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著名易学家、哲学史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研究会首任会长唐明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4日15时2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唐明邦,号云鹤,1925年生于重庆忠县,1954年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8年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0年评为副教授,1988年评为教授,1991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晨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2月28日23时35分在济南逝世。高晨阳教授1944年12月8日生于河北临漳县。1969年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山东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沈阳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任教。1985年5月调入山东大学。生前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高晨阳教授几十年如…  相似文献   

3.
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文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4月27日凌晨1时40分不幸逝世,享年66岁。刘文英先生1939年2月出生于陕西乾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年至1992年在兰州大学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讲师,1982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期间曾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哲学系主任。1993年初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教授方克立先生,因病于2020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方克立先生193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56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1962年10月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任教。1972年12月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1984年被教育部特批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王玖兴先生 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早年先后就读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研究院,问学于张颐、冯友兰、金岳霖、陈康等先生。1948年赴欧洲留学,就读于瑞士弗赖堡大学。1957年回国,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院哲学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首届成员,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顾问,国际康德协会第七届国际大会荣誉主席等职。王先生长期致力于西方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其翻译精雕细刻,译…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特邀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哲学系副主任萧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23日凌晨3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萧前原名萧前棻,1924年  相似文献   

7.
著名哲学史家、易学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朱伯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5月3日上午9点30分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享年84岁。朱先生1923年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1948年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1951年毕业后留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并担任冯友兰先生助手。1952年起随冯先生一同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虽经历诸多坎坷,但学术工作始终没有停止。已经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先秦伦理学概论》、《戴震伦理学说述评》、《〈管子〉的国家管…  相似文献   

8.
国际知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于2008年9月17日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84岁. 萧蓬父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曾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国际儒联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翻译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修斋同志,于1993年8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相似文献   

10.
汤一介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著名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代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麦克  相似文献   

11.
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安徽省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大学资深教授孙以楷先生,2007年9月23日因病逝世于安徽省省立医院,享年69年。孙以楷先生1938年3月3日出生于安徽省寿县,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求学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本科学历;1962年8月至1966年3月求学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师从著名学者杨荣国先生研究中国哲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哲学系首届研究生,获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先后任职于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安徽省淮南谢家集区区委宣传部;1978年1月起,任职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副主任、主任,…  相似文献   

12.
赵敦华教授1949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82年至1988年在比利时卢汶大学攻读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人文学部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分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介绍     
《管子学刊》2009,(1):F0002-F0002
詹石窗,哲学博士,1954年9月生,中国厦门市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家九八五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兼职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老子道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沉痛悼念温公颐教授我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原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逻辑学会顾问温公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月22日6时20分在津逝世,享年92岁。温公颐教授名寿链,字公颐,1904年11月4日生于福建龙岩县好坑村。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5月,先生经党组织介绍赴南昌,任“人民通讯社”主任,并拜会贺龙将军,经历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夏,先生毕业于北大文科哲学系。教学之余,从事著述工作,先后出版《哲学概论》和《道德学》二书。…  相似文献   

15.
郭齐勇,1947年10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78年至1984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至1990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萧父教授。1993年起,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聘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述有:《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业强出版社,台北,1994;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钱穆评传》…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张岱年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今年4月2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张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他在<周易>研究领域也有很深造诣,被推举为中国周易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总顾问,对推动当今易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贡献.本期特发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关于张先生的这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张岱年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我国人文学术大家屈指可数,其中,汤用彤先生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大师之一。 汤用彤先生(1893—1964年)于1911年考入清华学校,1918年赴美留学,主修哲学,并学习梵文、巴利文。1922年回国,在多所大学任教。1930年出任北大哲学系教授,此后一直没有离开北京大学。1946年任北大文学院长,1949年出任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到他逝世一直担任北大副校长。 汤先生对中外哲学有精湛的研究,在北大开出的课程有: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邓晓芒,1948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  相似文献   

19.
4月12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南开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上南开大学哲学系付教授方克立作了题为《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天津社全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柳桥同志作了题为《船山的易学方法》的报告。方克立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船山学作为一门以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追溯其源,可以说这门学问从1692年王船山逝世以后就开始了。至今已有290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厦门大学80周年校庆期间隆重推出,被收入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二辑,该书作者詹石窗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中心专家委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是詹教授在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出版伊始即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组编的《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五”科研规划汇编》在总结中国哲学类成果时对詹教授这部著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该书“首次全面揭示了易学与道教在历史进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