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柳树滋,男,1937年生,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6年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并留所工作,现为海南省行政学院教授,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方法论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论著有:《重要的思维法则:从摧残明上升到具体》(合著),《自然辩证法总论》(合著),《物理学的哲学思考》(论文集),《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等,论文约200篇。  相似文献   

2.
理性与西方文化:现代性或后现代性——访江天骥教授本刊记者江天骥,1915年生。1942、1947年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Boulder)研究生院哲学专业。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科学哲学杂志》编...  相似文献   

3.
「两种生产」理论的当代阐发评《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孔明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七三二新近由万高潮、王健康两人合著的《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湖南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一书,是一部从“两种生产”角度阐...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访杨耕博士本刊记者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副教授。主要著作:《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当代意义》(即将出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概览》(合著)、《当代社...  相似文献   

5.
孙伯钅癸,男,祖籍江苏泰兴,1930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要学术成果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卷本,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三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第2卷主编)、《西方“马克思学”》(主编)、《卢卡奇与马克思》等13部论著,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把价值论研究提到历史观的高度──访刘奔编审本刊记者刘奔,男,1942年生于日本长野县,《哲学研究》常务副主编、编审。国家级有一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成果有:《认识你自己》(合著)、夏甄陶主编《认识发生论》第二、三章,发表《试论真理观与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7.
孙学刚等先生从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3篇评论中医的文章。中医学作为一门饱经历史沧桑,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科,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正视各种各样的批评,其恢宏的气度,正是不断前进的活力之一。作为一代中医学人,都有促进这一传统科学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责任。但孙学刚等人的3篇文章:《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医学与哲学,1998,(9)]、《医学经验主义的贫困》、[医学与哲学,1999,(1)]、《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医学与哲学,1999,(3)],并没有…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本刊记者周辅成,男,191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戴震的哲学》、《论董仲舒的思想》、《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主编)等;编译有《西方...  相似文献   

9.
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读《高清海哲学文存》刘友红阳海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四三○○七二)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尖锐地提出了“人”的问题。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反思,既是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也是中国哲学家经历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高清...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访肖前教授本刊记者肖前,1924年生,湖北沙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哲学论稿》、《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当代认识论》(即将出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张一兵过去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研究忽略了两点:一是关于人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二是关于人类的自我解放、政治解放和最终全面解放──共产主义的问题。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辩证法教学部、清华大学社科系、武汉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山东旅游杂志社、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起的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拟定于1993年7月10日至12日在河南新乡举行.本次会议旨在系统检阅我国自1988年第五次科学哲学会议后五年多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因此征文不定主题,希望广大科学哲学界同仁向会议提交自己近年来最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只审定论文摘要,被接纳者将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会议,论文摘要则将统一由会议组委会印刷发给与会代表。为此,要求论文摘要:(1)限制在1500字以内(2)打印在一张A4纸上(3)格式:标题(居中)、姓名(居中)、单位及邮政编码(居中)、正文。(4)一式三份于1993年5月10日前寄(10073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新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1993年2月1日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  相似文献   

13.
A.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高国希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C·Macintyre,1929—)是英美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现象学学会《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编委,1984年任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现任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一汉克哲学讲座教授。他的哲学以其批判性、富有挑战性、多学科的文化叙述形式特别是其德性理论而享誉欧美思想界。1985年以来渐为我国学者译介和研究。麦金太尔著述颇丰,著有:《马克思主义:一种解释》(195),《无意识:一种概念的分析》(1958,《督教信仰中的难题》(1959),《伦理学简史》(1966),《世俗化与道德变迁》(1967),《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1968),《无神论的宗教意义》(1967,与P.利科合著),《赫伯特·马尔库塞:解说与反驳》(1970),《反对时代的自我镜象:意识形态和哲学文集》(1971),《社会学理论和哲学分析》(编,1970),《黑格尔:批评文集》(1976,编),《德性之后:道德理论研究》(198;1984第2版),《谁之正义?哪种合理性?》(1988),《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索观点:百科全书、谱系学和传统》(1990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召开哲学系系庆暨哲学学院建院大会并举行系列学术活动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430072)1996年12月7至9日,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庆祝哲学系创建74周年、重建40周年暨哲学学院成立大会,同期举行“李达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景天魁,1943年生,山东蓬莱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1981年)、《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王锐生合著,1984年)、《社会认识方法论》(待出)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徐碧辉(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100732)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西审美文化》课题终于完成了。应《哲学动态》编辑部之约,咱们一起谈谈自己在完成这个课题时感受最深、最满...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访刘福森副教授本刊记者刘福森,男,1943年生,祖藉河北省玉田县,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副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50余篇论文,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的撰稿和统搞工作,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全国高校八个博士.Q、合作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工作。专著《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与人合作)即将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问:近年来您发表了不少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得比较深人,有独到见解,也很有新意。听说您最近又完成了一本专著,能否把您的主要思想介绍一下?答:这几年我除了做一般的教学工作之外,主要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此外,我还从事了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其中一个项目已经完成(与张维久教授合作),专著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问:这本专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书名为《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其指导思想是:依据当代科学与实践的发展,立足于当代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涉及下  相似文献   

18.
邓晓芒,1948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  相似文献   

19.
黄顺基,男,1925年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从事过形式逻辑、数理逻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史、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技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合著《论辩证思维和它的范畴体系》、《科学的哲学反思》;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自然辩证法发展史》、《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科学技术的前沿和进展》、《科学技术引论》、《科学论》、《中国管理科学导论》、《大创新——企业活力论》。另有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20.
整体论以及其中蕴含的不充分决定论①(经验无法充分地决定理论的取舍)是爱因斯坦科学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的整体论直接受惠于迪昂(以及彭加勒),并在与石里克的通信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中加以磨顿和精制,最终先于奎因两年明确将其发展为意义整体论,从而在科学哲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一、爱因斯坦受惠于迪昂迪昂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在1906年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科学哲学名著《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以下简称《结构》),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独创性的整体论(Holism)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