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献祭 《天风》2002,(8):28-29
初期教会及历世历代的教会向我们反复昭示一个道理,神学思想的转变与传福音的事工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的神学思想会阻碍传福音事工的拓展,有的则相反,《使徒行传》记载的初期教会历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起初,使徒们的思想有狭隘不足之处,他们传福音的切身经历和圣灵的指引促进了思想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反过来有力地推进了传福音事工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沈承恩 《天风》2002,(7):16-18
传福音是主给教会的一项伟大使命,而翻译是这伟大的使命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翻译的工作,要广传福音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传福音,就要说,就要讲,这就碰到一个语言的问题。世界上人那么多,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他们碰在一起,就要克服一个语言的障碍。使徒行传第2章告诉我们,使徒  相似文献   

4.
韩文藻 《天风》2006,(5):16-17
教会既是神的选召组成的基督的身体,他就不同于一般社会性的团体,而是有基督生命之所在,是基督道成肉身的延续,是圣灵的团契,是从基督救赎使命和工作中产生出来的,是因着耶稣基督托付给他的使徒们广传福音的大使命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李约翰 《天风》2001,(6):38
圣灵的某一特殊恩赐和圣灵充满不可能是同一个概念。比如说红是玫瑰花属性之一,然而不能说凡红的花就是玫瑰花,还要看其它的属性而定。诚然,《使徒行传》第二章记载五旬节门徒被圣灵充满时,就“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但是天国的道理不在语言而在能力。使徒们之所以被圣灵充满,除了说方言外,还有更重要的明证,那就是圣灵之在人的瓦器里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大能。他们之中的多数人并无显赫的地位,并无高深的文化,然而,靠着圣灵添加的能力,就能以驳不倒的辩才当众证明耶稣是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祷告,新约中有许多的教导。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样重复一些空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和合本2010)使徒保罗说:"我们本不知道当怎样祷告,但是圣灵亲自用无可言喻的叹息替我们祈求。"(参罗8:26,和合本2010)祷告是上帝所赐的无穷恩典,借着祷告,我们承认自己的罪,祈求上帝的赦免,得到上帝的恩典。祷告不是强求上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9,(9)
艾洁同工: 我们教会蒙圣灵大能亲自动工,在过去几年得救人数天天加增,教会也建造了一所规模不小的礼拜堂,但最近同工们感到教会除了日常事工外,还应做一些服侍人群的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传福音的行动,让人通过我们的行动听到救恩,相信耶稣这都是  相似文献   

8.
(2003年2月27日于洛杉矶)(接上期) 二、中国的宗教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朋友们,我知道你们把对圣经的信靠和传福音视作自己的生命,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新约》哥林多前书9:16)。其实,中  相似文献   

9.
岳清华 《天风》2008,(15):24-26
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1).  相似文献   

10.
胡俊杰 《天风》2001,(7):38
《使徒行传》又名圣灵行传,顾名思义,就是上帝藉圣灵亲自参与历史,使初期教会满了圣灵的带领与工作。因此本书中出现的一些原则、模型,可以为今日教会包括中国教会提供原典性的行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12.
沈承恩 《天风》2007,(17):6-8
这一段经文讲的是耶稣升天后到五旬节圣灵降临之间门徒们的一段经历。圣经记得很清楚,这段经文的前面,就是《使徒行传》1章1-11节,讲的是耶稣升天的事情;这段经文的后面,就是《使徒行传》第2章,讲的是圣灵降临的事情。耶  相似文献   

13.
刘雪松 《天风》2006,(10):4-5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徒6:1-3) 经文:徒6:1-3 耶路撒冷的教会从一小群的人迅速地发展到成千上万的人, 大家互爱互济,一心一意共度属灵新生活,甚受城中居民的敬爱。不过人数一多,原来松散的组织加强,添上大家对外传福音的心  相似文献   

14.
汪维藩 《天风》2012,(5):43-43
(九十九)我信圣徒相通《使徒信经》(Apostles'Creed)是教会自使徒时代流传下来的基本信仰。其中,在"我信圣灵"之后,是"我信圣而公之教会"。神圣、圣洁的教会之"公",意指她的包容万象、广涵一切,这是出自圣灵的宽容与胸怀。圣徒有如众多具生命的"活石",正是靠圣灵的联络、建造,成为一座"灵宫"(参彼前2:5)。  相似文献   

15.
使徒行传的重要,在于它所提供的历史记录。在述说这故事时,路加先讲述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以及被圣灵的充满的群体所度过的蜜月期;但这时期突然因犹太官长的反对而终止。接着,路加讲述一个过渡期。在这时期发生的事情包括司提反殉道、腓利的布道工作、扫罗及哥尼流相继归主、使徒在安提阿建立了第一所希腊教会。这些事件为向外邦人宣教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主啊,你造我们是为了你,如果我们的心不安息在你的里面,便得不到安宁。我们诚恳地把自己的心摆在你面前,愿我们的灵魂安静谦卑,倾听圣灵的声音,得到圣灵的指引。主啊,若没有圣灵,我们怎能明白神的事情呢?即使像西面那样又公义又虔诚的人,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但如果没有圣灵在他身上,如果没有圣灵的启示,他如何知道自己在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呢?如果没有圣灵的感动,他又如何亲眼看见神的救  相似文献   

17.
刘兆晋 《天风》2002,(9):37
有时个别弟兄姊妹难免会有疑惑,认为上帝已经将他们一生都安排好了。实际上,遵行上帝的旨意并不是一件天生就会的事。使徒保罗写到:“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  相似文献   

1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0):30-32
"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 我们在上两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的教导.然而《尼西亚信经》在宣认了圣父、圣子、圣灵后,还继续紧接着宣认"我们信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有些读者可能会疑问:基督徒崇拜、信靠、委身的对像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教会不是上帝,只是一群有特定信仰的人(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为何会在信经中出现?为何谈过父、子、灵之后,仍要提到教会?难道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19.
胡蒙爱 《天风》2004,(6):20-20
在中国社会步人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教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根据圣经原则,神兴起他所使用的仆人,提出了"神学思想建设"的主张,这个主张带给我们对圣经的认识有新的开启。就如在福音书中,耶稣给神的子民、使徒行传中圣灵给彼得的开启那样(约4:21-24;徒10:9-24)。使我们在这时代中,在侍奉神的事上,得着新的看见。  相似文献   

20.
沈承恩 《天风》2002,(5):10-12
这三段圣经都是彼得的讲道。第一段是圣灵降临后使徒的第一次讲道,第二段是使徒医好了一个瘸腿的人之后在圣殿里讲的道,第三段是使徒在大祭司面前受审讯的时候为自己作的辩护。彼得的这三次讲道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使徒们是“为这事作见证”。这里的“这事”是指什么事呢?是指耶稣的复活。在使徒行传第4章32-33节有一段话是叙述当时教会的情况的,说那时的教会万物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都蒙大恩。从这段话可知初期教会,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