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是一名高中生,以前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高中之后,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她善解人意,活泼大方。于是我总想接近她,可终于与她在一起时,却感到了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份责任。我不想伤害她,因为我很喜欢她。可我应该怎么对她呢?  相似文献   

2.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前不久收到了一封来信,写信人是一位在广东打工的年轻姑娘,她在来信中提到了她的一些苦恼,现摘要如下: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位同乡的姑娘,她比我大1岁,说她是女孩,确是女儿身。但她的装束打扮,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心理活动以至思想都是男性化的。她结实魁梧得使一些男性都自愧不如。一  相似文献   

4.
遇见她是在一次笔会上,她穿了件白底蓝花旗袍,婉约如一首宋词,举手投足间透着清雅之气。随后的两天,我发现吃自助餐时,很多人盘里堆很多,结果又吃不完,而她从不浪费一米一菜,还似乎很喜欢吃苦瓜。面对众多美味佳肴,她为什么独恋苦滋味?同在一张桌上就餐的我,跟她渐渐熟络起来,趁着聊兴正浓,抛出心底的疑惑。她盈盈一笑,讲起一段往事。她出身于贫寒的农家,为了供她上学,父母节衣缩食。可是,自从到了一所重点高中,她心里  相似文献   

5.
有位女孩有一副美丽动听的歌喉,但她却长着一口龅牙,十分难看。可是她十分喜欢唱歌,而且天赋不错,进步很快。有一次,她去参加比赛,在舞台上表演时,她总是有意识地去掩饰自己难看的牙齿,她的表演让观众和评委感到好笑,她失败了。但是有位评委却发现她的音乐内质极佳,在后台找到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肯定会成功,但是你必须忘记你的牙齿。”在这位评委的帮助下,女孩慢慢走出了自己长着龅牙的生理缺陷。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的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令所有观众和评委为之倾倒,她终于脱颖而出。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她的龅牙…  相似文献   

6.
琼斯是一家百货公司的理货员,每次谈论自己时,她都说成年以后一直希望能上大学,但总有原因阻止她实现这一梦想:她付不起学费、她必须养家糊口、她工作太忙、她没有时间,她最近的一个原因是太老了。她丈夫最后一次建议她上大学时,她对他说:“如果我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读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都50岁了。”  相似文献   

7.
化蛹成蝶     
她出身农村,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成功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在家乡人眼里,这无异于化蛹成蝶,足以光宗耀祖。对她个人而言,这份工作也足够体面和舒适,少有压力又轻松自在。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她就辞职了。这倒不是因为她不喜欢教书,而是她突然看到了一片蓝海,那里涌动着她心底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飘雨的季节     
一个女孩,她曾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她梦想着自己的未来很美好。可当她步入中专生涯以后,却变了,变得不爱学习,对未来充滿了怀疑。一时间,生命似乎成了一页素白的稿纸。而她,也许是所处环境的原因,虽然意识到了却不去弥补,就这样虚度年华。可在那一段时间里她却感到很开心,因为她心中藏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  相似文献   

9.
正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赫塔·米勒有一本小说叫《心兽》,这本小说有一篇很漫长的自序。序言的开头,她写了一件出现在她生命中,让她耿耿于怀的小东西。幼年的她每次清早出门,总是忘记携带自己的手绢。然后,母亲会喊住她,提醒她:"米勒,你要记得带上手绢了。"然后她才心满意足地去上学。忘记,提醒,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形成某种规律,伴随她的童年。其实,她是故意忘记带的,因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微妙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拒绝了她。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她花了3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正母亲节那日,到了饭点,母亲照例在灶台前忙碌,我想要帮她做些什么,她却不让,说我会打乱她的节奏。于是,我便站在离母亲一米远的地方,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我看着她在砧板上切菜,看着她往铁锅里倒油,看着她将菜炒好之后端到隔壁间的餐桌上。忽然,母亲惊叫了一声:"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  相似文献   

12.
女儿渐渐长大了,然而她小时候的几件事却总是叫人很难忘记。3、4岁的时候,她最喜欢让我给她“数骨头”。一有空,她就会跑过来:“爸爸,给我数骨头”我把她揽进怀时。手伸进她的衣服,摸数她的肋骨。她怕痒,我的手刚一伸进去,她便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如果硬要数她有  相似文献   

13.
正从印度管理学院一毕业,她便拿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想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谁知,母亲告诉她,家人早就给她安排好了一门亲事,就等着她毕业成亲了。她知道这是每一个印度女子都逃不过的命运,可是她不甘就这样将自己交给命运。她试图向家人争取,无奈平时开明的家庭这时却无比固执,坚定地要她结婚,并说对方家境如何殷实,小伙子如何帅气  相似文献   

14.
正她站在2018年雅加达亚残会的领奖台上,忍不住哭了。她不是冠军,获得的也只是一枚羽毛球女子SU5级单打循环赛的铜牌。然而,习惯记住冠军的人们却记住了她的名字:林芷煖。人们为她喝彩,为她鼓掌,称她写下了中国香港运动员成绩的新一页。谁也无法想象,这个赛场上一脸灿烂的女孩,曾因患骨癌,经历28次化疗,差点儿与羽毛  相似文献   

15.
她是舞台上骄傲的舞者。她有两条修长并且美丽的腿。聚光灯随着她轻盈柔美的身形左右摇曳,她扮成美丽纯洁的白天鹅,舞台上滑出一条优美的弧线。掌声响起来了,她站在舞台上给观众还礼。她是那么年轻,她的脸像一朵绽放的荷,她身姿挺拔,亭亭玉立。  相似文献   

16.
正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  相似文献   

17.
花画花     
正放下画笔,李晓林伸了个懒腰,终于画完今天最后一幅画。她照常打开手机,看看被她发到网上的作品收到网友怎样的回应。李晓林迅速地浏览着,一条评论吸引了她的目光:“两朵花——你和画。”看到此评论,李晓林感到十分欣喜。两朵花,一朵指的是画,一朵指的是她。这一年来,只要她的画被发到网上,网友们只看到她本人的美貌,却对画的内容只字不提,这个评论却是对她的画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鸟类互评     
我正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为那天晚上即将在一所大学发表的学术演讲作准备。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一位我从没有见过的女士在电话中作了自我介绍,并且说她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她就快要死了。她说为她治疗的专家认为,把她即将来临的死亡拿来与她年幼的儿子讨论可能会给他的心灵带来创伤,但不知为什么,她并不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9.
绝配     
一位富婆在拍卖会上买下了一个珍贵的花瓶。这个花瓶是她梦寐以求的,终于拥有了它,她欢喜得不得了。回到家后,她把花瓶放在了卧室。她觉得,必须与花瓶相伴,她才能入眠。但是,她发现卧室的颜色与花瓶的颜色极不相  相似文献   

20.
直面与逃避     
刘凌维 《天风》2017,(7):53-53
讲道结束走下讲台,一位姊妹便迫不及待地走过来和我交通。记忆里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和我交通了,她的婚姻生活和人际关系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然而她似乎更热衷于讲述她认为的造成她现在种种困扰的最初原因——她的父亲,一个性格暴躁、行为冲动、常常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控制欲很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