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论诗》简展出时,笔者发现简7上部稍残断,前当有缺简。此简可隶定、标点为:“……怀尔明德”曷?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信矣。卜子曰:此命也夫!文王虽欲也,得乎?此命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见于《大雅·大明》,则很明显前“怀尔明德”亦当为引文,《诗论》此简是引《诗》文而论《诗》。从“诚命之也”对应“有命自天”之形式来看,“怀尔明德”前当有一“谓”字,与“诚谓之也”之“谓”对应。《大雅·皇矣》有:“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一句,与此较接近,只是“予怀明德”与“怀尔明德”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张岱年先生认为,“命”是人生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讲有命,以后儒家都主有命”,孔子所谓命“大致说来,可以说命乃指人力所无可奈何者。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之成功或失败,即此事的最后结果如何,并非做此事之个人力量所能决定,但也不是以任何个人或任何其它一件事情所能决定,而乃是环境一切因素之积聚的总和力量所使然。如成,既非完全由于我一个人的力量;如败,亦非因为我用力不到;只是我一个因素,不足以抗广远的众多因素之总力而已。作事者是个人,最后决  相似文献   

3.
商代已有性命学说.卜辞中有"拜生"的记载,"生"即"性".又有"王生"指商王的性命,<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的话"我生不有命在天."卜辞中又有"令",命、令古通,当指天命.卜辞中又有"不既盈",如同<老子>中的"大盈",是天之休命.卜辞中又有"自鱼",读为"自悟",指反还于人的本性而自我明悟.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副教授陈波在北京市逻辑学会作了“道义逻辑概观”的报告.陈波说,道义逻辑又叫义务逻辑、规范逻辑,它是研究含有规范表达式的语句的逻辑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的逻辑学科.这里所谓的规范表达式是指义务、禁止、允许、承诺这样一些概念.道义逻辑的发展,其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当时已有逻辑学家认识到从“如果P则q”可推出“如果应该(或允许)p则应该(或允许)q”,近代的莱布尼兹和边沁就是道义逻辑发展不同方面的代表.莱氏发现必须、可能、不可能;义务、允许、禁止;所有、有些、没有三组概念有类似性;边沁讨论了命令逻辑,他把道义概念和意志连在一起,其原有概念有命  相似文献   

5.
属天的恩赐     
刘佑民 《天风》2004,(5):5-5
经文:约9: 约翰福音只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七件神迹,其中治好天生瞎子的故事,特别具有辨证的意味:天生的瞎子见到了光明,自以为拥有光明的人却是无所发现的瞎子。 在耶稣所处的时代,犹太人社会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宗教偏见,他们以为凡是遭受贫穷、残疾、病痛折磨的人,都是上帝惩罚的罪人。当耶稣在路上遇见一个天生的瞎子时,他的门徒就问他:“先生,谁犯罪使他天生瞎眼,  相似文献   

6.
在上古时期,“命”和“天命”观实际反映了中国早期宗教由“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由多神教到一神教的发展特点。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作为至上的人格神上帝或最高主宰之“天”所赋予人的“使命”或德性称为“天命”,而将令人无可奈何的、导致人之生死疾病顺逆吉凶等偶然性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称为“命”。墨家则出于“天志”“天鬼”“天意”的宗教立场,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皆由“天命”决定,“天命”之外不存在所谓“命”,故对“强执有命者”之“有命论”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墨家“非命”的实质只是反映了儒、墨两家“命”和“天命”观的某些差异,而非两家思想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道教”,首先应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使用“道教”这一概念来考察。在中国思想史上所谓“道教”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墨子·非儒篇》及比其稍后的前三世纪的《耕柱篇》。(儒者)“又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  相似文献   

8.
<正> 荀子为了反对孟子天赋道德论的性善论,从而提出了性恶论。这种性恶论是天生的恶性呢,还是后天形成的恶性呢?目前我国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前者,即断言人生下地来都是“小人”,人是“天生的坏蛋”,言之成理,似乎已成定论。作者认为荀子的性恶论不是天生的恶性,而是后天形成的恶性。提出拙见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电影<绝代妖姬>讲述了意大利一个著名的阉人歌唱家的传奇故事.<八月迷情>的主人公埃文,是一个对音乐天生敏感的孩子,很小时便有超人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两部影片都描写了一个音乐天才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真理难以被发现,诗学难以成为科学,这首先是因为我们对文学具有众多的"天生的见解".所谓"天生的见解",指的是人们不假思索地搬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各种常识和想当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