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道》2015,(2)
<正>一宗教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通俗文艺不会放过这座宝藏。华语荧屏之展示宗教文化,集中于古装戏。细数之,1985年香港亚视《八仙过海》、86年大陆央视《西游记》、92年台湾台视《新白娘子传奇》,当然还有85年的《济公》,都是万人空巷,它们或道或佛,或兼而有之,仿佛在二十年前成就了宗教题材影视剧的黄金期。此后,广受欢迎的同类作品就难得一见了。最近十年,我们在大堆的庸俗、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作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当年第5期)上发表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一文。该文的核心内容“宗教四要素说”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心得。从那以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虽仍然坚持“宗教四要素说”的基本思想,但也发现原文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宗教四要素作为宗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容及其逻辑结构,认识上尚有误区;又如宗教四要素说对各种具体宗教史有什么意义?宗教为什么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宗教如何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这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问题,也未得到应有的讨论。为此,作者在1987年文章的基础上作了重大的修改和发挥,写成此文,并首先发表在韩国汉城大学宗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宗教学研究》第13集上(译成韩文)。现应本刊主编之约,将此文在本刊全文发表,以期引起本国同行的关注,展开对这个重要学术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涉及明朝宗教研究的论著逐渐增多,大有形成热点之势。俗话说,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南开大学何孝荣教授等著《明朝宗教》,南京出版社2013年出版,37.7万字。该书吸收和借鉴了各时期相关成果,是一部明朝宗教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读全书,我感到它有四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其一、着重对明朝的宗教进行专门和全面的研究当代中国宗教的面貌形成于明代,对于明朝宗教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宗教基本状况的了解。所幸的是,近年涉及明朝宗教的论著越  相似文献   

4.
从个体与宗教神圣、宗教仪式、宗教环境及其宗教体验之视角分析,孟子的宗教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承认宗教神圣的存在及其权威,宗教神圣是人世间重要事情的最终根据;重视宗教仪式、宗教环境和宗教体验,仪式、场所必须保留与传承,个体内在的情感是遵守宗教仪式的根本依据;对自然万物应取之以时、用之有节,遵循自然规律;个体之间应相互尊重,不剥夺他人生命,承认个性选择。"命"虽然是既定的,但个体只要顺应天性,强化个体修养,仍然能够改变。  相似文献   

5.
1997年9月中旬,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通联工作会议在美丽的南京举行,开会期间,会议代表、中国佛教协会《音》杂志编辑部的陈星桥先生,找到了宗教文化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陈红星,说自己几年来发表了不少批判“法轮功”的文章,正在整理成册,希望能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陈红星当即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当时,“法轮功”已在全国形成一定气候,有点“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名气”,且名义上仍是一种气功。那么,宗教文化出版社缘何敢于出版批判“法轮功”的书呢?话还得从头说起。早在199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成立之初,就有人拿…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杨祖陶(武汉大学哲学系)黑格尔哲学在我国学术界,虽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却一直受到忽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宗教和对宗教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艺术、道德、乃至法而言,几乎是一个无人敢...  相似文献   

7.
(接《中国宗教》2021年第2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认识和系统解答,体现了这一理论体系"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从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两个角度来阐释。(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回答了宗教领域的中国之问,即如何处理宗教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20,(4):22-23
温州是浙江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宗教历史渊源久远,宗教活动场所量大面广,宗教活动形式多样,自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温州市紧紧围绕新时代宗教工作新任务新要求,以推进宗教行政执法作为提升法治化水平的主抓手,坚持"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的工作方针,注重服务大局、注重健全机制、注重实务指引。  相似文献   

9.
全球宗教九大趋势●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998年第一期发表罗恩·塞勒斯题为《全球宗教九大趋势》的文章。当我们离21世纪越来越近的时候,宗教变化速度之快,是前所未见的。全球范围的主要宗教趋势是:一、宗教将继续存在。许多人认为,随着人类知识水平和先进程...  相似文献   

