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丽莉 《管子学刊》2010,(2):80-84,88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以反映特定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齐鲁历史文化、齐鲁居民生活、齐鲁方言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从这些方面解读山东地名所反映的齐鲁文化。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淄川有水名、国名、县名之别。淄川地区有着深厚的《易》学文化传承,汉代的田何、杨何是一个突兀的高峰,先秦时代尤其战国时期的文化重心在齐国地区的形成,是汉代《易》学高峰在这一地区形成的基础。开发淄川汉代《易》学传播高峰历史资源用于文化旅游,要认真区分旅游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只有尊重历史的真实,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高品位开发。  相似文献   

3.
毋丝雨 《美与时代》2023,(12):116-118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城市形象传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旅游城市如西安、云南、长沙和淄博等,率先抓住了这次机遇,通过利用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成功开拓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局面。然而,其他中小城市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始终难以找到突破城市形象传播壁垒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河南焦作城市形象传播应把握新机遇,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经验,拓宽传播渠道,健全城市形象管理机制,进一步解决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难题,为焦作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助力增色。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名是传承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记载城市发展轨迹、传承社会历史文化、方便市民生产生活的功能,地名变迁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在城市发展中,滕州市城市地名维持了一定稳定性,城市道路名称很多考虑了历史文化传承因素,居民小区名称出现贪大求洋现象。城市发展致使部分城市地名消失不可避免,道路命名、更改需更加谨慎,小区命名需规范贪大仿古求洋现象,公交站名应成为保存传统城市地名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淄博地区先秦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为配合文物保护和地方史的研究,重点对淄博境内先秦文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对淄博地区先秦历史的某些专题进行了研究,亦获得一批科研成果。兹予介绍:一自1981年始,我们配合文物普查工作,基本上摸清了淄博地区先秦文物的分布状况,为淄博地区先秦历史文化和文物的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考古调查资料表明:淄博境内的先秦文化遗址分布不仅灿若群星,而且  相似文献   

6.
田州古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拥有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和旅游资源,其建筑文化特色鲜明,建筑装饰承载着民族、宗教、地域、习俗、伦理等文化多层面的内容,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体现出人们对建筑及文化的精神需求。文章通过运用文化旅游的形式对田阳古城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点进行研究,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提出尊重传统、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理念,重视民族精神文化的表达,推动古城文化底蕴与旅游建设相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新景观。  相似文献   

7.
山东淄博古属齐地,"齐"字包含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吉祥意蕴。当地广告设计与传播中"齐"字标识被应用广泛,如企事业标识、社会活动、城市雕塑、艺术作品等。传统文化资源中"齐"字形象和涵义的深层开发,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象征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姚维玮 《美与时代》2023,(3):112-114
历史名人具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并且打造历史名人IP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利用当地历史名人打造特色IP形象,能够提高传播效能,为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单一性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因此,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为例,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打造历史名人IP的意义及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太原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生动的地名文化,但近年来随着太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面貌日新月异,作为城市文化资源之一的老地名文化正在不断流失。老地名浓缩了大量历史信息,是了解不同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乡村地名景观伴随乡村发展衍变而来,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要素融合发展而呈现的文化景观类型之一。地名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空间地域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对于研究地域性的人文历史景观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改革开放使得乡村地名景观在完整性、系统性、辨识度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导致我国乡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层面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在新时期,应该积极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系统的各类优秀基因,坚持以文化育产业、以文化兴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乡村文化景观和农业产业景观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复兴。  相似文献   

11.
李烨 《管子学刊》2013,(1):91-95
淄博青花鱼盘作为齐鲁文化和北方陶瓷历史的经典代表,是我国鱼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完美结合,历史悠久,深受齐鲁人民的喜爱。本文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淄博青花鱼盘的发展历史,兴盛条件的分析,总结出淄博青花鱼盘受欢迎的原因,同时对复兴淄博青花鱼盘市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市场和产品所具备的优势进行分析,展望未来淄博青花鱼盘的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作为旅游城市,南阳的旅游工艺品设计还存在较大缺陷,缺乏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旅游工艺品设计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展现南阳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南阳文化的视觉形象。从南阳旅游工艺品市场现状、剪纸与旅游工艺品结合的优势及二者结合的方式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地方文化的传播和南阳旅游工艺品的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佛教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位于四川西部,是一重要的佛教圣地。每年前去朝山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因之有着重要影响。峨眉山与佛教有着甚深的因缘,山以佛教而扬名,佛教赖山而传播,两者相辅相存,同享誉于世。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等角度来讨论峨眉山佛教及其文化,试述其在中国佛教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谬误之处,祈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寻求文化享受,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邯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将赵文化、磁山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相融合,丰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与成语有关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为邯郸的成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优势条件。调查研究主要采取资料收集方法和实地勘察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邯郸成语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优势,凸显成语典故的魅力,表达赵文化的"诚"、"义"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为邯郸的旅游开发建设开拓更加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孙长征 《管子学刊》2014,(1):126-126
在临淄区委、政府的关怀下,在临淄区志办公室、区齐文化研究中心、区文化出版局的支持下,由临淄区民政局和区齐文化研究社联合编纂的《临淄地名史话》一书,于2013年11月付梓出版。  相似文献   

16.
王文刚 《美与时代》2023,(12):119-1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文化景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城市文化内涵最有教育意义,最能提高人们文化认同的载体之一。文化景观是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而不断凸显出来的,也是人们追忆历史、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选择。分析北部湾城市建设主要目标,明确北部湾城市文化底蕴,总结北部湾城市文化种类和挖掘景观文化资源。从提取提炼设计元素、总结利用地域文化、突出文化景观教育意义、尊重生态原则、合理搭配色彩、突出设计的时代性等方面总结设计方法,弘扬北部湾城市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爱国热情,同时也为北部湾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开展和实施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设计的创新程度。任何设计都不能脱离对历史发展概况和文化水平的深入了解。在历史文化尺度下,银川市西夏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可以有效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历史文化尺度的分析与探讨,结合西夏文创设计,在历史文化尺度下西夏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融汇地域历史文化符号与民族特征,从而促进西夏区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延续。  相似文献   

18.
正让更广泛的年轻群体走近道教,了解、尊重这一古老宗教的信仰与文化,是道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历久弥新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武当山、武汉长春观、骊山明圣宫、济南五峰山、淄博原山等5处道教名山或宫观来说,2014年的盛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青春与活力。7月6日,全国大学生首届道文化夏令营在湖北武当山道教学院开营,随后在武汉长春观、西安骊山明圣宫、济南五峰山、淄博原山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开发、推广,促进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成都作为四川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设一个有历史底蕴的,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成都地域文化为例,分别进行三星堆文化、大熊猫文化、休闲文化、川剧文化插画创作,梳理了数字插画传播文化的作用及数字插画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成都文化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运用现代数字插画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成都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0.
名人旅游是以追寻名人踪迹或感受名人文化为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品赏和休闲娱乐等方式,深刻体会名人的思想精髓,获得启示和教育。但名人旅游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淄博市为例,旅游发展30多年来,淄博市的齐文化旅游开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与齐文化有关的名人旅游开发上面,尚存在名人思想挖掘不深,不能形成"增长中心";内容静态展示居多,参与性及趣味性不高;名人资源空间跨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许多问题。应该深入挖掘名人思想、增强名人旅游活动中趣味性和参与性、整合全市历史名人资源、完善与名人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方能使淄博的齐文化名人旅游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