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2011,(6):14-14
日前,无锡市道教协会在无锡道教音乐馆生态展示厅举办了道教音乐演出交流活动,应邀来锡参加交流活动的常州乾元观坤道乐团与无锡市江阴市道乐团、宜兴市道乐团和市水仙道院道乐团等四个道乐团齐聚一堂,同台献艺,展示各具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切磋交流道教音乐演奏技艺。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2011,(6):14
日前,无锡市道教协会在无锡道教音乐馆生态展示厅举办了道教音乐演出交流活动,应邀来锡参加交流活动的常州乾元观坤道乐团与无锡市江阴市道乐团、宜兴市道乐团和市水仙道院道乐团等四个道乐团齐聚一堂,同台献艺,展示各具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切磋交流道教音乐演奏技艺。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剑川白族道教“奠土”仪式是云南大理白族地区颇具特色的白族道教科仪,至今盛行于剑川城乡。由于该仪式的进行同其他道教科仪的进行一样,音乐贯穿始终,仪式和音乐唇齿相依,是一有机整体。因此作为第一篇专门记述该仪式的文章,本文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从仪式和音乐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展示了剑川白族道教“奠土”仪式的实际应用与进行方式,以及其音乐的构成形式和使用特点,对了解剑川白族道教仪式及音乐不无帮助,并为认识道教音乐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实证。  相似文献   

4.
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存在的问题──兼谈仪式音乐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甘绍成本文对八十年代以来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在道教科仪音乐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回顾总结,并就道教科仪音乐等仪式音乐的研究范围及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甘绍成,1957年生,...  相似文献   

5.
流传于四川西部地区的道教音乐,以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而越来越受到道教界和音乐界的重视。近年来,音乐工作者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卷》编辑部,曾对它进行了收集整理。根据目前掌握的有关情况,结合一些零星的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分析,记述如下: 一、川西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道教音乐是随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而产生的,而道教的斋醮仪式大部分又是从巫教的祭祷仪式中吸收形成的。只不过道教早期的斋醮仪式还比较简单、粗糙,据有关材料介绍:“在东汉五斗米道创立时。  相似文献   

6.
道教科仪音乐历史考察蒲亨强前言科仪通谓仪式,亦称斋醮、法事,是道教宗教实践的主要形式,其以综合性程式性的外在表演系统,集中而又艺术化地体现了道教理念,仪式音乐因兼具浓厚的宗教性和音乐性而代表着道教音乐的内核和本质。所谓宗教性,指仪式作为宗教的独特行为...  相似文献   

7.
道教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音乐王宜娥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无锡道教音乐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民间音乐、苏南戏曲等元素,形成了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积淀着江南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国道教音乐长河一个不可小觑的支脉。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作为一种滋养心灵的文化形式,道教音乐同道教自身的源起、绽放、再生相依相伴,在传道慰藉、文艺中兴中,留下了波澜壮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刘红 《中国道教》2010,(1):51-52
2009年12月18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举办的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系列活动中,来自陕北佳县白云观的十二名道长,为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作了现场道教音乐演示。邀请深山道观的道长走进高等音乐学府  相似文献   

10.
王芳 《中国宗教》2022,(1):84-85
《玉音法事》成书于宋代,是道教音乐史上最早的词谱兼备的经韵词曲总集之一。书中内容反映了宋代道教音乐以乐教化、"乐""礼"相辅相成的音乐功能观,展现了宋代道教的神仙谱系,体现了宋代道教音乐对佛教元素的融合,进而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仪式所使用的音乐。唐宋之世,随着道教理论、仪规等得到极大发展,与其相应的道教音乐也愈发丰富。其中,成书于宋代的《玉音法事》是这一时期道教音乐集大成之作,从中可以了解许多宋代道教音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由香港蓬瀛仙馆、香港道乐团、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音乐系主办的“首届道教音乐汇演”于 2 0 0 1年11月 18日、2 0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大学演出。这次汇演有北京白云观道教经乐团、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道乐团、台湾高雄文化院、河北省道协经乐团、香港道乐团五个演出团体。把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汇聚一起 ,呈献于香港大众之前。道教音乐虽然惯见于道教斋醮活动中 ,但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更融合了宫廷音乐和民间传统音乐的精华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种壮严古朴、清幽高雅风格。进入新的世纪 ,道教音乐不仅仅在斋醮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于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评述,基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相关英文文献的全面整理、分类与研读,在时间脉络上主要截取198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并将焦点集中在学者们持续深入研究的三种领域:汉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道教仪式音乐研究和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透过此类型化方式及对典型研究成果的述与论,分析诠释民族音乐学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理论取向,并为中国学者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可资比较的方法与视野。  相似文献   

