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雨无数次落在我脚下的路上,有时候大雨滂沱,有点像《阿甘正传》里那样满银幕的雨,梧桐树下我隐约看到瑟缩的人影;有时候细雨斜飞,田野之上村庄寂寞。雨带给人生的景象是如此丰富,在雨中,我的记忆会变得异常活跃。雨点散漫,倾落在江上湖面,还有静止的渔夫。我一次次打开伞,伞的记忆如莲花开阖。我渐渐长大,油布伞褪脱了记忆中的黄,有时为了和所谓浪漫近一些,某些雨天,伞成为我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劝人容易劝己难。阅世几十载,我发现这几近真理。生活中,我们总劝人道: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平淡是福。可一轮到自己,总是免不了与人比这比那:别人有房了,为什么我还得租屋住?别人有车了,为什么我就买不起车?别人孩子上名牌大学甚至出国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连考个好一点的大学都这么难……学习上,我们总劝人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  相似文献   

3.
本人从单位里辞职出来专事写作——不再靠拿工资生活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不少朋友的关注,有表示钦佩的,有介绍写专栏的,也有劝我三思而后行的。一位编发过我好几篇小说的编辑先生,在来信中劝我说:“我认为靠创作谋生是一桩险事,需三思而后行。六七百元的生活费绝不算多,写起来却很累,有些文章还前途未卜。最不易的是心态,有时许久没有心思写,生活就没有着落了。”我一看见他的“最不易把握的是心态”就笑了。是的,一个人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心态建设好,保养好,把握好。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平常情况下,做到有一个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2)
正晚上儿子突然要散步,久久不肯回家。走得我实在不耐烦了,就强迫他马上回家。回家的路上,看他样子不怎么开心,一直不说话。快到家的时候,他突然说:"我想绕地球走一圈。"我说:"好,妈妈陪你。等我把房子卖了,我们就出发。只是担心我们还没走完,钱就花完了。"他说:"我的意思是只是走,我们不坐车、不坐船,就纯走。"我说:"那晚上睡觉要住旅馆的  相似文献   

6.
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不少趣闻,他的怪僻行为之一就是爱穿旧衣服。成名前,有人劝他买新衣服,以便进入上流社会。爱因斯坦答说:“我籍籍无名,即便穿得容好,也没有人认识我”。成名后,有人又劝他穿新衣服。打扮一下模样。爱因斯坦仍回道:“现在,即使人穿得再破,也有人认识我了”。科学家生性固执。其实他的思维极其灵变。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行我素”。古人告诫说:“智欲圆而行欲方”。以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爱因斯坦的成功正在此,这也是一切科学家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思维的灵变,可以…  相似文献   

7.
正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好压抑自己想做得不敢做,想说得不会说,只是在自己的脑子中想啊想啊,一片混知己比如学习中,出了点小毛病,就会不断的责怪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因为自责,为难自己,搞的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想学习,也不想与人交往,见到别人就会怕。还有,我觉得自己有点自闭倾向,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对一些人事的不满,可越是这样,就越觉得压抑自己,有时候跟一些知心的朋友讲讲,会舒服很多,可我总不能老是去麻烦别人,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解决,我需要心理咨询么?  相似文献   

9.
阿南史代 《法音》2002,(9):31-33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潭柘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远离城区,是我一向喜欢去的地方。从1983年至今在北京共生活了8年,我们经常全家到那里去。于西山清新的空气中漫步,在弯弯曲曲通往寺庙山门的路上,寺庙下有一块铺平了的地面,这里有埋葬僧人的塔林,很多的僧塔建在这里。这块平地也适宜于野餐,我们常常坐在塔林间吃自己带来的饭团,暂时让我家的狗在塔林间自由地跑来跑去。虽然我多次到那里去散心,可我从未注意到一个在日中关系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古迹。2000年秋天,我又一次来到这里,象往常一样坐在塔林间野餐。此时,我才注意到在…  相似文献   

10.
你说     
《天风》2018,(6):29-29
<正>你说:漫漫黑夜看不到尽头……神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参约8:12)。你说:我看不清前面的方向。神说:我的话是你脚前的灯,是你路上的光(参诗119:105)。你说: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神说: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43:2)。  相似文献   

