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公共健康领域里的几个相关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权既有相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促进的一面.在一定的情况下,只有个人的权利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公共健康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生命权利作为一项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了健康权.然而,面对着公共健康的危机时,对于个人权利呈现出一种家长主义保护,以及公共善和个人自由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对流行病防控的伦理探讨尚十分欠缺,而现有的生命医学伦理学理论不能较好地解决流行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应用伦理学亟需对流行病防控做出伦理回应。流行病防控中主要涉及隐私、自由和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亦即个人权利或自由与公共健康的冲突问题。流行病防控对个人行为的家长主义干预,特别是对个人自愿自涉行为的强家长主义干预必须得到伦理证明。流行病防控与社会正义和人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促进正义与保护人权是流行病防控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试图从根本上颠覆男尊女卑的传统伦理观念,倡导从制度层面确保女性独立的社会地位,捍卫女性权利与尊严.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还以其特有的关怀主义特征,呼吁性别平等,强调人文关怀,注重社会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潮.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试图从根本上颠覆男尊女卑的传统伦理观念,倡导从制度层面确保女性独立的社会地位,捍卫女性权利与尊严。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还以其特有的关怀主义特征,呼吁性别平等,强调人文关怀,注重社会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潮。  相似文献   

5.
理论自觉不仅直接关乎中国特色公共健康伦理学的理论构建,也直接关乎中国公共健康伦理学的持续发展和现实功能的发挥。中国公共健康伦理学的理论自觉包括对学科关系、中西关系、古今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自觉等四个基本维度;其问题域或基本理论结构包括本体论层面的基本问题、对象问题和范畴问题,认识论层面的视角和向度问题以及价值论层面的发展取向、价值追求和学者的价值选择问题。范式意识的自觉是中国公共健康伦理学理论自觉的方法论标志。当前,中国公共健康伦理学研究范式应该实现从西方范式向马克思主义范式、从个体论或整体论向个体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范式、从职业伦理或实践伦理向职业伦理与实践伦理相结合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全球公共健康伦理是随着全球性公共健康危机的不断暴发和公共健康国际合作的不断发展,在关于全球生命伦理的讨论中提出来的。作为在公共健康伦理学领域为维护和增进全人类共同健康利益而寻求的一种基本道德共识,全球公共健康伦理不仅有深刻的现实和历史依据,而且有内在的人性基础和文化依据,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内在道德需要。全球公共健康伦理的建立是在承认和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普遍价值和道德共识的过程,其建立的方式是以人类健康的公共理性为基础的对话和交流,其推广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倡导。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结合疾病防治实践,以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为依据,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认为应该重视和谐伦理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注重医疗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重视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加强医学伦理知识的在职教育,强调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个人权利,对其适度关怀,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结合疾病防治实践,以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为依据,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认为应该重视和谐伦理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注重医疗活动过程的道德管理,重视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加强医学伦理知识的在职教育,强调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个人权利,对其适度关怀,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主要关注的是改造医患关系中的权力关系。通过强调人权和对个人尊严的尊重,对脆弱人群授予权利已经达到。然而,在卫生保健中,权力的不平衡依然普遍存在。这在相当程度上与对社会不公正的关注不够有关。那种权力的不平衡加之新的权力形式的发展,例如,通过新的遗传生物技术,产生了对日益增长的社会不公的恐惧与忧虑。由此,扩展与公共卫生有关的伦理学讨论将受到关注。政治哲学研究也需要变为改造国际权力关系和改善人口健康。  相似文献   

10.
生命伦理学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着眼于群体健康是当前生命伦理学发展的趋势。在群体水平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中,有关“正义”的概念是核心的问题。涛慕思·W·博格提出了正义的“关系概念”,借以考察范围广泛的社会制度与健康结果的产生具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进而强调社会制度的制定者和支持者对其产生的健康结果负有责任。通过对此“关系概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国内健康领域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