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黄帝阴符经考《道藏》收录《黄帝阴符经》共二十二种,其中九种注释序论陈述的是轩辕黄帝得《阴符经》辨天人合变之机,演阴阳动静之妙,遵《阴符经》义修身、理国、扫除妖孽、安抚黎民。黄帝为了弘扬道义,务于救人,唯恐后世昧此道,违至理,误入歧径,故简集其要,传示于世。但后来,还有不少学者,议其非者。为了进行研究和探讨该经的来历,现将各家的考据列述于后,以供读者参考。 (一)《阴符经注疏》序:唐,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阴符》,竟不能晓其义理。  相似文献   

2.
二、富国安民演法章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心,应时而施的生杀,皆合自然之道的运化之机,并非有意为也,或妄动也。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互为升降交感,自有消息盈虚,必生五行之气,五行之气,随时应令,故木、火、金、水、土各有旺相;休囚的相应季节,得时得理,则长生旺相;失时失理,则肃杀休囚。如木火逢春夏的温暖阳和之气,为适时得利,则生育长养而旺相;相反,金、水则  相似文献   

3.
刘志 《中国道教》2006,(1):24-27
《阴符经》全篇虽然只有三、四百字,但是文章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内容精微深奥,在道教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就变化观来说,“阴符经”这一题目又可理解为默契自然造化之道,文章所阐述的也是“天人合发、万变定基”①的道理。其中“机”是变化的关键,认为天、地、人的一动一静,都含有天机。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造化之天机。一、观察自然造化的天机首先,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就成为默契造化的基础。《阴符经》第一句话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事物变化的奥妙并不是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存在于…  相似文献   

4.
《黄帝阴符经》是道教自然神性论经典代表之一,其内容不但丰富,而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在天道、地道、人道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诠释了其特有神性机理和神性法则。通过自然之神性、天人之神性、运动之神性、人伦之神性,展示了天地人"不神所以神"的基本规律和神性思想。《黄帝阴符经》丰富了道教自然神性观的基本内容,是"道法自然"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全面深入理解道教自然神性观,发挥传统文化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的促进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筌 ,号达观子 ,新旧《唐书》俱不载其身世 ,大约为唐玄宗(712 - 76 3年 )时人。按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卷首进书表 ,末署有“天宝二年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臣李筌上表” ,推知筌在天宝二年 (74 3年 )尚为布衣。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提“李筌郎中为荆南节度判官”、“后为邓州刺史” ,此说与曾《集仙传》所载之筌“仕至荆南节度副史、仙州剌史”① 略有差异。又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谓“筌上元 (76 0 -76 1年 )中自表” ,故知筌在肃宗年间尚任官职。此后筌之行踪 ,史载语焉不详 ,如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谓筌“时为李林甫所排…  相似文献   

6.
《黄帝阴符经》在传播过程中留下过百种注释,从不同角度塑造它的社会形象,也表达了注释者的思想。随着注释者的增加,《阴符经》从一部秘籍成为能被不同群体的人利用的公共资源。注释者塑造了不同时代和群体对它的理解。它曾经被当作兵书、神仙书和治国方要,也被用来阐述三教的哲学,或者是文学创作的题材。注释文字的异彩纷呈掩盖了原著的本来面目。本文从存世注释中归纳出几个主要的方面,试图指出古典经典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阴符经》     
道教经典,一般认为系道教修炼专著,全称《黄帝阴符经》。《新唐书·艺文志》归入道家类,凡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论说甚多,据考证,书出唐代之前,但作者并非前人所称的黄帝、寇谦之或李筌。今人王明认为,出于北朝一隐者。经文有三百余字及四百余字两种,因其主要文句一致,故两者并传。传本有分为三篇(章)者:  相似文献   

8.
终南山自古为尘世仙源,汉魏以降,高人逸士多出其间。游其地者,喜其泉石之美,乐其林壑之幽。昔年访楼观台,缘识任法融道长,接谈之余,见其气歙神凝,抱朴涵冲,积学深厚,世人罕能测其量。近得其手著《阴符经素书释义》,行将付梓,远道邀为之序。此书以道教内丹之学,阐阴符之旨,备一家之言。尝谓《道藏》典籍,文约义丰。《道德经》五千言,或以用兵,或以治国,或以养生,或以炼神,或以体天道、参造化。见仁见智,各有攸宜。所见不同,所取各异。  相似文献   

9.
《阴符经》思想浅析曾召南《阴符经》是一部在历史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道教著作;但其思想主旨是什么?却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它是一部有较多道家色彩的哲理书,其主旨是以老庄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为基点,着重阐发天道(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  相似文献   

10.
《正统道藏》现存有题名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其内容与袁淑真的《黄帝阴符经集解》雷同,由此引发了《疏》是李筌著亦或袁淑真著的争议。本文赞同陈进国先生的看法,认为李筌是《黄帝阴符经疏》的作者,并补充三点证据:1.在《道藏》分三章且有三章名称的注解本中,只有李筌、袁淑真注本将第二章题为"富国安人演法章"。2.《黄帝阴符经疏》中明确提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名字,并称他们为"篡逆悖乱之臣"。3.由李《疏》与袁《集解》中在"神仙抱一演道章"后的两段话比较来看,该段为李筌所著。  相似文献   