13.
正东晋南朝上清灵宝派发动的道教仪式音乐改革,以改造民间道教的草根性、向官方皇权靠拢为特点,在历史上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构成由俗转雅的首次转型。其标志主要是:首先,强调尊经重道,长斋诵经以度人,构建了"斋、经、韵"一体化的正统仪式音乐模式,催生了大量经韵;其次,构建了以行道诵经为主的规范化斋仪模式。此雅化的仪式音乐模式经唐代、北宋的继承集成而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4.
应台湾台北指南宫主任委员高忠信先生的邀请 ,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为团长的“中国道教协会赴台道教文化交流团”一行 1 9人 (其中白云观经师1 5位 )。于 2 0 0 2年 6月 1 9日至30日赴台湾参加由台北指南宫与香港蓬瀛仙馆联合主办的“护国祈安通天大醮”活动。活动历时 1 0天。 6月 2 0日“通天大醮”启醮典礼 ,并举行了由山西永乐宫恭迎的汉白玉吕祖圣像安座仪式 ;6月 2 7日指南宫在纯阳宝殿举行了隆重的吕祖成道纪念活动 ;6月 2 8日晚在凌霄宝殿广场举行了第二届道教音乐展演 ,来自香港蓬瀛仙馆、北京白云观、新加坡城隍庙、台北指…  相似文献   

15.
邱云 《天风》2017,(1):35-35
2016年12月20日上午9时30分,四川省成都市基督教陈列馆举办盛大的开馆仪式,四川省基督教两会、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负责同工、教会前辈和信徒等近100人参加了仪式。开馆仪式还特别邀请了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广东清新举行太和古洞150周年纪念暨神像开光仪式广东省清新县于2004年10月30日,举行了道教太和古洞150周年纪念暨神像开光庆典仪式。中国道协副会长黄信阳道长,中国道协副会长、广东省道协会长赖保荣道长等应邀出席庆典并致词。清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清新县政协、统战、宗教部门的主要领导也参加了会议并讲话。应邀出席会议并祝贺的还有湖南省道协副会长周至仁道长、河北省涿州泰宁宫、香港信善玄宫、香港紫阙玄观、澳门道教宫观及广东省一些宫观的道长。香港信善玄宫、广东西樵山云泉仙馆道教经乐团为神像举行了开光仪式。为了体现道…  相似文献   

17.
扬道 《中国道教》2005,(2):61-61,63
1月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会长闵智亭道长(1924-2004)逝世。1月7日福建同安南门天后宫举行重修落成暨开光仪式。2月5日河南嵩山中岳庙举行祭祀黄帝大典。3月2日台湾苗粟竹南镇中洪慈裕宫举行修建落成仪式。3月7日新加坡道教协会和香港蓬瀛仙馆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在新加坡嘉龙剧院举行。4月10日上海枫泾施王庙在原址举行重建奠基仪式。4月19日“纪念魏华存诞辰1752周年”活动在河南沁阳神农山二仙庙举行。4月27日江苏苏州城隍庙举行维修竣工暨神像开光仪式,并获准对外开放。5月12日至15日首届“当代道教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艺术     
<正>第十四届道教音乐汇演在兰州举行2014年12月14日晚,第十四届道教音乐汇演在兰州举行。本次汇演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甘肃省道教协会协办、兰州白云观和香港蓬瀛仙馆承办。兰州白云观、西安八仙宫、西安都城隍庙、武汉大道观、武当山道教武术团和香港道乐团参加演出。《中华易学全书》编纂工程接近尾声1月25日,易学经典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据了解,  相似文献   

19.
《进表》科仪,在上海正一道众多的斋醮仪式中,可以认为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仪式,通过“进表”,可将信众的意愿,上达天庭,以呈天帝明鉴,以希上苍保泰生者,超升亡者。法师通过不同的程序沟通于神、人、鬼之间。而音乐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起到了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本文拟从音乐分析的角度对“进表”科仪作一尝试性探索,一方面能对上海道教音乐作局部性研究,另一方面可对于“进表”仪式有一个粗略的认识。道教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当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寇谦之一改“撞金伐革”的局面,而以《华夏颂》、《步虚声》作标志,道教音乐发展至今已相当丰富多彩,历代地方高道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简况追溯香港道教音乐的历史,其起初是由以侯宝垣为首的诸位先辈道长由广东罗浮山冲虚观经广州三元宫而传入香港的。道众所诵唱之经韵以及斋醮科范仪式皆由侯宝垣、邓九宜、麦炳基等几位资深道长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因此,现世全香港各宫观所运用的经韵音乐,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有某些地方有大同小异之分别.香港道教音乐自广州传入后,在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受香港地域文化中诸如粤曲、粤剧、广东音乐以及儒、释等其他宗教音乐的影响,现已形成了一种具有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教音乐。二、音乐分类从音乐形式上看,香港道教音乐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