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样例设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渐减提示法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是实现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概率原理为材料,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样例的编码方式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实验1探讨了样例的变异性与不同的自我解释模式结合对被试解决不同程度迁移问题的影响;实验2运用大声思维技术,进一步探讨不同样例的变异性和不同自我解释模式编码样例的条件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的特点。结果表明:样例的变异性和诱发自我解释模式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原理图式的获得和迁移;自我解释对理解原理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习者自我解释的特征并不一致,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通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2,8(4):13-18
通过 3个实验 ,分别研究了样例的不同编码对消除由于表面概貌和表面对应变化对原理通达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作用以及样例学习中原例概化的形成阶段。实验结果表明 :样例解题步骤的子目标编码有助于消除由于表面内容变化对原理通达带来的消极影响 ;子目标学习使学习者在样例学习阶段就形成了关于原理的概化。  相似文献   

4.
邢强 《心理学探新》2004,24(1):47-49,58
用排列和组合原理为材料,探讨了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子目标标签的概化水平对原理通达和运用的影响。实验1探讨不同概化水平的子目标标签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情况下学习者原理通达的正确程度;实验2探讨不同概化水平的子目标标签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条件下学习者原理运用的正确程度。结果表明:样例的概化水平影响原理学习过程中对原理的通达和运用;学习不同概括水平的样例,学习者获得图式的概括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研究主要探讨了自我生成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提示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感知的影响。实验1发现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效果好于重复学习。实验2对比了图片、文字、关键词三种提示和无提示的效果。结果发现图片和关键词提示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实验3设置了关键词提示组、生成提示组和无提示组。结果发现关键词提示和生成提示的保持成绩好于无提示,生成提示的迁移成绩好于无提示。此外,关键词提示和生成提示可以促进学习者产生更多的概念单元。结论认为:(1)在自我生成教学时获得图片提示能促进知识保持,获得关键词提示能促进知识保持和迁移。(2)相比于被动获得提示,学习者主动生成提示更能促进知识迁移。(3)概念单元数量在提示影响学习效果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高中生为被试,探讨了样例呈现顺序和解释方式对样例学习和迁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先抽象后具体与先具体后抽象两种样例呈现顺序所导致的即时迁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在延时迁移成绩上较好。样例中给出外部解释和引发自我解释比自发自我解释更能促进问题解决迁移,其中引发自我解释的优势更为明显。学生对先抽象后具体的样例呈现顺序及引发自我解释具有较强的选择偏好。  相似文献   

7.
翁世华 《心理科学》2008,31(6):1402-1405
自我解释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但是多数研究使用的都是自然学科的内容作为实验材料,探讨散文学习过程中自我解释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引入组别变量,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产生了影响,对散文的阅读理解具有促进作用;(2)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产生影响机制可能是认知缺口填补和心理模型修正(3)自我解释是可以学习和迁移的,并且其中提供的反馈有助于提升自我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向自己解释学习内容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文章主要阐述了自我解释的含义、分类、三种自我解释效果的认知机制,并且提出自我解释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运用排列和组合原理,通过三个实验研究了样例解题步骤的编码方式对原理运用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了样例解题步骤的不同编码方式对解决表面概貌变化和表面对应变化的新问题时原理运用的影响;实验3探讨了不同编码条件下原理运用概化的形成.结果表明: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有利于消除新问题解决中由于表面概貌和表面对应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促进了学习者对原理的理解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物体受力分析图正、误样例的相似程度以及被试对错误受力分析的认知加工(即对错误受力分析的辨别、解释和改正)水平对物体受力分析规则正误样例组合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两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物体受力分析图正误样例组合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相似性效应,即正、误样例的相似程度越高,学习迁移的效果越好;对错误受力分析进行"改正"加工的学习迁移效果明显优于对错误的"辨别"加工,即存在明显的认知加工深度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普通样例和类比比较样例在学习物理综合题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比比较样例对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迁移效果以及“提示”这一样例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通过类比比较样例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效果优于普通样例;(2)相比于单综概念类比比较样例,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近迁移成绩,但未提高其远迁移成绩;(3)提示能明显促进类比比较样例在物理综合题学习中的作用,但不同提示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类比比较样例是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有效样例形式,而其中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效果最佳;开放式提示和支架式提示均能较好地促进类比比较样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Mathematics textbooks sometimes present worked examples as being generated by particular fictitious students (i.e., person-presentation). However, there are indicators that person-presentation of worked examples may harm generalization of the presented strategies to new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comparing and discussing worked examples during extended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current study compared the impact of person-presentation to strategy labels on students' posttest accuracy and ratings of strategy generalizability. Five algebra teachers and their 168 students used worked examples either presented using fictitious students or with a strategy label during a multiweek unit on equation solving, with teachers randomly assigned to condition. All students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worked examples. In this context, we found no effect of condition on student accuracy at posttest, nor on their ratings of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strategies. We discuss why previously found negative effects of person-presentation may not have extended to this context.  相似文献   

