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音”(Evangelium)一词在教会内的使用含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喜讯,即“圣言降生成人,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向我们宣报“上主恩慈之年”(依61:2;路4:18);二是指由四位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通过不同角度记录耶稣基督生平言行为四部书;三是指我们每日在感恩祭中宣读的摘自四位圣史所记录的耶稣言行的片段。 本题所谈的“福音”乃是指第二种。  相似文献   

2.
耶稣是谁     
《中国天主教》2001,(6):12-12
“耶稣是谁?”为解答这问题,四部福音的作者都乐意为我们效劳,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答案。尤其是第四部福音,作者是耶稣所召收的首批门徒之一(玛4:21),是耶稣所爱的(若13:23),在最后晚餐时曾斜依在耶稣的怀里,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若13:25),他曾由始至终的跟随了师傅,直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仍站在旁边(若19:26),目送恩师临终,也目睹耶稣死后肋膀被刺,流出了血和水(若19:34)的确,若望宗徒最了解耶稣,最认识耶稣,他有意为我们撰写一部较深入的福音,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关耶稣基督的最深刻的画像。所以,他在晚年时候…  相似文献   

3.
唐徒 《天风》2002,(6):14-15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身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在教会以外听到“福音”二字,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甜蜜。但是,这种亲切和甜蜜并不来自商家为迎合顾客而设计的广告词,而是来自圣经的信息,来自耶稣基督用自  相似文献   

4.
在耶稣基督复活的清晨,天神向寻找耶稣的妇女们说:“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谷:十六,6)“耶稣死而复活”是圣教会当信的道理,是我们信仰的中心,也是我们信仰“肉身之复活与我信常生”的基础。四部福音和历史事实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曾为救赎我们被钉十字架  相似文献   

5.
王海东 《天风》2003,(5):10-10
经文:林前15:20 复活,是福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基督徒的美好盼望,复活与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有切身的关系。 一、耶稣基督的复活 1、“他(耶稣)受害以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1:3)。 主耶稣的复活是神的大能。是真实可信的,论到主的复活,彼得和其他十一个使徒在圣灵的感动下,向天  相似文献   

6.
新约     
《中国天主教》2010,(4):39-40
(一)四福音: “福音”本有“好消息”和“喜讯”的含义,新约的作者用它来指基督完成救赎工程的大喜讯。这个喜讯原先由口头传授,稍后才记录成书,当时,写耶稣的行实和事迹的人很多,但教会承认的只有四部;初期教会为抵抗“伪福音”甚至把这四卷书称之为“圣四”。  相似文献   

7.
夏新穗 《天风》2012,(7):25-27
在当时的社会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们也都听见了耶稣基督的福音,最终却没有选择接受救恩……那些听见福音,却拒绝没有接受的人,面对神未来的公义的审判,他们也是无话可说无可推诿的了。经文:可6:20;徒24:24-26,26:27-28神藉着他儿子耶稣基督所做成的救恩,是面向全人类的,但所读的这三处经文中提到的三个人,他们都听见了福音,却没有选择接受,与救恩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教会,是耶稣基督的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会,应该是一个普世性的公教会。因为天主子耶稣基督,(礻也)的降世为人,受苦受难,创立教会,就是为了要拯救普世全人类。请看耶稣基督,在(礻也)即将离世升天前,把这个任务,已向宗徒们交待得很清楚:“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万民宣传福音。”(谷十六,15)“你们……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各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耶稣的这些话,很清楚地要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人,把福音传到世界各地和各个民族中去,並为自己作证,所以耶稣基督的教会,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向全世界,全人类宣传福音,並作证耶稣基  相似文献   

9.
张远来 《天风》2004,(3):15-15
耶稣基督福音所到的地方,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给绝望者信心,给浪子以新生;给迷途的旅客指引方向;给堕落的人重生的力量……本文所记叙一位弟兄孙以权就曾经痴迷于“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被耶稣的圣爱,教会信徒的爱心所召唤,成为神的儿女,使他重获新生。那个破碎的家庭也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更新。孙弟兄前几天在我们教会里接受了洗礼,本文正是他在洗礼时给我们的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2003,(1):11-11
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揭示圣三奥秘) 出自《圣经》玛窦福音第3章13—17节:那时,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到约旦河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阻止他说:“我本来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却来就我吗?”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允许罢!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于是若翰就允许了他。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相似文献   