11.
放下与执著     
几位老友,不常见面,见了面总劝我“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继续劝我:“把一切都放下,人就不会生病。”我发现我有点儿狡猾了,明知那是句佛家经常的教诲,却佯装不知。佯装不知,是因为我心里着实有些不快。何致不快呢?从那劝导中我听出了一个逆推理:你所以多病,就因为你没放下。逆推理中又含了一条暗示:我为什么身体好呢?全都放下了。可谁料,一晚上,主张放下的几位却始终没放下几十年前的文革旧怨,那时谁把谁怎样了吧,谁和谁是一派的吧,谁表面如何其实不然呀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劝人是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劝的方式与方法很重要。劝得好,被劝者高兴,劝人者也自豪;相反,劝得不好,被劝者不高兴,不感激,甚至心生怨恨,或当面互怼,劝人者也没面子,后悔多事。前段时间报道,有一医生劝老人不要在电梯里吸烟,老人非但没听劝告,反而火气顿生,结果心脏病突发,死了。人家家属不干了,将劝人者告上法庭,劝人者被判经济赔偿。当然,劝人者作为医生劝诫,肯定是出于爱  相似文献   

13.
五一前夕,我和一位同事约好黄金周去九寨沟旅游。不料规定有变,五一只放三天假,原定计划只好取消。那位同事心有不甘,发誓暑假时一定要把这一次的损失补回来,到时不仅要去九寨沟,还要玩它个十天半月。我劝他先把眼下的三天假期利用好,不妨就近出去转转,他却嘴一撇,说三天顶什么用,能去的地方肯定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地方,与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我没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而是去了二百公里外的神农架。  相似文献   

14.
我过去有酒名,现在不喝。以后喝不喝,我也不知道。有关心我酒事的人发问:你不喝了?我说不喝了。问你真没喝?答真没喝。又问:你确实不喝了吗?我说我怎么才能让你相信呢?其实你信不信对我无所谓,我劝你认为我还在喝酒。这个人摇摇头,说,真不相信你不喝酒了。我说,我不能当着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     
浅水 《思维与智慧》2007,(15):63-63
有时候生气他的“有一天哲学”。 他总说:“有一天。” 他说,有一天,等我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去度蜜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5月22日,国家宗教局、中央统战部、公安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组成工作组赴北京市门头沟区,联合督查潭柘寺、戒台寺违规设置功德箱治理工作。工作组由国宗局副局长蒋坚永带队,国宗局一司巡视员裴飚,北京市宗教局局长池维生、副局长李胜勇以及相关部门同志参加,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贵林,副区长李昕等同志陪同。工作组实地考查了潭柘寺、戒台寺的贯彻  相似文献   

17.
运气     
夫人总是说我运气不好,每次投资都是以失败告终。想一想,的确如此。18年前,我嫌自家的书橱太小,写字台太短,睡床太窄。那时还不兴买家具,于是,我购进一批木材,请来木工打家具。当时夫人劝我,眼下木材价高,不合算。我  相似文献   

18.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每个人都爱着我,有钱又有名。所以每当生活让我想死的时候,对自己说巨星只是在扮演平民。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年轻貌美,才华用也用不尽……长得有点"衰"的毛不易火了,校园里很多孩子为他疯狂打call,我的班级也不例外。很多老师认为痴迷偶像歌星,模仿其发型、衣着、言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要绝对禁止。  相似文献   

19.
讲好“卧尔兹”是遵从主命履行圣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阿訇从事教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真主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我理解这段经文有两层含义:一是真主命令圣人劝导人们走向正道。穆圣受命传播伊斯兰教,就是凭借《古兰经》,从而传承了天启宗教。穆圣之后历代先贤也都相继受命宣讲教义。今天阿訇讲“卧尔兹”既是奉主命,又是遵圣行。正如穆圣说:“哪怕是一节经文,你们当替我传达”;二是教给了我们宣讲的方式、方法。这节经文明确告诉我们劝人遵循主道的方式、方…  相似文献   

20.
京西潭柘寺是北京名胜之一,流传着“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现在每天都有众多的中外游人,前来领略这座千年古刹的风光。潭柘寺是人们叫惯了的俗名,因为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而得名。此寺始建于晋代,寺名几经改换,原名嘉福寺,唐代名龙泉寺,金皇统时改名大万寿寺,明天顺元年(1457)复名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改称岫云寺。在潭柘寺的历史上,有一段中日佛教友好的因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