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历史上和现实中人类的体质、结构、行为、疾病与健康及与之相适应的医疗系统和文化关系的科学。广泛性、特殊性、整体性是其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特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医学的多样性,增进不同医学体系间的兼容并蓄,更好地理解医学的社会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也创造社会文化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对这一受制及改变的过程与人类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梳理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在健康和疾病领域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结合的微观机制(具身化)和宏观机制(协同进化理论),以及这两个机制下的结果(地方生物学)。最后,探讨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碰到的方法论挑战,即如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之外的文化传统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育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医学人类学在于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而去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体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社会体-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是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作之一,综合了原始思维、宗教仪式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从象征和结构的双重视角解释了人类的分类观念以及社会秩序如何在此基础上得以构建的过程。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发现,尽管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同,但维护秩序稳定的需求是一致的。从疾病、洁净与社会秩序的角度重读此书能够让我们认识到疾病并非只是卫生学意义上的"危险",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结合疾病在不同文化的隐喻对当代社会中污染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联进行讨论可以发现疾病、污染在不同的文化实践中与社会秩序的维护之间有丰富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医患关系紧张,改善医患关系问题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在简述医患关系实质的基础上,梳理国内相关医患关系研究文献发现,目前的医患关系研究呈现视角多元、研究偏宏观、对医患关系微观语境缺乏关注等特点。简要阐述了医学人类学的学科历史发展进程,引用了医学人类学中的核心概念与主流理论,如疾病与病痛是相互区别的概念,疾病概念具有社会建构性,医者与患者具有不同解释模式。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当下中国医患矛盾做出解释,即医者与患者来自不同的文化知识体系,难以用共同的话语体系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6.
现有对民族社区新型农作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在研究中忽略了在其独特民族文化背景下对于疾病与医疗的不同认知,这一认知影响了人们的医疗观念和医疗行为,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新农合的态度和行为。医学人类学关注文化与疾病、医疗的关系,以云南省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社区新农合的田野调查为例,应用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和社区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医人类学不同于惯常的人类学将目光投向"异域"医疗体系与疾病文化的理解,而是借用人类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同时接纳中医文化中看待、感受、体悟事物的习惯及方式,以此为基点再去看待其他医学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包括所谓"主流"的西医。同时,中医人类学为现代生物医学的话语霸权、中医现代化的取向提供反思性引导;以中医视角批判生物医学的研究,为"中西之争"提供建设性话题,为中医药走出去开辟蹊径;并尝试以中医视角对其他医学体系进行研究,为传统医疗体系的发展开拓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科学对医学渗透的日益增加,起源于不同科学和哲学传统的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在分析研究人类疾病或失衡与人类行为之间以及这些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时,找到了两学科间的联结点。共同的兴趣及方法上的互补性,为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为学科间的有益渗透,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古代纹饰画像中虎的文化表征不同,有原始的图腾崇拜、巫术内涵,与生命、生殖、疾病之间亦有关联。龙虎交纹饰既有阴阳交合、男女媾精房中术内涵,又喻道家炼丹阴阳相济、水火既济的状态;母虎神西王母主司天之厉及五残,暗示了虎主掌人的寿命及生死;人虎互变主题,隐喻了虎凶猛噬人的本性与夺人性命的疾病间的关系;民间有借虎驱疫禳灾及祈子、护子的巫俗;虎引、虎顾等是秦汉时期道家的导引体式;虎与葫芦之间有着生命关联。以上不同的文化表征,涉及到观念史、医学文化史及医学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起 :伦理人类学种种伦理人类学[1] (Ethicalanthropology)作为哲学人类学的分支 ,曾有着浓厚的宗教人类学传统 ,并与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相交叉 ;当代 ,它与诸多的应用人类学 ,特别是医学人类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发生密切关联。其对于医学 ,尤其是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医学的发展以及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我们尚来不及对这一新兴学科进行认真的学理性考释 ,但它客观上已经对各国的医疗政策发生深刻影响。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对其理论核心和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性对话 ,以…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医学文化与人文社会医学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医学文化与人文社会医学的成长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4)蓝礼吉尽管很难且不应该将医学从自然科学学科群中完全划离出来,但把医学作为文化来研究确是十分重要的事。从文化角度审视、诠释医学,“医学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科学,而且正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和分布》一书进行了评述,认为本书以大量的数据重新论证了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医学的基本命题,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与疾病流行"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和分布》一书进行了评述,认为本书以大量的数据重新论证了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医学的基本命题,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与疾病流行"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类学试图用心理-生理-社会的"总体"的身体,作为沟通个人与他者、个体与社会整体的中介。通过梳理医学人类学经典民族志,讨论了身体边界的象征性和符号化,权力、等级、族群、阶层等社会边界的"具身化",以及社会历史变迁在身体上的投射。21世纪以来,医学人类学通过一系列反思,试图超越身体的边界,达到革新社会范畴和社会秩序的目的,给社会和个人注入更多活力。其研究路径可总结为: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身体观-引入异民族文化和视角-拓展和更新现代医疗观念。  相似文献   

15.
邱鸿钟教授撰写的<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时隔十余年后于2004年11月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再次出版.这部长达48万余字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深入探讨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开疆拓土"的理论之作,也是一本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医药思想史、医学学术史、医学方法论、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等研究领域,是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佳作.全书立意高雅、构思新颖、论证严谨、韵味极为深远,堪称研究医学人文科学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6.
邱鸿钟教授撰写的《医学与人类文化》一书,时隔十余年后于2004年11月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再次出版。这部长达48万余字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深入探讨医学与人类文化的“开疆拓土”的理论之作,也是一本跨学科研究,涵盖哲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涉及医药思想史、医学学术史、医学方法论、医学社会学、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等研究领域,是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理论佳作。全书立意高雅、构思新颖、论证严谨、韵味极为深远,堪称研究医学人文科学的上乘之作。这本书在1993年初次出版时,就以其“具有独…  相似文献   

17.
前 言 对人类肤色光谱反射特性的研究早在1926年C.Sheard就进行过,其后1939年E.A.Edwards和S.Q.Duntley又系统地对不同人种肤色的光谱反射特性进行了测定。1948年G.B.Buck和H.C.Froelich曾对美国白人的脸部肤色进行较为系统的光谱反射特性的测定,并与黄种人(日本人)及黑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人类肤色特性的研究除具有人类学、人种学、生物学上的意义外,在实用方面,由于人类肤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美学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从纯思辨、纯理论向文化领域渗透,朝着与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结合的应用方向发展.这说明,形而上学在美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美学也可以成为一种确切的知识!正是这种知识化倾向使当代美学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和非体系化的特征.例如,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审美人类学"或"人类学美学",着重把人类学的视野引入美学研究,研究不同民族审美感知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医学人类学视角探讨凤凰县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民间医疗、自然医疗、现代医疗三种医疗体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凤凰县,上述三种医疗体系是互动和共存的。虽然现代医疗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民间医疗和自然医疗并未消亡,它们与现代医疗互相补充,满足当地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对于凤凰县居民来说,他们对不同医疗模式的选择,既是考虑到不同病情、病症以及疗效,又受到了当地地理条件、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研究热潮被誉为是心理学发展中的第四个解释维度。这一热潮促进了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加强了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普遍性,而且提升了理论建构解释的力度和重要性。长期以来,心理学与人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心理学与人类学有着更密切的联姻。随着文化心理学与人类学的进一步积极融合,不仅为心理学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且对于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心理机制,实现心理学研究范式多样化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及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