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目的是指人的一生所追求并要努力达到的根本目标,它主要回答“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问题。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人生目的则正确地回答了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且在解答人生这一根本问题时,显示了它与以往一切人生目的相区别的下述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信德与人生     
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人的归宿在何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困扰着人们,是学界鸿儒也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曾经有一位教授就此问题向胡适请教。胡适说:"我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还有一个学生问他的导师:"人生的意义何在?"导师答:"为口腔一日三次机械运动呀!"瞧,将人格降为兽格,也算"谦虚"了。无信仰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就是人死如灯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可悲的是,举杯浇  相似文献   

3.
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分层探索是古今中外诸多学者思考人生问题的一条重要思路,也是诸多宗教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之一。在二十世纪中国哲学领域,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可以说是这一思路上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臧乐源主编的《人生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是一部探讨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态 度、人生价值问题的专著。 人生是一个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人生哲学是一 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在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 期,在我们不但需要澄清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 帮”在人生问题上所制造的是非不清、善恶颠倒、 美丑不分,并且需要认真分析开放、改革、搞活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6.
旷宇长宙,漫无际涯,人生不过一叶小舟,将何处停泊?钱穆先生说得好:“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人生之向往处,即人之生命理想。也就是人生的真实意义与真实价值之所在。安顿人生之生命理想,是古典儒直至当代儒的主要关怀,也是人类恒久关怀的安身立命问题。  相似文献   

7.
    
这里译出的是新托马斯派重要代表人物鲍亨斯基《通向哲学思维的道路》(《Wege zum Philosophischen Denken》,夫赖堡,1964年版)一书的第七章。作者首先比较了人与动物的同异,说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社会生物”。然后,作者谈到人的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说旧唯物主义否认人的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肉体的功能,存在主义否认人的肉体,这都是错误的。最后,作者谈到人生问题,一方面攻击人生的意义在于推动社会无限地进步的理论,另一方面批驳否认人生有其意义的存在主义,作者披着黑色的袈裟,宣扬天启信仰,说“人生的意义必定在彼岸”。  相似文献   

8.
张伯钦主编的《绵延人生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版)一书,以全新的角度,严谨地态度,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探讨了人生科学的诸多问题。 人及其本质,是研究人生科学首先提出并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人是生存于世间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包括了生命、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人性是人共有的一般属性,人的本质是在实践活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语摘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3)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在理性审察的结果,持有人生观,可谓人这个被亚里斯多德称为“理性生物”的东西,与低一等的畜类之重要区别所在。愈是智力发达的人,愈是严肃认真地审视反思人生,确立自以为是的人生观。柏拉图说过:“一种未经  相似文献   

11.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人的生命究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认识人生的真相?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怎样看待人生的苦乐?怎样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怎样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这些既是世间法的问题,同样也是佛法的内容。它关系到一生的大事因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哲学史上,克尔凯郭尔在基督教立场上实现了哲学存在问题的历史转换,深入探讨了个体生存幸福问题,将人生的根本幸福定义为永福,将个体生存规定为实现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然而,人是多重属性的综合体,人生幸福是主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而且实现人生幸福不仅依靠个体生存,而且还要依赖整体生存.事实上,人的幸福并非单纯依赖整体生存或者个体生存,而是存在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生存的天平上.  相似文献   

13.
陆魁宏研究员的哲学新著《论人生》 ,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统一推出的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家专家“著作丛书”的一部 ,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1 5章 ,37万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除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原理之处 ,还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生问题的论述。中共三代领导人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国情对人生问题的阐述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理论 ,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思想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哲学的内涵。这一点是早些年出版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正> 人生问题始终是中国思想史的中心内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位思想家不讨论这个题目。而探究人生问题,当自孔子始。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论孔子十分重视“仁”的观念。认为“仁”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具有“仁”的品德,是人生的目标。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人而不仁,疾之已  相似文献   

15.
学诚 《法音》2010,(9):48-54
<正>每个人从一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苦乐交织的人生。虽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它。人生的状态,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可以,你愿意拿你的人生和别人的做交换吗?"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这种假设不可能成立,我也不愿同谁交换人生,就算我的人生在人们普遍的眼光里不那么幸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就像学生在开学之初领到的崭新课本,在生活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极为困难的课程,有的人学有所成,有的人却一无所得。我喜欢并愿意全然接受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儒学注重人、人生,尤其注重人生的价值,目的,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价值,达到人生目的、目标,这就是人们常常议论的人生境界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刚挖了浅浅的一层,就挖到了水。所以,机遇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它能让你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不停地挖,付出了不少辛劳,不少汗水,不少时日,才挖到水。所以,坚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只要你朝着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开拓、去进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就能赢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一直挖、一直挖,直到最后也没挖到水。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对于我有什么价值?人如何对待社会以至整个外部世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人生的意义何在?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宇宙中的地位是崇高的还是渺小的,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么?人如何对待逆境,又怎样立身处世?对于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如何看待,人又怎样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自我完善和幸福的理想人格又是什么?……对诸如此类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是不屑一顾的。而把产生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土壤中的哲学仅仅局限在几条规律和几对范畴的一般宇宙观的哲学问题上。哲学不去具体分析和解释现实存在着的一般人生问题,人们也难以理性精神科学地对待生活。要不然,  相似文献   

20.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生观所回答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等根本问题。任何正常的成年人都具有一定的人生观。曹操曾感慨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康有为说:“人生是个大苦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