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丁·海德格尔逝世于1976年5月26日,享年86岁.第二年,题为《回忆马丁·海德格尔》的文集问世,由海德格尔著作临时出版人京特·纳斯克(Günther Neske)的出版社推出.此文集收入了海德格尔过去的学生、朋友和熟人们写的富于启发性的回忆文章.  相似文献   

2.
一、马尔库塞致海德格尔(1947年8月28日于华盛顿) 亲爱的海德格尔先生: 对你在我访问托特瑙期间告诉我的话,我思之良久,愿就此非常坦率地致信于你。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从海德格尔学习始于沈有鼎,但其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却始于熊伟;经过战乱和文革的干扰,海氏思想的全面翻译介绍和深入研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海德格尔对老庄思想的爱好鼓励、鉴定了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但是海德格尔看到的老庄却是德国化的老庄;他在《老子》十一章中看到的他自己“玄在(Seyn)”思想的影子,实际上是翻译中不得已加到老子思想上的德语成分。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对老子的接受——通往“重演”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思想在德国哲学几百年的发展史中早已留下印迹,甚至在某些重要哲学家那里,比如谢林、M.布伯和海德格尔等,产生了呼应式的对话。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中西思想沟通中的"文化间性"(Interkultualitt)。本文作者艾尔伯菲特站在文化间哲学(interkultuelle Phi-losophie,又译比较哲学)的立场上,一一回顾并且精要点评了老子在几位主要德国思想家那里产生的影响,他对德国哲学自海德格尔以来的新动向的阐发,指出了一条相对清晰可辨的"重演"道路,表明德国哲学家如何运用外来思想革新自身传统,也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5.
白奚 《哲学研究》2022,(6):62-69+126-127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无”的本体论表达中,且呈现出密切的意义关联。“虚”“静”在《老子》中还具有工夫和方法的意义,体道、为道离不开致虚、守静的工夫,“虚”“静”也是形上之“道”通向现实应用的一座便捷的桥梁。战国时期,道家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向度发挥和应用了“虚”“静”的哲理,最终两词联结起来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创立的图式概念的目的是要将异质的感性直观和知性概念结合起来,但是并没有具体而微的给出相应的统合过程。海德格尔在《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中对“图式”如何整合感性直观和知性概念具体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填补,关健在于“图式化”即“式像”的双向作用:其一,普遍的规则的限制性;其二,可被直观的特性。正是由于“式像”的双向作用,才使得知性概念可以明见地规整到感性直观。  相似文献   

7.
《老子》形上学思想的主题是“无”。“无”是最具普遍性、深刻性、本原性的命题 ,“无”之规定不是任意的 ,在“混成”和“象”、“应当”、“言说”三个维度上被限定 ,具体展开为“道”形上学 (包括宇宙论 )、道德形上学和“言语”形上学 ,在中国哲学史构筑起一个相当完整的形上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光耀 《世界哲学》2022,(4):89-100
海德格尔诉诸于无聊与畏这两种处身情绪来开辟通往无的道路,但又区分出了无聊的三种形式与畏的两种形式,这便使得无聊、畏与无的关联变得复杂起来。基于此,本文首先厘清海德格尔文本中无聊的不同形式与畏的不同形式,进而辨析不同形式的无聊与不同形式的畏分别关乎于何种形态的无,最终揭示出无聊与畏在通向无的路途中究竟承担了何种存在论功能。其中,深度无聊关乎的无表现为存在者整体的拒绝,《存在与时间》中的“畏”关乎的无表现为此在在世的纯粹可能性,转向后的“畏”关乎的无表现为使得此在之此得以可能的源始可能性,亦即作为源始敞开域的无/存在本身。在通向作为源始敞开域的无的路途中,深度无聊通过对存在者整体以及此在三维时间视域的悬置而超越了第一种形式的畏,同时也为第二种形式的畏预备了契机。然而,深度无聊中也蕴含了超越第二种形式的畏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关系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话题.本文作者围绕雅斯贝尔斯《关于马丁·海德格尔的笔记》等著作,重新探讨了海德格尔前后思想与纳粹主义的内在关系.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亲合性并非是他校长任期以后就放弃了的暂时的亲合性,而是自始至终都与其自身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恒久的亲合性.不仅他的早期思想就坚信纳粹主义代表德意志民族的未来,他的后期思想也坚信想象中的纳粹主义代表德意志民族的未来.在与纳粹主义的深远而持续的联系中,海德格尔扮演了一种出卖理性、不负责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与我们《道德经》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于1946年春天,在弗莱堡(Freiburg)的木材集市广场(Holzmarktplatz)与海德格尔的相会之中,得悉他对翻译老子《道德经》感到兴趣.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用Ereignis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Ereignis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乃是真理生发与持守的场所,而世界与大地亲密争执的裂隙过程,即是真理的发生。海氏的艺术思想始终都围绕真理的奠基、生发、持存与聆听,给予创作、作品、欣赏的存在论以回答。他的这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提出,要在语言上取得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并不是去进行语言分析,把语言当作一个对象,而是要让语言自己说话。但要经验语言、倾听语言的所说,就必须进入思与诗的对话,因为语言道说的典型方式就是诗与思;在诗与思中,人言得以向道说转化。诗与思作为道说的两种本真方式居于道说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摆脱盲目被动地适应世界的状况,主体自我需要在认识上把形形色色的个体事物纳入到普遍化的观念系统中,考察不同存在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精神活动转向对整个世界的存在依据以及人生命运的探寻时,哲学思考承担了反省一切经验现象并对价值判断的标准不断进行质疑的使命。而力求使抽象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知识相对应,以检验那些被人类曾经信赖的普遍存在依据的合理程度,是  相似文献   

15.
卡尔纳普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拒斥至今仍然影响着许多分析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驳卡尔纳普:首先,海德格尔哲学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典型代表,倒是要克服形而上学,只是克服的方向与卡尔纳普相反;其次,卡尔纳普在名词的动词化以及“无”的问题上完全误解了海德格尔;再次,卡尔纳普对to be问题的否定以及用艺术代替海德格尔哲学的企图等是科学主义的、独断的和简单化的.  相似文献   

16.
序 现今,我们的社会需要不断竞争。这种对竞争的需要,不知不觉地给社会带来了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促进了人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分的竞争,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给人类带来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老子籍贯与诞生地问题,存在许多争议。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本文通过具体的文献考证和地理方位核实,试图说明老子籍贯和诞生地之原貌所在。  相似文献   

18.
《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是海德格尔于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他强调,"我的思想和荷尔德林的诗歌处于一种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以五个具有"确定次序"与"内在联系"的中心诗句为提示,将诗的本质性的本质端到我们眼前。通过悉心释读荷尔德林的诗,海德格尔引领读者从"之间"即存在本身的"显-隐二重性运作"的不可同一的"相关性"上来思索"诗的本质",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大地的本质乃至理解贯穿整个西方思想史的"诗与哲学之争"都提供了一种另类眼光。  相似文献   

19.
马琳 《世界哲学》2009,(6):94-106
晚期海德格尔提出了一套关于技术的本质及其与存在史之关联的完整系统的论说,他用"集置"一词来概括把所有的存在者都变为完全的可得性与纯粹的可操纵性这种扩张性垄断的现象。海德格尔在50、60年代提及东西方对话之时,其语境总是他对集置的忧虑。本文旨在阐述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集置的主要思想,并以此为背景剖析他关于东西方对话的主要言论。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道”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关键。考察“道”的字义、“道”的思想渊源、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概念的有关论述、“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道”作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可以发现,“道”体现的是过程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