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届普心、实心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27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四川省教育学院、四川师大、中科院四川分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会上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甦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厚教授代表总会致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仲贤副教授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开幕式后紧接着举行大会学术报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荆其诚教授和四川省心理学会主席刘协和教授分别作了关于“心理学的未来”和“从医学的观点看心理现象”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报》1996,28(1):110-110
国际心联亚太地区心理学大会在广州胜利举行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主办的亚太地区心理学大会于1995年8月27日在广州召开。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IACCP)两个国际组织、美国心理学会、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日本心理...  相似文献   

3.
第二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议将于1988年8月28日—9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1988年正是澳大利亚建国二百周年,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作为会议东道国正协助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积极筹备这次会议,估计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约3000人参加。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心理学:走向2000年”大会内容: (1) 由12位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作主题报告,请75名心理学家作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4.
韩林 《心理学报》1981,14(2):132-132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12月2日—8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年会。与会代表共84人,来自全国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科研单位及医学、国防等有关部门。年会共收到论文资料47篇。 12月3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会上专业委员会主任荆其诚致开幕词,副主任林仲贤代表专业委员会作工作总结报告。参加开幕式大会的还有中国心理学会、广东省科  相似文献   

5.
1965年9月20日中国心理学会和北京市心理学会联合举行了心理学科研和教改情况交流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市心理学、哲学、教育学工作者40余人。河北师大、吉林师大、山东师院心理学工作者也派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上有三位同志作了中心发言,就下列三个问题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初步体会。彭飞同志介绍了关于心理学的教学改革;荆其诚同志介绍了关于联系实际进行研究课题的调查;查子秀同志介绍了关于对儿童阶级教育的蹲点研究。这些发言,是心理学工作者从去年开展革命  相似文献   

6.
金匀   《心理科学进展》1985,3(2):87-90
1985年1月29—30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4年度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心理所的研究人员和有关协作单位的同志出席了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共有20位同志作了学术研究报告。会议的开幕式由心理所所长徐联仓主持,心理所副所长荆其诚致开幕词。它首先对84年度研究人员和课题的情况作了说明,指出在这次会上所作的研究报告并不包括1984年的全部工作,因为有三十多篇报告已提交前不久举行的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大多在那次  相似文献   

7.
日本心理学会第58届大会简介车文博日本心理学会第58届大会于1994年10月2日至4日在东京日本大学召开。参加者除日本300多位心理学家外,还邀请我国吉林大学车文博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洛夫图斯(Loftus)教授参加,并分别做了《现代心理学中国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嘉棠 《心理学报》1984,17(3):120-121
根据中国科学院同美国科学院双边交流协议计划,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和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联合在美国召开一次认知心理学讨论会。会议从8月28日至31日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拉辛城温斯浦埃德(Wingspraed)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心理学代表团团长荆其诚教授率代表8人及我在美访问学者7人共15人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日本哲学会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日哲学论坛"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举行。这届论坛的主题是"中日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共有来自中国及日本的45位学者与会,其中有17位中国学者、16位日本学者在论坛上宣读了论文。本次论坛的基调讲演都与艺术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所长作了题为《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的讲演。他认为,像很多对近代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一样,阿多诺强调艺术对被物质化的"自然本性"进行抵抗的意义,提出了现  相似文献   

