人的《讨拉特…  相似文献   

14.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每个罪人都有一个将来。每位圣人都彳丁一个过去。圣人并非生来就是圣人,圣人的过去,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也有过幼稚,有过青涩,有过伤痛和失败。圣人并非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5.
10月1日,罗马教廷把所谓“在中国致命”的120名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册封为“圣人”。那么,这些所谓的“圣人”到底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梵蒂冈不顾中国政府和中国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执意要把他们封为“圣人”呢? 这120名所谓“圣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工具的外国传教士;一类是作为那些劣迹斑斑的外国传教士的帮凶和追随者的中国教徒;还有一类是在由于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特权,横行乡里,欺凌百妊,激起人民反抗中死于非命,而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殉难者和殖民地教会势力的…  相似文献   

16.
宋儒疑经改经的"通弊"本是由窥求"圣人之意"而来。他们对《康诰》文字错简及到底是成王书还是武王书的论证,态度是严谨的,且具有较充分的理由;而对《尚书》相关篇次顺序的考辨,也是在"穷其理"而认真思考后得出。有无"是理"是宋儒认定典籍是否为圣人所作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7.
10月1日,罗马教廷把所谓“在中国致命”的120名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册封为“圣人”。那么,这些所谓的“圣人”到底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梵蒂冈不顾中国政府和中国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执意要把他们封为“圣人”呢? 这120名所谓“圣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工具的外国传教士;一类是作为那些劣迹斑斑的外国传教士的帮凶和追随者的中国教徒;还有一类是在由于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特权,横行乡里,欺凌百姓,激起人民反抗中死于非命,而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殉难者和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刘亚琼 《管子学刊》2016,(2):106-109
郭店楚简的圣人观处于孔子、孟子之间的过渡阶段。孔子推崇圣人而强调难以企及;郭店楚简首提圣人之性,指出圣人通过道德修养,正身而治世,能得以实现圣人之道;孟子降低了圣的高远性却广开了成圣之门。先秦儒家从孔子郭店楚简再到孟子,其圣人观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孔子之成为圣人,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两三百年之久,这就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的那段时间。孔子不是到了汉代才被公认为圣人。促使孔子成为圣人的,完全是民间的力量,官方的力量并没有起作用。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等对此当然起了作用,但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孔子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的圣人,而不只是帝王的圣人,不只是所谓"统治阶级"的圣人。圣人与神不同,故尊孔子为圣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他的迷信。  相似文献   

20.
1962年8月,美国五个红衣主教与十个总主教和主教在他们联名致美国教友的信中,曾发过这样的牢骚;“我们摆不出像在欧洲和本半球的教会中所产生的圣人。”言外之意显然是:美国到如今还没有圣人,这和它今天作为世界反革命堡垒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这对它利用宗教推行肯尼迪的“全球战略”是有缺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