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寓言两则     
正勤奋之神与懒惰之鬼传说盘古开天地之时,勤奋之神在世间遇到了懒惰之鬼。勤奋之神对懒惰之鬼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看起来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一副倒霉相呢?"懒惰之鬼说道:"我是懒惰之鬼,天生一副倒霉相,我一来到天地世间,就给天地世间的万事万物带来了失败、灾难与不幸,万事万物都讨厌我远离我,我每天心情纠结,总是愁眉苦脸、灰心丧气、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2.
一、在表演游戏的道具准备中设置障碍 表演游戏道具深受幼儿喜欢,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往往被可变性和新颖性的道具所吸引,但是小班幼儿很难在分配道具之前有意识地进行分工合作。为了给他们创造合作的机会,我在游戏的材料、道具的准备过程中设置了道具数量不足、种类不够或主要道具缺位的多种障碍,诱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教主崇拜与邪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因果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未世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中介。邪教的末世论具有特殊之处,其一是它以族群性的末世论为提供合法性基础:其二是它在末世论的基本假设上强调教主是教中那个与神最为亲近、最能代表神的"原人",或者直接就是神的化身,掌握着灵魂进入新天新地的钥匙。这构成了教主崇拜的理论基础。以如此独特的末世论假设为基础的对教主的神秘化和对灾难的神秘化,使得教主成为至高无上的人神,掌握着现世中一切苦难,尤其是苦难如何地临于人或远于人,则使教主崇拜在邪教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8,(5):33-35
5.12四川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发出了“对口帮扶,救援灾区”的号召,各地神长教友纷纷响应,各教区广大神长教友本着圣经上“天主爱乐捐的人”的圣训,陆续为地震灾区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堂区踊跃奉献.并为灾区的教友祈祷.求天主赏赐他们勇敢面对灾难,早日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德江傩面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傩堂戏表演所应用的道具。德江傩堂戏中的傩面具,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含、独特的地域性。在造型风格上与其他地方的面具截然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德江傩面具造型蕴含丰富的土家文化,傩面具在造型上重在刻画人物性格,随类赋形、意蕴深邃、生动传神。傩面具重视色彩的调配,色彩比较纯洁、豁达、庄重、和谐,注重整体效果。傩面具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  相似文献   

6.
灾难作为人类社会无以规避的一面,理应被置于唯物史观视域加以哲学省思。从唯物史观看,灾难具有特定的关系意涵,任何灾难都是在具体的关系向度或关系共同体中生成和衍化的。考察灾难的社会性成因,其中经济性维度、政治性维度、观念性维度具有普遍的阐释意义,而面对当下频发的全球性“现代灾难”,则又需将资本性维度置于分析框架之中。灾难虽以极为深刻而特殊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变迁和世界历史进程,但灾难终究只是历史合力中次要的、非主导性的力量,它无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规律,其历史作用有内在的限度和边界。因此,既要充分考量又不能片面夸大灾难之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展示设计活动是人的主观活动,这种主观性的前提是实践的二元论,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展示道具是主体活动相对应的客体,这个客体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但它传递的应该是说明信息的信息,因为展示设计活动服务的对象是展品而不是展示道具本身,针对不同的展示目的展示道具传达的信息也应该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宁心 《天风》1995,(1):30-31
当联合国总部大厦在纽约东河河畔奠基时,人们把《圣经》放在一个罐子里,然后把它深埋于基穴中,作为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基础。这一举动代表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告诉人们:圣经是和平的基础,什么时候人们遵守了圣经教训,就有平安喜乐,就能与人和睦,世界就有和平。什么时候人们违背了圣经教训,所临到的就是不幸、灾难与战争。 基督教信仰素以仁爱和平著称,我们所信的神是赐平安的神(耶29:11)。  相似文献   

9.
高建国 《天风》2008,(22):38-39
前一段时间,我曾研读了《诗篇》84篇。从中看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渴慕神,就是对神的院宇、对神的工作和对神的赐福的渴慕;二是心向神,向神的感谢赞美、呼吁祷告和朝见敬拜;三是经历神,就是住神里面有福,灵命道路有福,靠神的人有福。现在我们再研读一篇《诗篇》,也就是34篇。它的内容更为丰富,教训更加深刻,也能使我们体会到有更大勉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荣耀归主     
单信 《天风》1997,(10):45-45
“荣耀”一词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体面、光彩、出人头地”等,圣经中讲到神的荣耀时,指的是:(1)神向人显现时有一种耀眼的光辉(参徒22:11),(2)神藉着奇妙的作为,显出他的荣耀(参出15:6),这荣耀是神的特性、本领。代表神的大能、奇妙、伟大,超乎人之想象。  相似文献   

