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章罗联盟中,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右派知识分子,为了执行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公开叫嚣要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因此,费孝通约集了陈达、吴景超、李景汉等人,成立了“社会学工作委员会”,并且计划着要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高等学校成立“社会学系”。他们妄想以中央民族学院、人民大学和劳动干部学校作为他们活动的基地。他们还计划着搜罗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学界同人”,成立“中国社会学会”,扩大他们的队伍。费孝通等这一切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活动,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阴谋,其目的是企图用腐朽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学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步夺取学术思想界的领导权,第二步夺取全国的领导权,来实现章罗联盟的反动的政治纲领,使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费孝通等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政治阴谋,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几次座谈会上,已由许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根据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尽情地予以揭露和批判,我这篇文章,主要地是检查费孝通的资产阶级社会学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不是科学?它为什么阶级服务?它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危害性? 在以前,我不曾看过费孝通所写的社会学著作,最近看到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学夸张比历史唯物主义还要高明,我这才搜集他在解放前后所写的几本主要著作,如“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重访江村”和几篇论文以及报端所揭载的关于他的某些著作摘要等,拿来研究了一番。我所得的结论是:费孝通的社会学是另一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流派,是中国的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费孝通的这种资产阶级社会学虽然带有中国味,但它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在根本上是相同的,并且还继承了它的先裴的衣钵。因此,在批判费孝通的社会学之前,有追溯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源流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前十年,社会学在苏维埃国家的社会思想发展中也曾是核心问题之一。它对于同资产阶级复古派的思想搏斗,对于意识形态的主要活动以及高等学校的改造,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在革命前,社会学及社会学教育的历史命运,在西欧各国和在俄国是大不相同的。在西方,上一世纪的最后三十多年,社会学一方面作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主要学科,另一方面又作为  相似文献   

3.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宣言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思想正在掌握着越来越多的成千成万的人们的意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竭力从思想上腐蚀群众,歪曲社会主义和诬蔑马克思列宁主义”。宣言继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于群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揭穿帝国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造谣诬蔑”,就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上述意见特别适用于法国。在我国,资产阶级思想的压力最近期内大有增长。我们的党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以下这一班人竞相攻击:专为反共产主义理论服务的一群耶稣会士,法兰西学院哲学讲座的教外主讲人,“左派”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管子》书的法治思想牛力达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经历,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政治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人们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没有经过象法国革命那样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洗礼。这确实...  相似文献   

5.
苏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最近制定了1959年——1965年科学研究工作规划。在这段时期内,将在下列五个方面写出59部著作,其中专著57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9部,论文集13部。在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和修正主义方面,将写出11部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现代修正主义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批判”,“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新实证主义认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资产阶极社会学,是香花还是毒草,我在“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学”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般说来,资产阶级社会学从来就不是香花,而特殊说来,资产阶级社会学在中国又始终是毒草。”关于这一方面的理由,我不准备再重复。我只准备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上述文章中所曾经提到过的费孝通在2月20日文汇报所发表的“关于社会学,说几句话”那篇文章,为什么它不仅是右派分子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纲领性的文件,而且还是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的理论基础。应该指出,那篇文章费孝通是  相似文献   

7.
阿申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一书(1960年出版)共分八章,这里略去了1.导言;2.为垄断资本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学;8.结论。其它各节也有所删节。所译出的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作了一定的分析批判,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本人的某些修正主义观点。作者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所从之出发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具体说来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存在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人格主义哲学的多元论。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流派:一、自然主义学派,其中包括:生物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二、心理社会学,其中谈到这一派的原子论、实在论、模仿论;着重分析了两个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或新弗洛依德主义)。三、技术治理论,技术决定论;指出两种倾向:一是对生产力增长感到恐惧,一是把技术当成偶像去崇拜。特别谈到技术治理论、管理人员革命论、原子社会学等三个流派;四、经验社会学、微观社会学、人的关系的社会学。作者认为,力图逃避对社会生活现象作理论分析、回避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从事一些具体的琐碎的社会学研究,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学危机的一种表现。而现在他们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企图重新建立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生活的唯心主义图式。最后作者指出,真正的出路在于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把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同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而这就是真正的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评价的真理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评价的真理性问题,对马列主义哲学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作为资产阶级哲学家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歪曲的对象,该问题正是他们否定整个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列主义思想的根据。因此,科学地回答评价的真理性问题,就成了马列主义理论在同它的意识形态敌人斗争中所面临的一项头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英国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联合起来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行动,是以十七世纪前半期革命军队与封建的天主教反动联盟军的武装冲突而告结束的。这一斗争也反映在思想的领域里。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必然要破坏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升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反封建主义的社会力量的思想政治斗争,是各种各样的、多方面的,它反映在哲学方面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顽强地维护着垂死的封建主阶级的利益,并作为这个阶级在反对正在成长着的新的社会关系的斗争中的旗帜。体现在天主教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唯心主义是实现资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首先明确地提出,人道主义概念有两种不同含义,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对于长期关于人道主义问题上的争论,是一次科学总结,在理论上是新的突破。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含义,它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决不可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相混淆;更不能以此来“补充”或“代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因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观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由此引伸出来的一系列的理论原则,都是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对立的、不科学的。但是,作为一项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可以批判地继承下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界有不少人在大谈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问题。苏联建立了全苏社会学协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社会学研究组,许多高等学校成立了社会学实验室,许多大城市建立了具体社会学研究中心,举行了许多次有关具体社会学研究的讨论会,在许多工厂和农庄进行了大量的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仅在1960-62年就发表了三千种专著、小册子和论文,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去参加西方资产阶级的国际社会学会议。在东欧某些社会全义国家中也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波兰还出版了专门的《社会学研究》杂志。苏联哲学界的代表人物对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作了很高的评价。苏共中央书记、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伊利切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仅对于从哲学上去理解现实是必需的,它还是认识现实的极重要的方法;这种认识对党、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是必需的……虽然在社会研究的领域内,这一工作才刚刚开始,但现在已经不仅取得了理论的成就,而且取得了实际的成绩。”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Н.费多谢耶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不是一门特殊的科学,而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必然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进行具体研究。对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的广泛社会学概括,也需要进行其体研究。”对于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近几年来苏联哲学界一直在进行争论。其中主要争论问题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全义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关系;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等等。为了反映这一争论的情况,我俩这一期选译了苏联近一、二年内发麦的六篇文章。由于篇幅限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这一争论的文章都没有选入。本期附有苏联和波、德、捷、匈、保、罗哲学杂志1962-63年社会学论文要目,以供查考。  相似文献   