10.
应日本心理学会之邀请,81年9月17日—21日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日本心理学会第45届年会。会场设在东京的国立教育会馆。日本的习惯,各届年会由不同单位轮流负责主办,这届年会系由东京日本女子大学筹备,筹备主任是该校心理学教授杉溪一言先生。他热情地款待我们并专门为我们组织了一个大型的报告会,由我们介绍中国心理学的现状。还在会议的几期简报上连续介绍了我们报告的摘要和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潘菽先生发给大会的贺电。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的期望——心理学家迎春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报》1985,17(3):108-114
<正>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二日,中国心理学会邀请在京的心理学家参加迎春座谈会。会议由心理学会理事长荆其诚主持。到会者六十余人,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菽、心理学界的前辈周先庚、上届心理学会的副秘书长赵莉如以及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同志到会。与会者畅谈了心理学的大好形势,心理学如何培养人材、进行体制改革、面向社会实际,心理学家的设想与期望。上届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苏幼民同志、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李宝恒同志也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大学承办.会议历时两天半,共有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正式代表600余人,广州大学校内代表200余人.大会邀请了中国心理学界的著名专家林崇德教授、李其维教授、董奇教授及在国际心理学界卓有成绩的美籍华人严文蕃教授做了四场大会报告,分别分析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变迁和新进展、描述了21世纪的科学前沿—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功能及研究取向、对当前心理学的研究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阐释,并介绍了高级统计手段—多层线性分析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22日至23日,"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和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三百余位中韩两国学者围绕"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对话。一、大会主旨报告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教授和韩国伦理学会会长、西原大学崔文沂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14.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9,41(9):902-910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 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 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 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 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 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 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 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 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 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方格   《心理科学进展》1987,5(4):75-75
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ural Development)简称ISSBD)中国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21日—7月24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 ISSBD是发展心理学的国际组织,它拥有会员800余人,他们分别工作在40来个国家。自1969年成立至今已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召开了九次会议。这次中国学术讨论会是ISSBD第九届双年度会议后的一次卫星会议。主持这次会议的联合主席是荆其诚教授(中国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概况第22届国际应用心理学会议(22nd ICAP)于1990年7月19—27日在日本京都举行。1990 22nd ICAP日本组织委员会主席Hiroshi Motoaki 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心理学家出席了会议。大会选录了1326篇学术论文。本届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19—21日为研修会,有17个专题,由知名心理学家主讲。第二  相似文献   

17.
苏辛   《心理科学进展》1983,1(4):80-80
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机关刊物《心理学杂志》(1983.3)在“国外栏”以《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为题译载了荆其诚的文章,并以脚注作说明如下: “本文是以稍为压缩的形式叙述荆其诚1982年7月在爱丁堡国际心理学会上以英语宣读的报告《心理学对第三世界发展的影响》。《心理学杂志》译载这篇文章,继续使读者了解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科学的现状(参看A.柯萨克夫斯基,《民主德国心理学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0月在苏州第8届全国心理学代表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学会(CPS)决定组织百名中国心理学家参加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0)。ICP2000于今年7月23—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期间,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陈永明教授以及荆其诚教授、张厚粲教授等158名中国心理学家(其中包括88名北京地区代表、43名香港地区代表和25名大陆其他地区代表)与会。在派出代表的90个国家中,我国代表出席人数名列第8位,为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会议程序册,我国共有213名心理学家投送了248篇论文摘要。中国心理学家在会议期间共作了97项口语报告和76次展贴交流。张厚粲作特邀  相似文献   

19.
荆其誠 《心理学报》1961,6(2):65-74
一、一般概况 日本早期的心理学 日本早期的心理學是在德国心理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明治(1868—1912)初期,西方心理学开始传入日本,德、美、英和丹麦等国的心理学者(A.Bain,J.Sully、W.Wundt、G.T.Ladd、H.Hffding)的著作被譯成日文。馮德(W.Wundt)和鉄欽納(E.B.Titchener)的构造主义对当时日本心理学起着最大影响。現在日本东北大学(仙台)还保留着馮德的紀念館,其中收藏了馮德的著作和传統的心理学实驗仪器。  相似文献   

20.
日本心理学会是社团法人学术团体,创立于1927年,在具有全国规模的综合性心理学学会组织中历史最悠久,学会内所包含的学科领域也最广泛。现有正式会员约6000人。70余年来日本心理学会在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日本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里仅就日本心理学会的组织、学术活动、出版物以及国际交流等做一简要介绍。一、日本心理学会的宗旨和主要工作日本心理学会组织发表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报告,组织实施心理学学术研讨、研究和调查、会员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有关学会间的协同合作。学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推进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