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新 《学海》2001,(3):93-97
本文在论述了转轨以来俄罗斯政治文化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转轨过程中俄政治文化的冲突及其与经济政治转轨的关系,指出政治文化在苏联剧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俄政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既是俄历史上文化冲突的延续,又是俄经济政治转轨的结果,它加剧了俄的政治社会危机,俄罗斯的经济政治转轨需要构建一种政治文化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主体客观性原则杨俊一(辽宁大学哲学系110036)经济“转轨”已经使经济学从“计划经济模式”转换为“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内在关系的探讨,并试图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在这种时代性的“转轨”面前似乎显得...  相似文献   

4.
东亚与江苏经济发展比较程极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由于实行军国主义政策,对外侵略,使经济高度军事化,并实行统制经济。日本在二战中失败,使经济受到巨大损失。战后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使工农业产值超过战时水平,并于1968年超过...  相似文献   

5.
经济伦理与跨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会于1998年6月23日—26日由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江苏道德建设中心和《群众》杂志社发起,在南京召开。有近60名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与会,其中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学者近10名。与会者围绕“经济伦理”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  相似文献   

6.
张仲涛 《学海》2002,4(3):65-67
一我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面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社会 ,这种传统的政治体制呈现出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对我国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仍发生着负面和消极作用。因此 ,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这些弊端是很难克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 ,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体系 ,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密切联系的 ,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7.
作为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俄罗斯《哲学问题》2007年第5期出版了“中国年”特刊。俄罗斯哲学协会主席斯焦宾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学部委员为特刊写了致词。特刊收录了中国学者李景源的《中国哲学的现状与趋势》、安启念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贾泽林的《中国对“苏俄哲学”的研究》,以及俄罗斯学者叶列梅耶夫的《<易经>和语义解码》、布罗夫和费多托娃的《中国现代化经验:理论和实践》等论文。2007年6月13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中国年’特刊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业难──本刊顾问赵守正先生印象记陈书仪我是1986年10月认识赵守正先生的,交往虽不足10年,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长我10岁多,我自认是他的私淑弟子。在相识之前,久闻先生的大名,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管子》研究专家。在198...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与政治理论研讨会综述石川(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996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与政治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第8届年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行。与会代表70多人,提交论文50多篇。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一项大型学术工程——《中国南方部分省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的回顾贾轸《中国南方部分省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南方项目》),从1992年起,经过一年筹备,五年实施,到目前已经结束。这个大型学术研究和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汇集于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党校系统召开哲学研讨会黎佳四川省党校系统哲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会议首先学习和讨论了十四大报告精神,认为:(一)十四大报告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从认识论上讲它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社会历史观讲,最根本的就是摆正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持了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二)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上是一个飞跃,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会议还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与会者论及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服务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是为它固有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所决定的。所谓社会功能,即社会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特别是要为加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所谓认识功能,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o'Nei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四国。“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高盛这份报告出台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由此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3.
沈敏  方华平 《学海》2001,(2):189-19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WTO在客观上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但同时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规划 ,在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同时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 )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所谓经济全球化 (Globalozation) ,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 ,通过国际分工 ,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6,(12)
“附佛法外道”与民间秘密宗教默雷摘编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王雷泉先生在《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佛学研究》年刊1995年)一文中,对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得以泛滥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文明》是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最早的伦理学专业期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道德与文明》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  相似文献   

16.
实行两个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安明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关键。这两个转变与中国的发展究竟是何关系?或者说如何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两个转变?这是正确估量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综述郑忆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学术月刊》社于1995年12月1日在上海联合举办了此次研讨会。来自上海地区各高校及《学术月刊》社的3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余篇...  相似文献   

18.
纪念《管子学刊》创刊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开泰随着全国改革开放胜利的步伐,《管子学刊》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她经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就好象一珠小小的幼苗,经过园丁们辛勤的浇灌,已经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成为一家...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经济思想与我国穆斯林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经济思想与我国穆斯林经济的发展马忠杰,米寿江编者按:本文是两位作者于1993年10月在中国宗教学会西北地区(银川)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一篇论文。文章在对九十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阿拉伯伊斯兰共同市场出现的可能性,并对与此...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伦理”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伦理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如何将经济利益的追求与经济制度的正当性、经济行为的道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已经引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