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全面认识外科感染 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2.
外科感染是一种使用抗菌药物解决不了的而常需外科干预的感染,其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分入侵致病.最常见的外科感染是切口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循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外科切口各类密切相关,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和污秽四关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约为2.1%、3.3%、6.4%和7.1%.预防外科感染可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宿主抵抗力;手术操作细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等.预防性抗生系的适应证为Ⅱ、Ⅲ类切口,一般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用于非厌氧菌污染的手术,二代头孢菌素用于厌氧菌污染的手术.应在手术前8小时内用药,并在术后24小时停药,给药方法是一次静脉滴入.此外还需注意提高外科创口的氧张力、保持体温、控制血糖、合理皮肤准备和掌握延迟性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等.  相似文献   

3.
临床指征优先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根据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监测结果,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压力是细菌产生耐药性最重要的原因。对于临床谨慎使用抗菌药物来说,知晓和掌握使用指征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指征是优先考虑的。抗茵药物使用指征包括治疗性用药指征和预防性用药指征,尤其是预防用药方面。本文讨论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包括感染诊断与治疗性用药的关系、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内科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与药物选择等。  相似文献   

4.
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手术期是手术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的最重要时期,隐患多、风险大,历来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的措施,只有加强对手术全程的监管,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术后规范化的护理,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才能确保围手术期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本地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用SPSS软件对470个手术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强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及进行用药干预,能在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病例的药品费用,特别是抗茵药品的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6.
由于手术应激原影响,外科大手术围术期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屡见不鲜.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控制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概括了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主要危害,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归纳出灵活掌握控制标准,注意"度"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及动态性原则,从而有效控制围手术期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7.
由于手术应激原影响,外科大手术围术期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屡见不鲜。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控制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概括了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病机制、主要危害,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归纳出灵活掌握控制标准,注意“度”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及动态性原则,从而有效控制围手术期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本地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用SPSS软件对470个手术病例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强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及进行用药干预,能在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的同时,明显降低手术病例的药品费用,特别是抗茵药品的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9.
1 存在的问题过度医疗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外科过度的预防性用药特别突出。据报道 ,某医院分析了 596例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 ,预防性用药 352例 ,占59 .1 % ,治疗用药 2 4 4例 ,占 40 .9% [1 ] 。另一家教学医院调查的 1 652份病历中 ,使用抗生素的 1 394份 ,占 84.4 % ,其中治疗性用药 51 4例 ,占 36.9% ,预防性用药 880例 ,占 63 .1 % [2 ] 。医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而且集中在手术科室。有的医院外科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比例是 77.2 % [1 ] 。普外、胸外、妇科Ⅱ类术后预防用药均在 7~ 1 0天。某科一位骨外科患者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野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减少SSI发生率,但使用的目的与作用仅仅是在手术过程中,一旦手术结束这一作用也就结束。对于创伤较小清洁手术可以不用预防性抗生素;轻度污染手术创伤不大,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只有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时才考虑应用。麻醉诱导期使用最为合理的。对不同的手术部位和不同的创伤程度,应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即个体化给药原则。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菌耐药稳步攀升,正引起医学界、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宏观上的抗菌药物使用政策与微观上的临床用药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了国际上关于抗菌药物政策的研究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新观点(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降阶梯”治疗策略、运用抗菌药物PK/PD原理指导临床用药、短程治疗)。主张调整宏观抗生素策略,去除该政策单纯、片面限制使用和应用药敏实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绝对化的做法。吸纳国际上的新成果,强化监管力度,更多采用教育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随高病死率,细菌和真菌感染是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一般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但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又可能会加重二重感染。目前研究结果数量有限,结果不一。是否应该应用预防抗生素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期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决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滥用抗生素所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认识的逐步深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限制。但由于早产儿感染的临床隐匿性和易并发严重并发症等特点,预防早产儿感染的发生和进一步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早产儿发生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诱因和临床特点的分析研究,来探讨早产儿临床预防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合理性及临床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外科感染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在控制外科感染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外科感染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面对挑战,我们应该采取全方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肿瘤,在喉癌的病因与预防、手术发展史、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干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辩证的思维方法.哲学对于当前临床医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细菌耐药性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并由于数量增加的耐药菌对多种结构无关的药物产生耐药而又无新的抗生素可使用而加剧.反义寡核苷酸可特异性抑制或下调同源基因表达,从而能成为基因治疗的首选药物.多年的研究表明: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有效抑制细菌代谢的基础酶类及致病基因;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建议以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展开多学科联合的科学活动,推动新型抗菌药的研发,使基因治疗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治的临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以前主要着眼于抗生素的选择,但其防治应该是从腹透管置管开始的整体策略,包括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的强化培训、腹膜炎的早期快速诊断、给药途径与疗程,以及拔管指征等。肾科医师临床决策是需要根据最新的治疗指南及研究进展,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综合判断,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