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思考。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主体——人的一个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主体表现自身本质力量的活动是多样的,自由的表现也是多样的,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的自由范畴,如政治的自由、道德的自由、学术的自由等等。因而,自由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课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课题,但应该说它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是哲学问题。哲学的自由概念是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但是,一方面,在以前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利益问题的地位,利益问题往往被当作伦理学、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的内容而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之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代人类社会中的利益问题又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内容、新特点。就此而论,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完善内在要求和在新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本文仅就利益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4.
从本刊这一期所发表的对凯德洛夫文章的评论概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向我们寄交这些评论文章的作者们的观点是各种各样的,而且往往是互相抵触的。我们不能同意其中的许多观点。但我们认为,把所收到的全部评论意见在杂志上加以介绍,使读者对所讨论问题的各种见解获得一个完整的概念,是有益的。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凯德洛夫文章提出的马列主义哲学的统一性、完整性问题,具有迫切意义;他们同时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将凯德洛夫文章所持的观点具体化,并作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下简称毕派),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我国哲学史界的传统看法认为,毕派是西欧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唯心主义派别。近几年,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展开了讨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毕派是唯物主义派别。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尽管在毕派的哲学思想中,具有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和唯心主义的因素,但不是主流,主流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主要根据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知识经济的哲学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 ,我们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深刻转变中。我国理论界正热烈地进行关于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 ,《哲学动态》19 99年第 7期已发表了一篇概述文章 ,这里再根据一些新的材料作些补充。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一  相似文献   

8.
今年六、七月间,北京大学哲学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体系问题,召开了两次学术讨论会。 在讨论中,同志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体系问题的讨论,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个讨论关系到哲学科学的基本建设,关系到哲学科学的现代化问题,也关系到哲学自身改革以适应我国各个领域改革的新形势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哲学会、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于1985年9月在北京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高校哲学课改革问题的讨论会会上,陈筠泉作了《当前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几个新课题》、黄楠森作了《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0.
<正>由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省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2016年东北三省哲学研讨会于7月22~24日在辽宁省丹东市隆重召开。7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一、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本性张奎良教授认为,哲学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对传统哲学的突破和批判性继承,是适应时代的需求,用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对世界、人生、历史进行一种完全崭新的理解。胡海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是旧哲学的范畴,它有其特定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本来已不再延用这一范畴,但是近几年在关于物质概念,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又提出了本体论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对象,内容和体系,所以就引起了关于本体论的提法是否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沒有本体论的讨论。现就这一讨论述介如下,供研讨参考。一、有没有和认识论截然无关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近期,国内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笔者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实质和基本原则的讨论情况作如下概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多数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不单纯是个命名问题,而且是对其哲学本质特征的反映.关于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相似文献   

13.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若干哲学问题讨论综述徐厚德湖北大型企业应用哲学研究会于1993年5月15日至19日在东风汽车公司召开了第九届年会。与会代表73人,提交论文31篇。会议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一主题,从哲学角度展开了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及有关见解如下: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几个辩证关系(1)要正确处理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既要坚持外因与内因的辩证统一,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在改革初期,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改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点,而在当前,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条件从宏观上讲已基本具备,企业经营者不能再一味强调外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有的同志指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仍在内部。在外部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搞的好,一些企业搞的差,就在于前者比后者更注重练好“内功”,如主动走向市场,主动改进内部管理,主动争取改善外部条件等。(2)要正确处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有的同志指出,当前不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迟钝,主要表现为这些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29日,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暨<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2005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由黄楠森、王东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一书,认为该书以全球的视野,立足本土的关怀,突出时代的主题,探讨了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哲学智慧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验证、发展和创新,科学地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哲学发展史表明,当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和哲学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哲学家们除了要研究一些新的问题,常常还要回过头去对诸如哲学对象这样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样。本文拟就正在进行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讨论,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讨论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国外哲学界争论已久,而且十分热闹。近年来,这个问题也已成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哲学对象的讨论是由哲学体系的讨论引起的,而体系讨论又是以对象讨论为内在根据的。粉碎“四人帮”不久,许多同志把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同哲学界长期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从哲学教科书的体系入手,提出了“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问  相似文献   

16.
凭借其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实现了对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实践观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这中间还存在一个理论的中间环节,即马克思的现实观。作为科学实践观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间环节,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原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原则的原初形态;它既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创新,又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伟纲领,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民族振兴、富强中国这一历史重任的行动指南。这已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功的实践所确凿地证实了的。如何历史地、完整地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作出的巨大的、独特的贡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学习这一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18.
本期发表的列宁的三篇哲学笔记,是译自苏联最近出版的“列宁全集”第4版第38卷。除“阿·德波林‘辩征唯物主义’一书札记”的一部分曾在1956年出版的中译本列宁“哲学笔记”中发表过以外,其余的译文在我国均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哲学界正在就认识发展阶段问题进行讨论。现就掌握的部分资料,对讨论中的几种不同意见归纳如下: 一、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论有些同志主张,将认识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又有几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将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有的同志提出,认为一旦形成概念、判断就进入理性认识,就反映了本质,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有大量的概念、判断只反映了现象,并未反映本质。另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认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及内容构成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争论已久,认识各异。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作一考察,以求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