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军亚 《学海》2023,(1):54-60+93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在中国实践和经验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中国经验并非既有知识体系的“注脚”,或者创造性地适应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要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内做出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田野政治学将田野现象和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或概念建构的来源,“板结社会”是源于中国经验的概念建构,在国家建构的知识体系内,是基于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所遭遇的乡村社会政治形态做出的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对于国家建构而言,国家权力穿透社会遭遇中间阻隔的一般规律赋予“板结社会”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它为20世纪上半期国家建构遭遇“内卷化”的结局提供了解释力,也为1949年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这是值得纪念的。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王志远先生撰文指出:“纪念中国佛教2000年的特殊意义,在于中国的佛教是来自印度又有别于印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经历了2000年的风风雨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及中国民众已融为一...  相似文献   

3.
徐建勇  王成 《孔子研究》2023,(5):34-43+157
胡安国对《春秋》经文的注解,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在《春秋传》中,他不但指出《春秋》“以三纲为本,以民事为要”,而且反复劝谏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方可邦宁。一是“重民力,役有时”。对于《春秋》经文中书写记载的民间徭役、军事演练和操习等事,胡《传》主张人君不仅要慎用、爱惜和保存民力,更要用民以时,不可肆意侵占农时。二是“急民事,谨天灾”。胡《传》常通过“天人感应”的天灾谴告说,告诫人君要心系民事,重视和关心民生民命。三是“赋税任其宜”。民之税赋方面,胡《传》以轻征薄敛为原则,认为国家应当根据不同时宜对民征收与返还,以恤民隐。  相似文献   

4.
略论科学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科学的价值孙伟平齐友所谓“科学的价值”,是指科学对于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因此它的完整确切提法应该是“科学的社会价值”——在我们看来,任何价值都是指事物对于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的意义,都具有属人的、社会的性质。因此科学的价值问题不仅是个科学学、科学社会学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和历史观问题。但以往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与宣传,大多注意了“科学”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现实联系,而对于“价值”的特征及其在科学与社会关系上的普遍形式,则缺少更深入的理论与方法说明,导致一些概念和观念上的未明甚至混乱之处。…  相似文献   

5.
当今 ,处于“道德革命”阶段的芸芸众生中 ,无疑有许多酒制品 (酒精 )嗜好者和酒精 (Alcohol)依赖者 ,酒精似乎已成为这些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虽然很难说是全部。由于酒精是一种合法毒品(Narcotics) ,因此大多数人确实对酒精是一种危险的毒品这一事实失去警觉 ,但现今酒业与饮酒者已“血肉相联”而“不可分割” ,嗜酒或酒精引起的疾病、凶杀、各种暴力犯罪 (如性犯罪 )等社会问题大增。“酒现象”在产生酒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上述诸多“酒问题” ,就象知识在有时 (指知识在没有道德的指引时 )是“最危险”的一样 ,某种文…  相似文献   

6.
社会知识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知识论是知识论领域中的一个新方向。美国学者施密特曾经提出 :“社会知识论可以被界定为知识的社会维度的概念与规范的研究。”[1 ] 主张应当从社会的维度来研究知识问题 ,这是社会知识论者的共同主张。不过 ,对于“社会的”这一概念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社会知识论的性质应当是什么 ,它与传统知识论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目前仍属各执一说 ,尚未取得什么共识。一 社会知识论的起源与发展虽然作为一种系统研究的理论来说 ,社会知识论的发展过程还很短暂 ,不过按照戈德曼(AlvinGoldman)的说法 ,其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那…  相似文献   

7.
一、行为的恰当性与行为规范“规范”总是主体的行为规范。一个表达规范的价值陈述必须涉及相应的主体行为,对无意识的非主体性事物谈论规范问题,就像谈论牵牛花是否“应该”爬在墙上一样,是毫无意义的。在通常情况下,由“美的”、“有用的”、“好的”等价值词所构成的价值陈述,更多地是用来表达对于非主体性事物的审美评价或效用评价的,就它们没有涉及相应的主体行为及行为的恰当性问题而言,一般可归类干不包含“应该”即不具有规范意义的评价性陈述。进一步的问题是,那些涉及主体行为及其恰当性问题的价值陈述,是否都包含“应该…  相似文献   

