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尊重和继承中国穆斯林的传统,我把前辈讲经时关于《古兰经》首章“法谛哈”的口头译释记录下来,为今后经堂教育和“经堂语”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素材。 诵读“法谛哈”之前一般都要先念“艾欧足”和“太思米”,诵读毕,诵读者和聆听者均默念一句祈祷词:“阿米乃”下边就分别按经堂语口译予以介绍: 一、“艾欧足”——求护词:“我从被赶撵的‘筛它尼’(恶魔)上,求真主的护苫!”这段话不属于“法谛哈”,它来源于古兰经第16章,第98节:“当你诵  相似文献   

2.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3.
人生有悔     
四十岁的我,常羡慕三十岁的我活力四射,三十岁的我,却羡慕二十岁的我青春飞扬,二十岁的我,又羡慕十岁的我天真烂漫。  相似文献   

4.
孔子学易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学易考论郭沂从《论语》版本源流看,《古论语》早于《鲁论语》,而后者不过是前者的改编本,故“五十以学《易》”的“易”字,当依郑玄“从《古》”。“《鲁》读”为“亦”系流传过程的笔误。“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我再年轻几岁,五十岁时学《易》,就不...  相似文献   

5.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一直害怕婚姻,对婚姻完全失望。在我周围,随处都有婚变,同床异梦者更是数不胜数。我应该结婚吗?读者:阿艳阿艳: 你好!来信收到。对于你在信中提及的现象,我并不否认,现在社会上离异的比例的确有所上升。但我想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它。 信中提及“随处”和“数不胜数”,那么,究竟这两个词的确切意思是什么?是百分之二十甚至五十?您  相似文献   

6.
我在家乡开了一间小食品杂物店。一天我正站在店门口,忽然听到街对面有个孩子朝这边喊:“妈妈,快过来,你看这……这位太太跟我一样高!”尴尬的母亲跑到孩子面前,训斥了这个约莫儿7岁的男孩,然后她转向我抱歉地说:“对不起,真是对不起您了!”我微笑道:“没关系。”我对这个叫米克  相似文献   

7.
不穷的理由     
一个不甘心自己命运的年轻乞丐,总想有一天能够发达起来。可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穷困潦倒。最后,他心灰意冷,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身上。于是,他带上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笔钱,找到了那位智者。“尊敬的先生,请你指点一下吧!我十余年后会不会还像现在这么穷?”智者稍稍抬头看了一眼乞丐,说:“年轻人,我说出来你不要不高兴,十年之后,你还是像现在这么穷。”乞丐听了非常难过,于是掏出一些钱递给他,恳求智者:“老先生,你再看看我二十年后还有没有希望?”智者有些感动了,认真地看了看他说:“你二十年后还会这么穷。”…  相似文献   

8.
“理解”这两个字在我们时代的特殊重要性,也许能从一个口号中看出来:“理解万岁!”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理解,过去,我并不很清楚。 寒假里,我作为首都大学生赴云南前线学习慰问团的成员,在前线度过了二十个终  相似文献   

9.
古蘭经译注     
我与母撒约期三十夜,我又经十夜補足之,故他的主的約期,共計四十夜(十二)。母撤对他哥哥哈倫說:“請你代我統率我的宗族,你当改善他們的事务,你不要遵循作恶者的道路。”当母撤为了我的会期而来,而且他的主对他說了話的時候,他說:“我的主呀!求你昭示我,以便我看見你。”他說:“你絕不能看見我,但你看那座山罢。倘若它能在它的本位上坚定,那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我去西湖游玩,在玉泉出来的路口等人,忽见一人前来搭话:“先生,你好福相哪!”看那人装扮和语气,知道面前之人是看相测字者无疑,原想不予理睬。可这人很有沾劲,继续朝向我说:“我眼睛从来不会看错人,先生耳朵大又均称,显示福路通达,额角那里有官场纹路,还有手掌纹路可看财……”我是个已经退休之人,谈福路还有音头,谈官路财路已经毫无意义。看面前之人叽叽不休,不由“哈”地一声笑起来,“我这个年纪,看官路财路还有意义吗?”那人连连说:“有意义,有意义,不说古时朱买臣老年运转做官,就说现代人,老年升官和发财的例子有的是。”我摇着头…  相似文献   

11.
哈帖木是著名学者拜里黑的学生,哈帖木临毕业时,他老师说:“哈帖木,你相伴我多少年了?”哈帖木说:“三十三年”。“那么在这期间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哈帖木说:“我只学到八个问题。”拜里黑一听就说:“‘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2∶156),...  相似文献   

12.
在一处农贸市场上,一位卖无核蜜桔的个体户正在大声叫卖:“快来买无核蜜桔!我卖的蜜桔全都是甜的!不甜不卖!”这时,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其中有一位年青人拿起蜜桔看了看,并且问道:“真的都甜吗?”“要不信,您就先尝尝,先尝后买。”这位个体户边说边拿起一只蜜桔,快速剥开皮后递给了年青人。年青人取了两辦尝了一下,然后点着头说:“这蜜桔还真甜!我买三斤!”个体户手上给年青人称着蜜桔,嘴里同时还在说着:“这位同志亲口尝了,证明我卖的蜜桔全都是甜的!要买的快来!”  相似文献   