11.
论一神思想的精髓——以犹太思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 《学海》2007,3(1):88-93
由犹太人最先提出的一神思想是人类社会现存的最重要信仰之一,也是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种思想。本文旨在探讨,在信仰以外,一神思想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一神思想与多神思想相比较到底在那些方面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创新,一种进步?在超越神学方面,一神思想对人类而言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功单     
2008年5月16日下午,距离汶川地震灾难发生第四日,福建省天主教界爱国人士培训班刚刚结束,来自福建全省福州、厦门、闽东、闽北四教区参加培训班的80名神长教友齐集在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7楼多功能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为在汶川遇难同胞祈祷会。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诸神与中国诸神在形象的整体历史演变中呈现出内在同一性。把握中国与古希腊多神信仰的关键在于梳理出两个神话体系中具有发生学意义的大神,在古希腊,这一大神为酒神;在中国,这一大神为傩神。神的演变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类认识发展同步。古希腊神话能为理解中国民间诸神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民间诸神亦可为理解古希腊神话提供有益的启示,这样的双向启示对认识古希腊与中国宗教乃至世界宗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伦理问题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有关神与人关系的问题,因为宗教把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拟人化为神与人的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从属于对神的义务。不同的宗教对神与人的关系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善恶观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解释,从而显示出不同宗教之间各自的特色。神是人创造的,不同的神与人关系是不同民族特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不同的宗教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5.
荣耀归主     
单信 《天风》1997,(10)
“荣耀”一词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体面、光彩、出人头地”等,圣经中讲到神的荣耀时,指的是:(1)神向人显现时有一种耀眼的光辉(参徒22:11),(2)神藉着奇妙的作为,显出他的荣耀(参出15:6),这荣耀是神的特性、本领。代表神的大能、奇妙、伟大,超乎人之想象。  相似文献   

16.
高建国 《天风》2008,(14):20-21
在这神的家中,我们还和众多的弟兄姊妹欢聚一起来侍奉神,记念主,敬拜父。我们还彼此相爱,彼此帮助和彼此勉励。我们这个家就是神的教会,从属灵意义上说,这就是神的院宇。神的居所(诗90:1)。我们都应当渴慕喜爱我们的这一个灵命的家。  相似文献   

17.
追求圣洁     
爱光 《天风》1994,(5):40-42
读经:诗22:3,帖后2:13,彼前1:15,林后7:1,罗6:18—19。 一、圣洁的意义 圣洁,不只是洁净的意思,乃是圣的,神圣的。圣洁是伸的性格(诗27:3,利11:44)。圣洁是属于神的,圣经中凡与神有关系的.都称为圣。三位一体的神称为圣父、圣子、圣灵,神默示的话记在书上称为圣经(提后3:16),神的殿称为圣殿(路2:37).神的城际为圣城(启21:10),神的使者称为圣天使(可8:28)。  相似文献   

18.
刘柳 《美与时代》2004,(11):80-81
作为舞蹈审美基本物质材料的延展,服饰与道具是最贴近作为基本物质材料的运动人体的.但是,身着的服饰与手持的道具在材料特性上又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朱慰慰 《天风》2005,(8):52-52
唯有依靠神的人,唯有这位独一的真神,我们慈爱的天父才有能力为我们担当起任何的苦难和压力——我的主!我亲爱的父神!我赞美感谢你!是你,将我这个经历重大苦难的人从地的深处救拔上来,赐我一个全新的永恒的生命,让我的心有盼望,灵有归属,这是何等的恩典与福分!回顾在过去的一年中,也是在这个春天的季节,我唯一的一个亲哥哥因患肝癌而去世了。悲痛还未过去,紧接着我嫂嫂也随我哥哥而去。不久,我丈夫的弟弟也因哮喘病窒息而突然死亡。不幸的乌云并未到此散去,而有更大的灾难降在我的身上。  相似文献   

20.
信仰     
王雷 《天风》2008,(14):40-42
在基督徒的生活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信仰。信仰是神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人得以认识神并实践神旨意的必要途径。不仅如此,通过信仰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属灵的经验和属天的福分,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