13.
样例和练习在促进解题迁移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春莉 《心理学报》2001,34(2):170-175
通过一个2×2×2的因素实验,对96名初一学生在解题迁移能力中受样例和练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样例进行的练习促进了技能的熟练和解题能力的迁移;练习本身并不总能保证促进技能的熟练和解题能力的迁移,它至少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与在练习中是否有来自外部的指导和反馈有关;第二,与练习的任务性质有关;第三,与参与练习的个体智力和认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奇  郭菲菲 《心理科学》2008,31(1):70-74
为了考察小学生样例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完整与不完整样例以及样例分类作业对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作者采用完整和不完整样例以及"不完整样例-分类"三种学习作业,对270名3-5年级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去括号"运算规则样例学习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样例分类作业对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的样例对学习不同难度的"去括号"运算规则的学习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自由目标效应与样例效应对学生写作成绩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晓斌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5,28(5):1139-1143
“自由目标效应”和“样例效应”是认知负荷理论为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资源限制而提出的两个重要的教学设计原则。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自由目标效应”和“样例效应”对不同写作水平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被试为406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结果表明,“自由目标效应”和“样例效应”受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自由目标效应”对高水平写作者有促进作用,但会降低低水平写作者的成绩;“样例效应”对低水平写作者有促进作用,但对高水平写作者的写作成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识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样例学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奇  林洪新 《心理学报》2005,37(6):784-790
采用有或无“运算步骤标记”两种样例和“交互式”样例呈现方式,对48名二年级小学生通过样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多数被试可以通过样例学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规则,但多数被试难以学会“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运算步骤标记对学习“无括号”运算规则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学习“小括号”运算规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运算规则学习的难度不同,所需样例的数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Worked examples support learning. However, if they introduce easy-to-confuse concepts or principles, specific ways of providing worked examples may influence their effectiveness. Multiple worked examples can be introduced blocked (i.e., several for the same principle) or interleaved (i.e., switching between principles), and can be sequentially or simultaneously presented. Crossing these two factors provides four ways of presenting worked examples: blocked/sequential, interleaved/sequential, blocked/simultaneous, and interleaved/simultaneous. In an experiment 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N = 174), we investigated how these two factors influence the acquisition of procedural and conceptual knowledge about different, but closely related (thus, easy-to-confuse) stochastic principles. Additionally, we assesse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rinciples with verification tasks. 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 benefitted procedural knowledge whereas, interleaved presentation benefitted conceptual knowled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verification task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worthwhile to adapt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worked examples to the learning goals.  相似文献   

19.
张奇  赵弘 《心理学报》2008,40(4):409-417
设计并运用了三种表面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和三种结构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对二年级小学生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迁移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原样例的学习就能明显促进了二年级小学生解决与原样例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同的近迁移问题;学习三种表面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后没有产生明显的远迁移效果;而学习了三种结构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远迁移效果,其中,规则平行组合二重样例学习的远迁移效果最好,其次是规则变异二重样例学习的远迁移效果,规则镶嵌组合变异二重样例学习的远迁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This contribution is a commentary to a special issue titled “Example-based learning: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advances to a contemporary instructional approach” published in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20). In the commentary, the presented research is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ree extension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namely, theoretical frameworks, learning scenarios and domains. It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methodological advanc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