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社会的进步,既需要经济的繁荣,也需要包括企业伦理在内的社会道德的同步发展。但目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我国企业存在着的某些严重的伦理问题,如对社会责任的蔑视、对公平的践踏、对环境的污染、假冒伪劣等,使得许多人得出一叶障目的否定性评价———认为我国企业伦理乃“一地鸡毛”。朱金瑞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历史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则从历史的视角通过探讨企业伦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史,记录和追寻中国企业伦理进步的足迹、发展的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该著以丰富的资料、宽阔的视野、深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的历史轨迹,不仅可以使我们重温共和国50多年经济建设的波澜壮阔,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中国革命道德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智力支撑,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探究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演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是我国企业伦理学增加厚重感、历史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客观需要。我在阅读这本著作后的感想可一言以蔽之:作者在企业伦理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该著是作者站在学术前沿进行创新性研究而形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企业伦理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企业的价值排序和伦理决策是企业伦理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当代中国企业主要面临着三大价值排序问题,即义利之辨、人我之辩和志功之辩.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排序决定了企业立足的基础和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道路和生命长度.对当代企业伦理建设中价值排序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当代语境下的一种现实解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利益的界限”、“剥削的界限”、“发展的界限”的理论前瞻与深刻远见,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伦理建设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伦理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企业的义利价值权重问题是企业伦理中最基本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当代企业求利打下了基础,但企业求利善的目的要通过善的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湖北两省伦理学会倡议召开的“企业伦理研讨会”,1999年10月10日至20日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湖北、四川地区高校和社科院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以及江苏、陕西省伦理学会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界代表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关于企业伦理关系的性质。 一种意见认为,打破传统的人际关系,建立契约关系是企业伦理建设的前提,没有平等的具有独立意志的主体参与的契约关系,也就无从谈道德主体和道德责任。缺乏契约意识正是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守…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和企业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对经济秩序、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精神风貌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因此企业伦理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企业伦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伦理是直接规范和调节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显然,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存在,经济主体间区别于其它社会关系的经…  相似文献   

6.
企业伦理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企业伦理个性特征的表现结构.其形成要素极为复杂,是企业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受到企业所处时代的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政企关系等外部条件的深刻影响,也与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伦理观念等内在变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企业伦理建设:挑战、关键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构成了诸多挑战;企业伦理主体性的缺乏是企业伦理建设的瓶颈;重建企业伦理主体性是企业伦理建设的关键;确立"权利"意识则是构建企业伦理主体性的前提;构建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应体现当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应注意层次、结构与机制的合理安排;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伦理规范体系与惯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中国—西方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了“’96中美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会议就有关经济伦理和企业伦理的理论问题,中国改革中的经济伦理和企业伦理问题,以及儒家文化中的经济伦理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关于经济伦理和企业伦理的理论问题本次研讨会集中了当代最有影响的一些伦理学家,就一些最流行的经济伦理和企业伦理学理论展开了讨论。美国圣母大学的斯特巴教授的论文涉及到当代经济伦理学领域中的最根本性问题:自由与公平的问题。他指出,人们一般认…  相似文献   

9.
赢利是企业的本质规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赢利不仅是企业全部社会职能的根据,也是企业伦理、企业文化得以生成的基础。竞争与协作是企业活动、企业行为的基本形式。深入把握企业经济行为的上述实质和特征,才能够对企业伦理展开真实的和深刻的分析,才可能构建企业伦理学、企业文化研究的逻辑体系。以上内容是根据湖北部分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调研情况作出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伦理模式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伦理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价值共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是企业伦理个性特征的表现结构 ,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从本质上讲 ,企业伦理模式又是一种文化模式。本文基于对不同企业的伦理支点分析 ,从比较文化的视野 ,提出了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七种主要模式 ,即权威模式 (又称企业家的人格感召模式 )、使命和责任模式、制度伦理模式、家族模式、嫁接模式、市场经济中的集体伦理模式、激情模式 ,并对企业伦理模式建设的机制从增强政府政策的伦理性、设置践行伦理理念的有效操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伦理化、树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道德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The dominant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suggests new, broader political roles for businesses in the globalized economy, challenging the classical liberal social order (where business firms’ task is to focus on economic issues and the government's role is to take car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is paper, we show how the major framing of the political CSR discussion not only challenges the classical liberal social order but also goes against the more general political economic perspective of the regulated market economy (where strict and [in most cases] strong boundaries exist between business and politics). We argue that this latter tendency of the political CSR discussion is its main weakness. We introduce a Rawlsian reframing of political CSR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idea of a global-regulated market economy and compatible with some of the basic global ethical aims of the political CSR movement.  相似文献   

12.
制度伦理的兴起,在今天的中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联的。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而动摇了传统德性伦理的生存土壤,致使德性伦理的边缘化。但由此就认为制度伦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形式显然又是有失偏颇的。追溯制度伦理文化的传统根源,对于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疗纠纷泛化原因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纠纷日趋增多,成为各卫生部门的最大难题,是继医疗改革之后的又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医患关系成为社会最不和谐的声音。医患关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因素共同作用,围绕“治病”所形成的道德、诚信、契约、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分析现代医患关系的变化,探讨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伦理的经济意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效率的经济意义不能仅仅局限于伦理的工具价值 ,而应当将伦理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者结合起来。伦理本身也是一种效率 ,同样是企业值得欲求的目标 ,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一种综合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过度医疗的经济学分析与伦理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近年来,过度医疗问题引起医学伦理学界的普遍关注。过度医疗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现象。过度医疗的经济学表现是医生诱导需求,直接成因是缺乏弹性的医疗需求,存在的市场环境是垄断竞争。遏止过度医疗需采取相应的伦理与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它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现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古典社会责任观到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现的演变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一种影响社会发展方式的理论,直接影响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增添了许多新内涵.  相似文献   

17.
Joerg Rieger 《Dialog》2013,52(1):29-36
Abstract : Although capitalist free market economics is in crisis, its assumptions continue to shape not only how we do business or politics but also how we think and feel, and even what we believe. For theologians and scholars of religion this means that we can no longer do our work withou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economy and how it affects us; before religion can become part of the solution we need to understand how i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economics has shaped religion and theology and develops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8.
何建华 《现代哲学》2006,46(1):37-44
经济与伦理都以利益为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二者都有规则的含义,都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原则。但这并不否定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和冲突。经济与伦理的冲突是由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实践方式的分化所引起的,是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工为前提的。构建经济学的伦理维度,旨在用人类整体理性方式来反思经济活动及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伦理辩护,奠定经济发展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卫生法伦理学是由医学、法学和伦理学三大学科相互交融、渗透而结合的产物。卫生法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法律的道德审视,不仅是法伦理学研究的基础途径,更是当代中国卫生法伦理学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Business ethics and computer ethics: The view from Po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ristoteli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 is presented and defended. The newly emerging field of computer ethics is also defined in an Aristotelian fashion, and an argument is made that this new field should be called “information ethics”. It is argued that values have their roots in the life and practices of a community; therefore, morality cannot be taught by training for a special way of reasoning. Transmission of values and norms occurs through socialization — the process by which an individual absorbs not only values but also the whole way of life of his or her community. It follows that business ethics and information ethics can be considered kinds of socialization into a profession: role learning and acquiring a new self-identification. This way of understanding fields of applied ethic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eir proper development in Central-Eastern Europe because of endemic factors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rec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s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