12.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基本思想,又在资本全球化——帝国主义时代获得了自己的时代规定性,肩负起在宗教领域解释帝国主义并寻求出路、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宗教政策的历史使命。为此,他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核心问题,在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内部错误宗教理论作斗争中为科学无神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即在把握时代规定性中推动科学无神论的创新发展,严格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将共产党员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同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产大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在消费品分配方面开始突破“按劳取酬”,而产生了按需要分配,即低级的“各取所需”的成分。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得不保留的资产阶级式的法权,已经开始被削弱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是资产阶级式的法权由削弱到彻底消除这个过程的开始。因此,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就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毫无疑问,加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和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宣传、教育,对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加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削弱和消除资产阶级式的法权,是有重大意义的。张春桥同志的“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很好的。这篇文章,歌颂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资产阶级社会学在拉丁美洲广泛地传播。在很多大学里,特别是哲学系和师范学院里都讲授这门科学,关于社会学问题的专题论文越来越发表得多了,进行了很多有关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专门的社会学杂志。此外,他们决定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宗旨在南美成立两个巨大的社会学中心:在智利成立的社会科学讲授中心将从事培养社会科学专家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巴西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将研究整个南美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在垃丁美洲各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里如此蓬勃发展的条件是什么?首先是因为资产阶  相似文献   

15.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基本思想,又在资本全球化——帝国主义时代获得了自己的时代规定性,肩负起在宗教领域解释帝国主义并寻求出路、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宗教政策的历史使命。为此,他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核心问题,在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内部错误宗教理论作斗争中为科学无神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即在把握时代规定性中推动科学无神论的创新发展,严格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将共产党员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同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维也纳学派和社会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我将在两种意义上来考虑维也纳学派与社会运动的关系,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第一,我要考虑,维也纳学派,或更确切地说,它的某些领导成员提出,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中的一项政治事业,它不仅反对奥地利思想生活中的反动势力,而且也反对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反动势力;更具体地说,是对向社会主义社会演变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一项贡献。第二,我要把维也纳学派本身作为社会和历史分析的对象,作为思想运动来考察。也就是说,要把维也纳学派“作为社会运动”来考察,并且也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考察这一运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切唯心主义者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认识中寻找真理的标准,这是完全错误的。旧唯物主义者一般地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所以也不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斗争,对于总结思维发展规律,吸取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战后十年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日益被提到资产阶级社会学的首要地位。这点是可以理解的。目前资本主义的矛盾愈加尖锐,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日益开展,他们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各国共产主义的政党的团结更加巩固,在这样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学者不得不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这一事实,首先是消灭了阶级对抗,实际上正在解决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问题的苏联的存在这一事实,也促使他们注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这篇文章说,我们正经历着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这是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人生的前景和意义问题越来越成了我们时代思想大辩论的中心问题。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里,造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人的任务越来越具有更大的意义。在我们时代里,各国人民正在积极地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没有战争和社会压迫的生活而斗争。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人在自己所参与的社会生活中的态度问题,是人在我们时代的生产过程中和伟大的运动和斗争中的行为动机问题。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即真正进行着的、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着的人的生活过程。而人的真正的、客观的生活过程,最根本的是生产的社会劳动。因此,社会主义新人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发展的。生活的真正内容,人生的意义,就是前进着的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生活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而人做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他自己的主人,也就是做完全自由的人,这就是社会主义时代人的理想。最后,文章对资产阶级喜欢谈论的今天人类主要遭受的“思想空虚”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威胁人类的危险、危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给了人们新的生活理想,给了人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人的图景。今天各国人民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向关于人的生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但是,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从事这一工作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并有必要进行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社会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所谓社会学家无非是抄袭和复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议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导言”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国闻报”上发表。以后他译完了这本书,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出版。当时他把社会学译做“群学”,书名称为“群学肄言”。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就在这时开始传入中国。斯宾塞(1820—1903)和比他略早的孔德(1798—1857)被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时期,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