11.
丹道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由炼精、炼气、炼神,直至精气神合而为一,获得从后天入先天,由气功而丹功的长期修炼而成的。有的在明师指导下进展迅速;有的皓首穷经,劳而无功;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火入魔。其差别如此之大,关键是什么?一者是否有明师指导,这是丹功修炼的关键;其次是不能急于求成,计日行功,欲速则不达,反而会进入误区。三是要穷理实修,持之以恒,从而建立起成功的信心,久之自有成效。“水到渠成、薪多肉烂”,乃自然之理也。一、盗者,道也古云:“盗者,天地之道也”。这里讲的意思是:天地之道是在一个…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5)
正在第三期,我曾提到儒经的权威性问题,这里再作一些补充。汉语语境中的经,原是指经纬的经。许慎的《说文解字》定义说:经,织纵丝也。也就是说,经的本义是指经线,即织布机上纵向的线或织物的纵丝。每一件织物的纵丝都是有一定的次序而不能紊乱的,否则的话,织物就无法织成。因此,经这个概念就慢慢演变成法度标准原则和恒常的意义。《国语·周语》所说的天六地五,数之度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就是这个意思。当  相似文献   

13.
遵义章第五建功立业,须遵循事物的自然之理,明辨事由起因,判断事物的结果。全章共分五节。第一节,是说欲立功立事,首先必须明察自身的弊端,追本溯源。有过不知,迷而不返,以言取怨,政令不一,怒而无威,就是蒙蔽真象,惑乱真理,祸患来侵,毁坠背离的根由,不可不慎。再如,好直辱人,戮辱所任,慢其所敬,貌合心离,亲谗远忠,近色远贤,又是灾殃、危亡、凶败、孤独、死丧、昏暗的原由。第二节,是畅述行事用人的弊病。女谒公行,私人以官,凌下取胜,名不胜实,略己责人,自厚薄人者,是事体混乱,浅浮不久,下者侵犯,主体耗散,乱而不治,弃废不救的原因。第三节,是讲处事应酬,赏罚裁决的利害关系。如以过弃功,群下外异,既用不任,行  相似文献   

14.
求人之志章第三“求人之志章”。求者,觅求、寻找之意。其主旨是欲成大业,须得其人,要得其人,先知其志之所向,故以“求人之志”为章名。本章共列一十八条,总归八个方面。也就是将这八个方面作为“求人之志”的标准。“求人之志”的八个标准是: 一、清白无污,公正无私的廉洁。二、知多见广,修身建德的博学。三、善于用人,任材使能的胸怀。四、通权达变,智足多谋的才质。五、藏器于身,谨言慎行的耐心。六、坚  相似文献   

15.
三、《素书》解意原始章第一原始章是本书之纲,主旨是阐发世道盛衰之起因,治乱之原由。故以“原始”标作章名。全章分为两节: 第一节:起首提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故天地万物无一不体现道。即道的体用及表现形式万物都具备。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身的作用及表现形式,更应合乎道。人类社会的盛衰兴亡,治乱变迁,皆由人定。人若体之于道,用之于德,表现于仁义礼,则盛,则成,则治。如果背离了道,自然就失去了人身的作用(德),人失去了人身应有的作用(德),则不会有仁义礼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概论(一)黄石公其人其书考黄石公其人之生卒年代及活动情况记载甚少。据《神仙通鉴》记载:“神龙为帝,见一异人,形容古怪,言语颠狂;上披草毡,下系皮裙;蓬头跷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执柳枝,狂歌乱舞,口称予居黄石山,树多赤松故名。”前人因见此载,故有黄石公即赤松子,赤松子即黄石公,二者是为一人的传说。据《史记》所载张良生平中说:秦末,韩国少年张良,为报灭国之仇,悉以家财访求刺客,在博浪沙谋刺始皇。不料误中副车,刺客被擒,触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之主使。良在生死紧急关头,更姓  相似文献   

17.
本德宗道章第四此章为:欲成就伟大的功绩,必须以德为根本,以道为宗旨。故以本德宗道为章名。全章大意,是将“本德宗道”志心笃行的妙术分为应当争取和保持的技艺以及须要预防和戒备的方略两大类,详列了十五个条目。建功立业时应当保持:善优、安全、先前、愉快、神妙、明辩、吉祥。欲保持应当争取的笃行之术是:丰富谋略,忍受耻辱,修身建德,乐施好善,真诚无妄,躬身体物,知足知止。应当预防的是:苦累、悲伤、病  相似文献   

18.
安礼章第六 此章分为两段。第一段:以排比的方法,对仗的文体,述发了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治乱、追本溯源、揆度未来的“韬略”。 第二段:总括了全书的中心思想和目的。 怨在不舍小过。  相似文献   

19.
《道藏》中收录有原题“蔡氏注”的《黄帝阴符经注》和题名“崆峒道士邹诉注”的《黄帝阴符经注解》,这两篇注疏的内容完全雷同.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该注文的作者是蔡氏,并列举了四条理由:1.朱注中明确提到了蔡注本.2.朱注比蔡注多加了两处“朱子曰”并几处按语.3.凡朱熹作了详细注解的部分均标注有“朱子曰”、“又曰”.4.凡标有“朱子曰”及“又曰”的地方,在140卷的《朱子语类》中均有收录.  相似文献   

20.
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符经》一书自从《唐书·艺文志》著录以来,一向归入道家类的典籍里。宋郑樵《通志略》著录《阴符经》的各种本子共三十九部,明《正统道藏》收集《阴符经》注本及发挥阴符余义的书共计二十二种。可是研究哲学思想史的人们极少注意它。其实,这部书中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也有些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如果认为《老子》和《阴符经》两部书都有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念的话,我觉得《老子》书里鲜明的部分是朴素辩证法,《阴符经》里突出的部分是朴素唯物论。《老子》的思想一向被哲学史工作者所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阴符经》这份宝贵的先民文化遗产,我们似乎应该珍视它,研究它,批判地接受它,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光辉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