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这三个称号与其一生主要从事的三个治学领域相对应,如他在《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自序”中说:“自30年代以来,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二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三是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247页)在这三个治学领域中,张先生有时候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放在前面,如他在《我与中国20世纪》和《八十自述》中所说就是如此。(同上,第525、626页)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张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李存山 《哲学动态》2007,1(6):41-4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对一个哲学家思想的真正考验。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当我们缅怀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做出的学术贡献时,有许多内容可以述说。本文谨略述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上的两个重要贡献,在我看来,这是经受了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两个重要贡献。一道德之“变”与“常”1933年4月27日,张岱年先生在《大公报·世界思潮》发表《关于新唯物论》。他在此文中提出:“新唯物论或辩证的唯物论,实为现代最可注意之哲学。”“唯以新唯物论与现代他派哲学对较,然后乃可见新唯物论之为现代最可信…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本刊1998年第1期发表《烧伤治疗“二派”矛盾浅析》一文后,荣幸地引起了张先生的注意。于是第6期看到张先生的《“矛盾”的困惑与困惑的思考》。笔者看后很受感动,对张先生的学术态度、科学态度非常敬佩,并且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商榷。一、关于烧伤治疗分派问...  相似文献   

4.
继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将《张岱年全集》六卷本出齐之后,河北人民出版社又于1996年决定编纂出版《张岱年全集》八卷本,除重新编订《文集》所收入的论着外,又主要补充了张先生的专著《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和90年代至1996年《月的大量论文,并且将张先生为许多学术著作写的序跋以及一些文史漫笔、悼念回忆友人的文章等等合编为第八卷。河北人民出版社在编纂《全集》的过程中,不仅尽量将张先生的著作收全,而且精心校对,核查引文,补正了以前出版发表时的一些漏衍错字。这样就为展示张先生的著作成果和思想风貌提供了一个全本、…  相似文献   

5.
1976年以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新的进展和特点概述如下。一、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中国佛教是一门具体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若干学科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十多年来,广大学术工作者关于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论文集和资料书。1、专著方面:有关中国佛教通史的有吕澄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1981—1985)。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张岱年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今年4月2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张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他在<周易>研究领域也有很深造诣,被推举为中国周易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总顾问,对推动当今易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贡献.本期特发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关于张先生的这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张岱年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李平心同志于一九五九年在《学术月刊》第六期发表了《论生产力的性质》一文,以后又继续在《学术月刊》、《新建设》、《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到一九六一年止,他围绕生产力性质问题就写了约十七万字十五篇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学术问题,在当时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并开展了一场规模颇大的讨论。当时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生产力有  相似文献   

8.
由集合论悖论的出现而引发的西方学术史上逻辑悻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前两次分别出现在古希腊和中世纪),迄今已持续一个世纪。从1901年罗素悻论发现至30年代和1975年克里普克《真理论论纲》一文发表至今,又形成前后两次“高潮中的高潮”。诚如荷兰学者维斯塞尔(A.Visser)所描述的那样,近年来,西方学界“关于悻论问题的文献众多但散乱,重复而又缺乏关联”(A.Visser,“SemanticsandtheLiarParadox”,inHandbookofPhilosophicalLogic[Vol.IV],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9)。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与当代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9.
《江汉学报》1964年第4期发表張立文《論“治統”与“道統”的关系》的文章,对馮友兰去年发表的《关于孔子論仁的思想的一些补充論证》(《学术月刊》1963年第8期)《再論关于孔子討論中的一些方法論上的問题》(《文汇报》1963年10月8日)《关于孔子討論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哲学研究》1963年第6期)三篇文章中提出的“君师分开”的說法,提出批評。作者把馮友兰的观点归納为以下两点: 第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和师是相提并論的,有所謂治統和道統,君就是封建社会中政治统治的最高统治者,是屬于治統这一方面的;师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級制造幻想的思想家,是屬于道統这一方面的。孔子是为中国封建統治阶級  相似文献   

10.
1987年5月上旬,日本大正大学校长、文学博士安居香山教授来华作学术访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发表关于道教起源与谶纬思想的讲演,并与北京大学哲学系部分师生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安居先生长年从事纬书研究,尤其对道教与谶纬思想具有精深的见解,许多观点已为我国学界所征引。他的《重修纬书集成》(与中村璋八合著,已出下卷)、《纬书》、《纬书的形成及其发展》等著作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文拟就他这次访华期间的中心论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和《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发表一百周年,全国《反杜林论》研究会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上旬在成都召开了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三十三个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反杜林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具体讨论了三个问题:1、《反杜林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第四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100余人,收到论文80多篇。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中国哲学史研究,表彰和鼓励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理论创新,中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哲学史》编辑部于2011年开始举办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中青年学者于2006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国哲学史》杂  相似文献   

15.
正《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与编著谢阳举(以下简称"谢"):张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使广大读者朋友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您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并体会其中所蕴藏的学术理念与治学精神。我们知道,您在上个世纪中期曾作为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的助手之一,参与《中国思想通史》一到三卷的资料收集与校对工作,担任第四卷部分章节的撰写任务,是"诸青"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张仲民 《哲学研究》2012,(9):91-94,103
对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黑格尔因其与马克思的学术渊源而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关于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还有一定的研究必要。贺麟、洪汉鼎两先生在1970年代末曾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贺麟,第78-129页;贺麟、洪汉鼎,第1-43页);后来的研究者都以此为基础,有的研究者甚至连他们文章中的错误也一并沿袭。如贺、洪文说严复的《述黑格儿惟心论》写于1906年,发表在1916年的《寰球中国学生报》  相似文献   

18.
《逻辑学研究》2012,(3):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自2011年起,中英文分开隔期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  相似文献   

19.
李恒瑞教授主编的《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是一部创新的力作,也是李恒瑞教授多年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社会改革开放理论是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在1991年就出版了专著《社会开放学引论》,1994年又出版专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尔后又发表关于改革开放的系列文章,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又推出这本专著。其根本特点就在创新上,其创新之处,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理论作了全面系统地诠释,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了创新的研究和论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一)本论文发表以前的研究状况本论文是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篇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1973年12月,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竹简和木简。马王堆汉墓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