13.
谁的过错?     
去年春天,我到乡下采访。在老朋友小曾家休息时,我发现床边靠着一床竹席,花纹式样非常漂亮。我看了看问:“哪儿打的?”他说:“我们乡里王大爷!”“你请他帮我打一床好么?”我问。小曾爽朗地答应:“行!”不几天,小曾请一个朋友来我家量尺寸,我家里没有尺子,他也没带。这时我想到了绳子。我找来一根麻绳先量好了长,然后切断,在问一根绳上量好了宽,用红墨水  相似文献   

14.
我每周末都由县城回到镇上的家。无论天晴下雨,奶奶都坐在台阶的藤椅上,向着我的方向痴痴地看着。一直要等我上前挠挠她的手心,她这才用手搭在眼帘上:“春宝回来了。”她已经看不太清楚人。我再用手指温柔地梳理她的头发,她确定了:“春宝回来了!”我大声说:“是呀!是我!”其实她听不见。我挨挨她的脸,她灿烂地笑起来,拉着我去她屋里。她将姑姑叔叔们送来的东西留了下来:软乎乎的饼干,大枣,绵软的糖果。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报,有这么一件事:一个5岁女孩的妈妈,下班后没有来得及换下工作服,就匆匆地去幼儿园接孩子。可是,孩子却不见了,老师急得不得了,说刚才还在这里做游戏,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大家找了半天,才发现躲在拐角处哭泣的女孩。老师和这位妈妈直纳闷,这孩子为什么躲到这儿哭呢?问了好久,女孩才抽泣着说:“妈妈穿着这身衣服来接我,太不好看,丢死人了!我不想见你!小朋友都在比妈妈,看谁的妈妈最美!”这位妈妈听了孩子的话,好不伤心。她说:怪不得这些天孩子总是督促我穿新的、好看的衣服,戴漂亮的首饰,甚至出门前还要检查我是否抹了口红呢?原来如此!我是印刷厂的工人,孩子觉得我的工作服不美。  相似文献   

16.
意雯 《天风》2017,(9):57-57
[中国经济网]广西桂林有一位五十多岁男子,常年照顾母亲起居,穿旗袍带母亲逛街。男子称,二十年前妹妹因病去世,母亲因过度思念伤心,精神出了问题。一次偶然机会,他穿上女装扮作妹妹,母亲突然变开心了,为此他坚持穿女装照顾母亲二十年。这样的装扮引来了很多非议,男子却称:“我为了老人家,怕别人笑什么呢?”[随感]对于许多人来说,给父母寄钱、偶尔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17.
你匆匆走进通往乡村教会的小道上二十多岁的年纪已肩起了神赋予的重任羡慕你年轻的神学生将自己“如诗的青春”当作活祭完全献上坚守一块天地心静如水  相似文献   

18.
在如迷宫似的胡同里走丢了路,也落得一个二十年来迷失人生道路方向的罪名。不过当下处境没有与他争辩的余地,我默默地跟在老人背后…… “吓!总算来了。足足让我等了二十年才出现。” 以为是有人在对我说话,高兴的转头一看,背后是一位持着眼镜蛇手杖,背部脊椎佝偻的老人。他像是看到多年前的旧情人一般。突起双肩以拥抱的姿势说: “我一直在叫你,就在你旁边,你为什么没听到,以为是幻觉?” 是吗?说得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记忆再不好,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福     
正古人称娶美妻为“艳福”,吃美食为“口福”,读好书那就应是“眼福”了。读书也是要有缘分的,而且是要有运气的。从我上溯十三代,我的家族没有真正读书人。我的下一代呢?也不太喜欢书。一个家族,就我成了“书虫”“书痴”“书淫”“书迷”,做起了藏书梦。小时候,山村里没有图书室,也没有书店,爱看闲书的人,会被村人视为另类。我陶醉于看“小人书”,忘了吃饭、砍柴、挑水时,父亲也会骂我是“书呆子”!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20.
爱吃醋的妻     
妻是一个极爱吃醋的人。一个休息日,我在家整理相册,忽然发现我大学毕业时照的一张全班合影上多了两个洞,我纳闷地仔细一看,原来是挨着我的左右站着的两位班里最漂亮的女生被刀剜掉了,露出两个洞,只剩下我孤伶伶地站在那里。我骇然大呼:“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妻走过来看看,漫不经心地说:“是我干的。我看她们俩老挤着你,就把她们去掉了。”“天哪!这是我珍贵的纪念,你怎么能下如此毒手!难道一张照片你也嫉妒吗?”我质问她。“瞧你大惊小怪的,不就是少俩人吗?多数同学还在嘛。”她轻描淡写地说。“胡说,她们俩招你惹你啦?”“她们俩难道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