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民社会”辨析》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越同志的《“市民社会”辨析》(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辨析》)是他就同一问题写的第三篇文章。在此之前,他曾写过一篇《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载《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评〈马克思市民经济思想初探〉》的文章加以评论(载《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最近还了解到,他还写过一篇文章《“资产阶级权利”应译为“市民  相似文献   

2.
(2990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字思想研究评《当代中国的文化难题》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补 正”李鸿烈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江丹林哲学 研究1990年第2期论马克思主义者阐释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两种方向 聂运伟湖北大学学报(社)199。年第2期马克思学说的一体化及其实质衣俊卿天津社会 科学1990年第2期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一一兼与佘树声同志 商榷赵馥洁人文杂志199。年第2期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王永昌文史哲 1990年第2期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 点刘光杰江汉论…  相似文献   

3.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商品生产性质·资产阶级权利杜闻贞南京大学学报 1978年(第4期(学习《资本论》)马克思与《资本论》—纪念《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 四十周年刘洁内蒙古日报1978年11月9日《反杜林论》中的辨证法理论及其规律〔苏〕N .G·纳 尔斯基哲学译丛1978年第6期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 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体会杜明山西日报19了8年11 月13日列宁对修正主义“用引证骗人”手法的揭露和批判杨瑞 森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4、5期合刊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学习《唯物主义和经 脸批判主义》第二…  相似文献   

4.
(1980年9月4日至同年]0月14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突出个人顾锦屏 《人民日报》1980年9月4日对“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和艺术”编译的 意见朱光潜《武汉大学学报》 1950年第5期论中国封建主义的主要特征及其顽固性 白钢((学术研究》198。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的分化〔法〕H·勒费弗尔 《哲学译丛》1980年第5期谈西方对马克思的研究马泽民等《文 汇报》1980年9月23日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观念述评〔西德〕 E·M·恩格思《哲学译丛》1980 年第5期 哲学综合理论初探贺克毅《陕西师大学 报》1980年第3期 辩证唯物主义商榷几…  相似文献   

5.
姚大志同志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上发表《意识形态与科学》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评论拙作《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姚文”澄清了拙作中的几个不妥之处,也提出了某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姚文”不仅未对拙作所  相似文献   

6.
迟克举同志的《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一文(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迟文”),对个性范畴的哲学内涵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笔者曾针对仅从人的“差异性”、“独特性”上给个性下哲学定义的偏差,讨论了如何超越心理学等具体科学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并将其规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功能的个人独有的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一行为特征的总和”(参见拙作:《人的个性范畴辨析》,载《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第2期)。迟文将其称为“积极意义说”,认为:“个  相似文献   

7.
王贵明同志的《再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一文,对我与他商榷的文章《也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提出反商榷,认为“在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一个历史地形成的社会”,而我提出的观点则“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人为”的“臆断”。王文的观点对于深入研究原始社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在总体上难于成立。本文再就这些观点就教于王贵明同志及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关于马克思论美—与蔡仪同志商榷刘 纲纪《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科学态度马 小彦《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6 期纪念恩格斯,在自然科学中运用辩证法 吴延涪光明I习报1980年12月4「l《资本论》中关于矛盾结构学说的几个间 题许瑞详等《南开学报》1980年第 6期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纪念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百六 十周年诞辰学术报告会开幕词于光远 北京口报1980年11月28口“战时共产主义”的功劳和“直接过渡”的错误张季和等《广西师院学报》 1980年第s期关于“一…  相似文献   

9.
《群众》1980年第3期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吗?张红旗 《齐鲁学刊》1980年第2期实践在马克思世界观转变中的作用—兼 评西方的“马克思学”陈良瑾《内 蒙古社会科学》1980第l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列宁哲学思想的 发展与普列汉诺夫著作的关系王荫庭 光明日报2980年4月24日全面评价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薛文华等《吉林师大学 报》1980年第1期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刘纲纪等《武 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不容混淆《人民 日报》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1980年 4月3日 哲学在哲学…  相似文献   

10.
马列主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这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一对《世界经 济导报》一篇报导中几个观点的辨析林建公 张洪辰光明日报1991·3·儿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精神的共同性冯景源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体论涵意王德峰学术月刊 1991年第1期马克思早期  相似文献   

