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广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信息接收终端的多元化迅猛发展,加之校园广播时段分散、制作水平有限,所以现在其发展前景堪忧。为了了解学生受众对包头师范学院广播站相关栏目的收听和满意情况,提高我校校园广播节目质量,特别进行了一次"包头师范学院校园广播受众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找准校园广播节目定位,强化校园广播对受众群体的差异性认识,优化节目形式和内容,增强校园广播新闻价值的接近性等具体策略,以期改善目前校园广播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IPTV是“三网融合”的先行者和体现者,它改变了受众的收视行为,也使得众多国内外的调查机构投入到它的受众测量中。受众的测量困境、政策和内容管控、竞争态势以及自身限制为IPTV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但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IPTV今后将作为“三网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继续融合下去,成为新媒介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吴佳 《美与时代》2013,(6):67-69
环境媒体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形态,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其利用媒体环境的物理特性与广告信息的关联度,进行广告创意新思维,强调广告创意与广告投放环境的紧密结合,强调媒介使用功能与广告功能的协调一致,更强调广告创意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关系。环境媒体广告创意渗透了广告内容的虚实表现、媒介功能与广告传达的虚实妙趣、受众行为的虚实互动。虚与实相辅相成,互相转化,它们之间的奇妙平衡感大大丰富了广告意境,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广告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4.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传播学为解读视角,可窥见其全新面貌。要言之,老子认为,作为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主体面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传播内容和"莫之令而自均"的受众,借助"名可名,非常名"的传播媒介,要达到"太上"之境和"上士"之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慈""俭"而"不敢为天下先",从而更好地完成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医疗纠纷复杂程度增加,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轰动性使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加深了患者及受众对医方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媒体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调和,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入手,探讨媒体理性报道对医患矛盾的调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益主题广告是为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行为、思想观念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因而具有倡导观念、规范行为、启迪受众的社会功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应更加突出淡化说教、强化情感、警示教化的诉求,并借助图形创意这一载体来传神地表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医疗纠纷复杂程度增加,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轰动性使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媒体有失公正的报道加深了患者及受众对医方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剧.媒体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调和,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入手,探讨媒体理性报道对医患矛盾的调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研究,不在于思考文饰性的或表演性的修辞要素,而在于思考行事性的修辞要素。这种要素在于教人、娱人并感人,从而诱发行动,包括历史性的行动。以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三要素"人格(作者)-道理(文本)-情感(受众)"为参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问题根本在于马克思太过强调道理这一要素,把人格和受众困于这一要素中,以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写作(解释世界)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行动(改变世界)转化的时刻,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不得不寻求修辞上的转换,以激发现实的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后续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势必发生——实际上根本无法避免——难以规范的各种"变异"。  相似文献   

9.
张国涛 《学海》2003,3(3):206-20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 ,338页  影视艺术研究有着很多切入角度 ,而从影视受众角度研究影视艺术 ,当然也是一个好的角度和思路 ,其研究成果肯定也会颇有新意。孙宜君先生的专著《影视艺术鉴赏学》就是从受众的角度对影视艺术鉴赏的理论问题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归纳和总结 ,初步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影视艺术鉴赏理论体系。受众 (读者 )是 2 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 ,该理论将受众 (读者 )置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传统文艺理论所关注的作品则被视为仅仅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而作家创造作…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媒体技术更新迅速,社会已全面进入媒介化时代,人类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然而在加速媒介化进程中,媒介异化和受众异化的现象开始凸显,传播媒介作为“工具性存在”,由单纯的为人类提供服务演化成逐渐支配与控制人类的“目的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