10.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来自全世界各地6500多名宗教领袖、宗教神学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应对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和精神、道德危机。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公开发表了得到绝大部分与会者认同和签名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之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宣言》的内容本身,因为它证明了作为宗教与伦理这两种意识形式统一和整合之产物的宗教伦理不仅对宗教本身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宗教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宗教本质诸论1.从古到今,古圣先哲,中外时贤,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宗教的本质,这些论述也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宗教的本质。本文不企图刻意立异,仅想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宗教。2.有人说,宗教是一种文化。是的,宗教是一种文化,同样正确的是,科学、哲学、法律、艺术等等也都是一种文化。宗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宗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有哪些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特殊的本质?而不是只到“宗教是一种文化”为止。3.宗教具有人民性;长期性、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等特征。然而任何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几乎无一不具…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宗教能融合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宗教能否融合呢?大爆炸理论、人择原理或者是智能设计论的观点是否证明了有神论者的声明是正确的呢?科学质询的调查者们对此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看待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需要首先明确区别宗教和科学研究、和道德文化、和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宗教体系中所倡导的观点和信仰是人类创造性想象力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们面对困难、逆境等无法说明的变化和虚弱等情况时,用以克服绝望和失望的情绪的一种希望。未来科学工作者们将受无垠的真理之美的召唤.客观认识地球的作用和力量,有勇气来追求未知真理的神妙,并决心充实的生活,享受生命,追求科学和思考,爱与被爱,分享梦想与希望,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全球性的社会,并为人类繁荣和欢跃.包括面对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认为,儒学有宗教精神,但不是一般的宗教。儒学与所有人类高级的宗教一样,重视为人生求得一确定的安身立命之地。儒学中的自信精神,终将成为一切宗教的结局地。儒教即"人之本心本性即天性天心"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家之三祭中含有宗教意义。三祭中所表现的宗教精神依于一种"返本报本"的思想而立。三祭可使人的心灵兼具保存与创造之功。三祭否定原罪说,不是消极地求解脱罪苦,而是积极地报恩崇德。唐氏以宗教义理的会通作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消融各宗教间的矛盾与冲突,凸显了中国儒学宗教思想的特色。他不仅在儒学思想中找到了宗教性,而且把儒学作为人生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宗教现象学     
宗教现象学(荷兰)范·德·莱乌1.现象学是对现象的系统论述,而宗教是一种逃避我们观察的终极体验,一种在其本质上是,并且仍将是隐蔽的启示。可是,我将怎样对待如此总是逃避和隐蔽的东西呢?我怎样能在没有现象的时候继续谈论现象学呢?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指称“宗教...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  相似文献   

16.
常常有人问:“你们民宗委是管民族事务的好理解,管宗教就不好理解了,宗教不就是迷信吗?迷信的东西直接取缔行了,还怎么管理?”确实,宗教与迷信是一回事还是有区别,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分清楚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它们之间有何共同点和特殊点、区别点。  相似文献   

17.
正温州是浙江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宗教历史渊源久远,宗教活动场所量大面广,宗教活动形式多样,自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温州市紧紧围绕新时代宗教工作新任务新要求,以推进宗教行政执法作为提升法治化水平的主抓手,坚持"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的工作方针,注重服务大局、注重健全机制、注重实务指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 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 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 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担,写出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信仰宗教,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是这个新篇的主旨。 创新、透彻、稳妥,是这个新篇的特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这个新篇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6,(12)
“附佛法外道”与民间秘密宗教默雷摘编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王雷泉先生在《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佛学研究》年刊1995年)一文中,对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得以泛滥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相似文献   

20.
徐季良 《法音》2003,(2):37-37
2002年第6期《法音》刊登了学诚法师的《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读来令人振奋,堪称是一篇爱国爱教、见解深邃之作。文章放眼世界,视角宽阔,从民族复兴、世界和平繁荣、文明重建这一大背影来考量中国宗教的历史责任,气魄宏伟。文章提出对世界宗教的“三新”观点(对世界宗教有新的了解,对宗教问题有新的观点,对宗教工作有新的思路。这是涉及对待宗教有关理论、方针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必须面对的三个“基本事实”,是对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底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对宗教问题在当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