8.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161.问:什么是迷信和迷信活动?答:迷信,“迷”字是分辨不清的意思,“信”字是相信或者信奉。从广义上说,迷信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盲目地信仰或者崇拜,例如迷信书本,迷信金钱,迷信个人,迷信崇拜文艺、体育明星,迷信外国人等。同...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学生围绕某一议题,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通过信息的多向交流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垄断者,学生则因为知识的不完备而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本,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的平等参与和探究。讨论式教学因其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师生平等交流、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等特点,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实际运用过程中,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则因为运用不当,使之成为教学中的“花架子”,甚至适得其反。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有感触,现对此谈谈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明于天人之分”是苟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所谓分,是区分、区别或界别,它连带着的另一意思指“明”“分”的天、人范域(“份”)。所谓“明”,是内心对天人关系的澈悟,其目的是把天、人范域从幽暗中彰显出来,达到深刻而真正的区分。在苟子看来,“明”“分”实与主体的心性结构密切相关,这即是说只有从心注的了解和修养中才能达到对天人之“分”的根本洞察。因此,心吐论仍然是苛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由此,可以把礼义之统融贯、组织起来。一、明于天人之分与天道的下落在《天论》开篇,苟子就认为“天行有常”①。俞钱释“行”为“…  相似文献   

11.
雪·梅     
前几天班里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学习部让我主持,并帮忙出语文题,我非常高兴,而且使我收获很大,尤其是得了一句非常有道理,又很美的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读着这一句诗。仿佛听见了梅和雪在对话。梅对雪叹息着说:“唉!你说,我要是能和你一样白,那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2.
陈志民 《天风》2009,(1):18-20
神学思想建设对于造就信徒、建设教会、造福社会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上海基督教教牧同工中间早已形成共识。诚如许多同工们所体会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教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必须“与时俱进”.神学思想建设正是“与时俱进”的有力体现。大家认识到.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不仅使教会在属灵知识上有更多的充实、在发展上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何谓“审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美学界近年相对沉寂,但仍有一个热点出现,这就是“审美文化”。这一术语可以说是道地的“国货”,而非“舶来品”,但它的含义至今不很清楚,使用中多有相互抵悟之处。例如,不少作者用它指艺术的商业化倾向和大众文化生活中的庸俗化倾向,甚至是指开放政策带来的消费、娱乐和鉴赏趣味上的“后殖民”倾向,因而主张对它进行“批判”;而同样的一批作者在另外的场合却又可能谈论审美文化的“建设”或“建构”,我想他们的本意显然不是要为一种不良倾向推波助澜。又有一些作者谈论“审美文化”(或“大众审美文化”)对于“消解”传统…  相似文献   

14.
《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此会由中国社科院、新@社科院、新疆社科联联合主办,于1993年10月19日至22日召开.参加这次会的,有来自中、俄、哈、蒙、吉、日、美、德等国的学者50余人。《福乐智慧》是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伟大著作,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珍灿明珠。它的内容很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诗.这里摘要发表这次会上有关它的哲学思想的几个发言。陈宪泉:《福乐智慧》中知识与信仰、理性与价值的问题《福乐智慧》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伟大诗作。作者以诗剧形式表达了他深刻的哲学思想:幸福源于智慧和知识,智慧和知识带来幸福。他说;“真主赋予谁意识、知识和智慧,他就能打开美德善行的门扉。”(151行,以下引文均见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福乐智慧》汉文版)在这部长篇诗剧中,他还用“意识”、“知识”、“智慧”、“美德”和“善行”等概念范畴,来构建他的哲学宏论。在他看来,哲学家“是真理和信仰的支柱”(4345行),他们“用知识为区人将近路指山厂’c(43u行)《福乐智慧》中的哲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很广,论述问题很多。这里.找试旧对计人优东南关于知识与信仰、9IT性与价  相似文献   

15.
成败·选择     
一人,已到中年,一事无成。一日,他请教一位智者。“你说,你试做过很多事,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智者问。“我想,是不是我的每次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择,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中年人说。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2,(6)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佛法即是心法。”这一真理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根本无法理解,对于“平常心是道”,更觉得违背了通常的思维逻辑。通过了一段时日的修习,方才有所悟解。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清晨起床即去公厕,只见坐板上布满屎尿,由于急不可忍,无奈只得在旁边方  相似文献   

17.
“学习迁移”(以下简称迁移)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学生将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能力。迁移是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将在学习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其他情境中进行广泛迁移,才能形成能力。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在教学中遵循迁移规律,就是使学员将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有效迁移,运用迁移的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部队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执勤和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的“价值观”概念,是指在哲学上作为一个理论分支的“价值论”,不是指作为人们现实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念”;而“历史观”则是指以狭义社会历史为对象的理论,如“唯物史观”,不是指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考虑到近年来一些同志实际上主张“哲学就是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已不是狭义唯物史观的同义语,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总体名称之一,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外延相同的概念。因此有说明的必要)。在哲学上,价值论和历史观是分属不同划分层次和系列的理论分支:历史观与自然观、思维观同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清代解读《诗经·齐风》的经学家分为“注重考据的传统派”和“反传统的思辨派”。“传统派”解读《齐风》重考据、训诂,遵从《毛序》,代表人物有胡承珙、马瑞辰和陈奂等。“思辨派”解读《齐风》注重涵咏篇章,阐述诗歌本意,用文学眼光进行解读,代表人物有姚际恒、崔述和方玉润等。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