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学者发起,陕西省社联和陕西师大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范畴讨论会,于1983年11月5日至10日在西安召开。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正在陕西师大访问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列席了会议。中外学者为讨论会提供论文35篇。会议除讨论了研究中国哲学范畴的意义和方法之外,还着重分析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一些重要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会议还回顾并展望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工作。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张岱年在题为《中国哲学范畴的演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学者发起,陕西省社联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范畴讨论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西安市召开。着重讨论了研究中国哲学范畴的意义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哲学范畴的特点,一些基本范畴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中国哲学范畴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四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范畴、概念和思潮发展规律讨论会”,6月20—24日在河北承德市举行。约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研究会、北京市逻辑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联合发起的辩证逻辑讨论会于1984年8月20日至26日在大连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60余所高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的逻辑工作者80余人,提供论文16篇。会议期间,张世英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黑格尔的<逻辑学>范畴体系和他的认识论》的学术报告,论证了辩证逻辑范畴体系和认识过程的一致,具体分析了黑格尔《逻辑学》范畴体系的性质、合理内核及其局限性,指出了辩证逻辑学就是关于存在和存在的本质的学说以及认识过程的学说,并就如何建立唯物主义辩证逻辑范畴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设想。此外,张巨青副教授还介绍了由他主编的  相似文献   

5.
1989年3月11—14日,中国和民主德国的哲学学者在京举行了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民主德国科学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它标志着两国的友好交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这次会议既是中、德两国,同时也是中国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举行的首次哲学讨论会,因而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范畴体系问题,是关系到自然辩证法能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和发展、能否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的一个关键问题。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在烟台召开了全国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教学讨论会。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就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等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诚挚而热烈的争论。下面着重就自然观及其范畴体系问题略加评介。  相似文献   

7.
1987年8月31日至9月4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联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了第一次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学者聚集一堂,切磋学术,共叙友谊,实事求是地探讨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这样的大型儒学学术讨论会在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收到儒学研究论文近70篇,其中有引经据典、探本求源,也有另辟蹊径,以求新解,但更多的论文关心的则是儒学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位置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四个现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史学会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从10月15日到21日在杭州举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宋明理学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代表共269人,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的外国专家和来自  相似文献   

9.
6月2日、4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召开了老子哲学思想讨论会。会上发表了七篇论文。杨柳桥同志首先根据他研究《周易》和《老子》多年的经验,把《周易》和《老子》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子哲学的性质和范畴。他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太史儋,《老子》哲学思想的形成应该是在《易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秦易家认为“道”(“易”的发展过程)是发生在天地、阴阳生成之后的,“易”有“简易”、“反易”、  相似文献   

10.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占有明显优势地位,影响较大。 美国实用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它后来的发展和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皮耳斯(Charles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于8月23日—2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去年夏季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之后逻辑学界的又一盛会。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二十六个单位的二百三十四名逻辑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讨论、交流研究成果,成立中国逻辑学会。  相似文献   

12.
由江苏省美学学会、《江苏画刊》编辑部、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无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四川、山东、安徽、福建、甘肃、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市和江苏的美学工作者共80余人。这是国内第一次中国美学史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42篇。在大会、小会和个别交谈中,大家围绕着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方法,中国美学史的体系、范畴、概念,中西美学比较以及历代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现分三个方面摘要纪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1985年6月8日至20日在南宁市召开了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研究苏联哲学的专业性学术会议。来自各地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共56人参加了讨论会,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苏联哲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见解、新材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1月23日至27日,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在柳州市召开了柳宗元哲学思想讨论会,讨论了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柳宗元的哲学思想体系和范畴以及柳宗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等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发起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爱智山庄举行。与会者42人,来自全国,提交论文20余篇。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特点;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及根源;它的评价和改革问题。兹述会议要者于后。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1月20日至26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举办了关于矛盾问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近30人。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讨论:第一阶段,讨论矛盾的涵义、结构与分类等基本理论;第二阶段,结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会议既有经过充分准备的系统发言,又有热烈的争辩和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相互切磋琢磨,大家都感到受到很大启发。现将会议上讨论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86年7月21日至27日,来自全国四省市的7位高校和省科院的教师、科研人员聚首桂林,共同研讨撰写《道家思想发展史》的有关问题。与会者对撰著该书的指导思想、贯穿全书的范畴体系、逻辑结构和编写细目等进行了认真讨论。为了写好我国第一部关于道家思想演变的系统著作,大家一致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连市干部学校、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大学哲学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关于主客体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7日至22日在大连市召开。与会代表就主体客体这一对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演变,当前提出主客体问题的时代背景作了探讨,对主体、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主客体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客体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和提供会议的有关论文内容综述如下: 一认识论与本体论、主客体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四省的比较研究中,对照应用了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有关工业化的概念和理论以及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注意到了国家工业化与地区工业化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所用资料主要来自历年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表的资料。一、江苏等四省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演变的关系四省工业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演变的关系,经历了坎坷曲折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三年恢复性建设和“一五”计划时期。在这阶段里,国家宏观决策比较谨慎、符合实际,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在这个阶段里,尽管国家工业政策向内地倾斜,但…  相似文献   

20.
由东北地区外国哲学研究会和延边大学联合发起的日本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九日至十六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哲学研究机构,大学哲学系和出版社的专业工作者共四十五人。这次会议是东北地区日本哲学史专业工作者的第一次盛大聚会,也是建国以来国内首次召开的日本哲学史专题学术讨论会。由于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