11.
天国作为福音的主题,在对观福音中出现不下百次之多。主耶稣基督在从加里肋亚开始其三年传教工作时,据圣史记载,首先讲的就是天国的福音,他说:“你们悔改罢!因为天国临近了。”(玛4:17)不仅如此,而且耶稣福音宣讲的主题正是天国。在山中圣训中讲到实践真福八端者时就说:“天国是他们的”(玛5:1-10);在教导我们祈祷时,他说,“我们在天的父,愿你的名被尊为圣,愿你的国来临”(玛6:9-10);他教导  相似文献   

12.
谢炳国 《天风》2016,(7):7-9
正今天思想的主题是"跟随基督的脚踪行",耶稣基督的脚踪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一、跟随基督传福音的脚踪耶稣从30岁开始传道,一直到33岁。他所做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拣选训练十二个门徒;二是医治各样病症;三是传扬天国福音。前面两件事都是为传福音做预备的,而耶稣来到世上最伟大的事就是传天国福音。耶稣曾经在会堂里说:"主  相似文献   

13.
主复活     
孙天人 《天风》2002,(3):8-9
耶稣基督是受刑钉十架而死,更是按着他生前的预告“第三日从死里复活”了。这是基督福音的基石(参林前15:1-14),是上帝救赎计划的核心(参罗1:2-4),也是《旧约》的终结和《新约》的开始。在新约圣经里,提及复活的有100余页,但都不是在系统地编辑主复活的历史或堆积复活的证据,而是各自叙述对主复活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手摸过的事实(参约1:1-2),以及记录其他一些目击者对主复活的报道,是新约执笔者的“见证广角”。以上几处经文,是记录“基督复活的破晓”所出现的几个“镜头”,这些发生的人与事是对主复活的重要见证,也启示着许多属灵的真理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何欣 《天风》2002,(2):24-25
自1950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以来,中国基督徒自觉地与中国人民认同,藉着基督道成肉身,深爱着祖国和人民。中国教会必须将有以告人的福音传至更多的人群,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大使命”。但是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1500多万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仍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注重传福音的形式,“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使基督徒在各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过他们的言行,广传活的“福音”。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观察新一型的殉道方式:强迫一位母亲在她眼皮下观看自己无辜儿子被刽子手处于极刑的状况。“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殉道,尽在圣若望宗徒所写的福音上的这几句话。我们站在十字架下同圣母一起默观吧,叩问圣母:有谁比你受苦更深的!现在我们站在十字架下默想耶稣的死亡,看看这第五利剑怎样刺透圣母的圣心。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受到恶人鞭打、茨冠、咒骂、侮辱等等种种迫害,已是筋疲力尽,勉强走到山项,凶恶的刑役强剥了耶稣的衣服。之后,他们取来铁钉,圣伯尔纳多注意到这些铁钉不是尖头而是平头的,为使钉死犯人…  相似文献   

16.
玛窦福音第18章第15节至第20节,讲述的是基督信徒团体内的弟兄规劝之道。根据玛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基督时代的教会实况:当时  相似文献   

17.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18.
爱德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一样德行。现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修爱德,其次谈谈怎样修爱德,自己是否尽了爱德的本分。第一、修爱德是天主的诫命,我们的责任。 1.救世主耶稣基督十分重视爱德。若望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节记载:吾主耶稣受难前夕,叮嘱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耶稣的爱徒圣若  相似文献   

19.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4):30-31
《尼西亚信经》说完了圣子基督“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之后,随即提到他“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十字架;受难, 埋葬”。耶稣基督在世的言行、工作,包括宣讲、教导、治病、赶鬼等,并没有记述于《尼西亚信经》之内。这并不是因为耶稣的言行不值得记念,而是因为从使徒时代开始,教会的福音宣讲便把焦点集中  相似文献   

20.
一)几个前提和方法论A、前提·福音的主要内容天主圣意能被人知晓的、亦即圣经内有关救恩,天主所作启示可总括为:(1)天主愿一切人得救;(2)救恩经由耶稣基督而来(即便得救者生前并非信徒)。以上不加解释。·福传和文化一切文化中,无论古今中外,宗教信仰有无,传教士知或不知,在福音传入该文化圈之前,都有圣神的准备活动为福音铺路。考虑到天主对一切入得救的愿望,这一点不难明白。因此,福传虽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由于该文化的内容而遇到多多少少的困难,同时也会在其中找到有助于福传的因素。福传本身没有任何对文化提的先决条件,过去和现在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