11.
沟口教授是当代日本研究中国哲学的著名哲学家,现任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东方学会”评议员,编辑委员等职。著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挫折和展开》、《李卓吾》、《儒教史》、《作为方法的中国》等。最近,我有幸就中国哲学有关问题拜访了他。他对许多问题作了回答。下面将主要内容笔录如下。 笔者:沟口教授,您专事中国哲学研究30余年,出版了不少重要著作。我想请您谈谈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 沟口:关于“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这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今年6月(1990年)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作《日本人为何研究中国》。此文发表在《新史学》第1卷第2期上。  相似文献   

12.
刘崇民同志《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原动因再探》(《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一文,对我发表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上的文章提出了再商榷。刘文围绕自然形成的社会与历史形成的社会的历史分期及其根据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我们看到,刘崇民同志对他发表在《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上的文章的观点作了若干修正,但在总体上仍坚持他原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979年6月26日至同年7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籍作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写作背 景〔东德〕J·贺蒲内尔哲学译丛 1979年第4期关于“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学习札记邹贤敏等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2期《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哲学意义 黄永奎菏泽师专学报一1979年第1期《反杜林论》的产生过程和历史作用 〔东德〕H·乌尔利希等哲学译丛 1979年第4期毛泽东同志对“剥夺剥夺者”、社会主义 国有化理论的伟大贡献潘治富贵阳 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光辉的榜样伟大的转变—试论周恩来 同志从革命民主…  相似文献   

14.
(199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忍想研究试论马克思关于“技术”的观点陈凡光明日报 1990。5。28古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关于马、恩 对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萧差父中州学刊 1990年第8期两种不同性质的个人观:马克思和萨特韩庆祥 江淮论坛1990年第3期进一步研究《资本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想—读《<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 题研究》赵常林北京社会科学199。年第2 期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体理论冯景源 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列宁的感觉理论与感觉心理学石向实学术月刊 1990年第4期列…  相似文献   

15.
也谈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关系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谢皙子《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11期刊登王兴中等同志的论文《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异同辨析》(以下简称《辨析》)。该文将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因素”进行并列性对比,认为他...  相似文献   

16.
刘崇民同志的《也谈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在部分同意我的观点的基础上,对我的文章《原始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我的文章把“人类自身生产和在其中起作用的自然选择看作是整个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动因,而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排斥在外,不区分历史时期地把整个原始社会都看成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认为原始社会都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力的观点”(重点系引者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发表的谷方先生《中国哲学史上的“反理学的斗争”质疑》(以下简称谷文)一文。此文主要批评了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的《宋明理学史》(笔者是该书著者之一)以及拙作《试论理学与反理学的界限》(《哲学研究》1982年第11期)一文中关于理学史上的反理学斗争的观点。《哲学研究》编辑部在谷文前面加了编者按语,其中说:“欢迎不同意见的讨论。”我认为,学术上的不同意见总是存在的,而且恰恰是由于各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简介哲文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本主义的批判孙伯 摸江淮论坛1981年第4期马恩设想革命“同时发生”,并未提出 “一国胜利”观点金重北京大学学 报1981年第4期怎么理解马克思对人性的论述杨星映 学术月刊2952年第s期论《马克思对“矛盾”的用法》〔苏〕 伊果尔·纳尔斯基文摘1981年第8 期马克思对“矛盾”的用法〔美〕劳伦 斯·克拉克文摘1981年第8期恩格斯怎样看待文艺的真实性董学文 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论恩格斯与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刘修水 陕西师大…  相似文献   

1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春秋以后中国学术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过去学者大多认为其事发生于西汉武帝年间,持异议者仅数人而已。笔者曾撰文论证此事发生于武帝之后(见《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最近,黄开国先生在《独尊儒术与西汉学术大势——与王葆玹先生商榷》一文(见《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黄文)中主张维持旧说,对拙作进行  相似文献   

20.
《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辨析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41000)周勤《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4、5两期刊登了廖世栋(以下简称廖氏)的一篇题为《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的文章(以下简称评文)。评文认为,癌细胞逆转论是肿瘤学界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