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管仲的社会改革思想林永光在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五位霸主中,第一个称霸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是齐桓公小白。他之所以能够开创出如此宏壮的历史场面,主要应归功于大政治家管仲的辅佐。没有管仲对齐国国政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的强盛与霸业是无法实现的。本文...  相似文献   

2.
管仲改革标志着齐国社会形态的转折张荣明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东方的齐国发生了一场变革。伴随着这场变革,齐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由上古形态向中古形态的转折。然而,这场变革是怎样发生的?以什么为标志?学术界的解说不一。许多学者认为,战国中期齐威王的改革是齐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齐国在周代历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齐国的发展和强大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开明的君主和管仲等名相,有勤劳勇敢的人民等等,而太公封于齐之初采取的“因其俗,简其礼”的统治政策对齐国当时以及后来的发展创造了很重要的条件。《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了姜太公封于齐之后采取  相似文献   

4.
论管仲的政策和策略应永深春秋时代,齐国执政者管仲属什么性质的政治家,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笼统地称管仲为政治家;有的学者认为管仲是法家。本人认为,管仲治理齐国,在国、鄙中实行传统政策,也甲新的经济政策,其治齐策略用恩威理论,并倡导尚刑思想,是有法...  相似文献   

5.
齐文化中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由开国之君姜太公发其端,经由管仲、晏要等继承和发展,至稷下学官进一步发扬光大。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是齐国富强的指导思想之一,而且对中国古化民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丽 《管子学刊》2008,(4):50-53
鲍叔牙是齐桓公时的政治家。他早年与管伸共同经商、参战.关系密切;后精心辅助小白,帮助小白登上齐国王位,是为齐桓公。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支持管仲对齐国的治理。鲍叔牙是齐国的卿大夫,曾负责为桓公推荐人才。他忠言极谏,和管仲一起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一时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上博简《鲍叔牙和隰朋之谏》中,鲍叔牙谏议桓公远离佞臣,在政治上实施新举措,取得明显政治效果。但最终因为嫉恶如仇,政治上缺乏灵活性而没有位极人臣。  相似文献   

7.
《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仲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政治家,孔子曾称赞管仲为仁者。《管子》一书不可能是管仲自己撰写的,我认为是战国时代齐国推崇管仲的学者的著作的汇集。当时管仲在齐国的声望非常高,孟轲讥讽他的弟子公孙丑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足证齐国推崇管仲的人很多。近年以来,有些学者认为《管子》一书是齐国稷下学者著作的总汇。事实  相似文献   

8.
简论德法与齐国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国,自姜太公分封齐地建国,到田氏代齐,凡800多年。本文主要从姜太公建国,齐桓公首霸,齐景公争霸不成,田氏代齐,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齐国政权的兴衰。德法并举,国泰民安,霸业有为;不法不德,政衰国败。  相似文献   

9.
宫芳 《管子学刊》2010,(2):19-22,41
管仲任相伊始便以其卓越的胆识,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管仲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四民分业定居"、"叁其国而伍其鄙"和加强君主的权柄等方面。管仲的经济改革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的改革、农业税收的改革以及工商业的改革等方面。管仲的军事改革主要包括寄军于政、甲兵赎罪以及军事训练、战略战术等方面。管仲的改革思想及实践不仅见效于当时,而且对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大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丽 《管子学刊》2016,(4):31-34
齐桓公生长在东夷地区的齐国,这个地方原住居民主要以打猎为生,箭术普遍较高。受当地环境影响,齐国历代君主多喜好箭射,齐桓公是其中的佼佼者。齐桓公喜欢箭射,这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其征战与治国影响也很大。齐桓公在争夺君位时,面对管仲射来的一箭,反应敏捷,麻痹了管仲,争取到主动,最终成为齐国的君主。齐桓公具有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团结材能优异之人,与官员群体密切合作,齐国因此富强;在处理与诸侯国的关系时,则依靠盟约来维护秩序,为自己赢得信誉,为当时的中国创立了新局面,这都是齐桓公体育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管仲是我国历史上齐国的名相,他的以法治国的思想对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管仲的制治到以法治国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后来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岳友熙  李振 《管子学刊》2011,(3):100-105
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在兴周灭商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到了民众的巨大作用。因此,在齐国的建国之初,他就将民本思想列为治国之策。记录太公言论的《六韬》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后,春秋时期,管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太公的治国方略,他在《管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并且从爱民、利民、富民、惠民等几个方面阐释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到了战国时.齐国的民本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齐国创建和发展繁荣稷下学宫,荟萃天下学人,百家争鸣,著书立说。随着以孔孟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人齐国,极大地丰富了齐国的民本思想,并从理论上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空前的高度。齐国的民本思想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管仲的业绩与理论组合的模式管仲相齐,正逢春秋初期。那时,王室衰落,形成了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也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与此同时,还形成了列国兼并,诸侯争霸的格局。管仲的改革事业,就是在这时完成的。管仲的政治经济改革是成功的。从内政看,齐国执行重本禁末,富国强兵的政策,只用  相似文献   

14.
说"齐"与"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缊 《管子学刊》2001,(4):25-29
周初姜太公领封建立的齐国,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东方泱泱大国,但由于文献不足,对于其早期建国前后的状况形成今人状况的难题,本文对齐国建立前殷商的古齐史料以及今人的考索进行分析,阐述了齐地得名与古济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析齐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齐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点宣兆琦一从西周初期姜太公封齐,至春秋前中期桓管改革,可视作齐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如同一个画家在绘制一幅图画前调定底色.一个音乐家在谱写一首歌曲前确立基调一样,齐国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管子》人才思想简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雪玲 《管子学刊》2001,(1):22-24,65
管仲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也是齐国由衰到强、由危到安、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而齐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无疑是得益于管仲非凡的政治才干,尤其是他的人才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齐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子在重视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考核人才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并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人才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7.
论姜太公     
论姜太公刘蔚华,苗润田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又是齐国的开国始祖,其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西周开国元勋,姜齐立国始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  相似文献   

18.
正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暗地里却死死地较着劲。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的势头很好,照这样下去,鲁国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我们能用什么办法牵制一下鲁国呢?"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只穿鲁国生产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将信将疑地把这个事情交给管仲去负责。管仲就规定齐国的所有人都只穿鲁国生产的衣服,而且下令禁止齐国人织布,  相似文献   

19.
管仲是我国春秋前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改革史上第一位大改革家。管仲相齐四十年,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不仅把齐国建成了一个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强国,而且领导了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取得了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管仲对齐国和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其辉煌  相似文献   

20.
《管子》的成书和编订,历代多有争论。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土的简帛文献,许多与《管子》相关。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与《管子·大匡》相关的两章,当是齐国太史记载的早期档案文献。根据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可知齐国文献战国时已流传到楚国。齐国文献流传中只有少数在其他地域保存,齐国的原始文献则已遭到毁弃。银雀山汉简《王兵》证明《管子》资料的真实全面。《管子》最早成书应该是在管仲为相时期,齐国史官与管仲家的史官记录了管仲的政策和言论。之后,追随与信奉管仲学说的学者,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管子》保存了一部分齐国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