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在经历了唐代的萌芽和五代的生长之后,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开启了美丽的绽放之旅。宋代花鸟画登顶的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宋徽宗赵佶为此做出的贡献。宋徽宗的身份不仅仅是北宋君主那么简单,他还是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在整个古代君主中艺术成就排名最高。赵佶所创的瘦金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绘画中,宋徽宗偏爱花鸟画,光是收集的花鸟画就高达两千多件,而他本人也是画花鸟的一把好  相似文献   

2.
宋杨 《美与时代》2013,(9):75-75
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高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他在宫廷成立了画院,花鸟画创作异常繁盛。南宋时,花鸟画创作沿袭徐黄二体的风格继续向前发展,黄筌画派花鸟画设色愈加精工艳丽,生动细腻,徐熙画派主要是以有文人意识的画家担当起主要角色,发展了“落墨为格”的风格。两宋工笔花鸟画历经三百多年的人文积淀与艺术的传承发展,把工笔花鸟画提升到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光辉灿烂之境。宋代的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都深深受惠于两宋花鸟作品的滋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鸟画从唐代起成为独立的画科。五代时期,经由黄筌、徐熙的发展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花鸟画风格。北宋时期,"崔白之变"到宋徽宗院体画派创立,使得花鸟画进一步走向成熟。南宋时期,以林椿、李迪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家将工笔花鸟画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以"细节忠实"的代表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宋徽宗的艺术生涯和花鸟画创作进行探讨,研究他作品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意义。采用文学与绘画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框架,通过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中的诗意绘画表达和画意文学表达,探讨诗画互文现象的意象共鸣和情感交融,同时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宋徽宗花鸟画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现今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孙其峰花鸟画不求形似而又不离形似为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发现西方现代艺术的踪迹。通过对孙其峰花鸟画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绘画作品的笔墨、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论述,全方面地去感受孙其峰花鸟画的艺术魅力,并将他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传承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6.
“千古艺帝”宋徽宗赵佶对我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卓越贡献,他对艺术的狂痴热爱、精谨致学、格物穷理、重视写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赵佶工笔花鸟画中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表现,对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及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任伯年是晚清一位著名的画家。作为海上画派的领袖,他的绘画风格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绘画。任伯年的绘画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方面都有所涉猎,尤其是在花鸟画方面,其建树尤为明显。任伯年的花鸟画是在吸收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绘画和中国的民间艺术的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借用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中的理论对任伯年花鸟画构图张力进行研究,并结合任伯年具体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8.
郭怡孮作为中国花鸟画方面的领军人物,为中国画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看清当今花鸟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最为典型的时期,这一点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宋代,包括南宋和北宋,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花鸟画面貌最为丰富的时期。其次,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代表着中国工笔花鸟的最高水平。再次,宋代的花鸟画成功地实现了中国花鸟画由以院体花鸟为主的局面到以意笔花鸟为主的格局的转换。因此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作一细致、符合史实的分析,将有助于理清这一时期中国花鸟画发展的脉络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花鸟画是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并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鸟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鸟画曾经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也经历盛衰的发展史,在中国古代画作艺术中,花鸟画一直都是由心感物的艺术境界,通过写实反映社会的盛衰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和人类社会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代,花鸟画都有不同的境况,有时繁荣,有时凋零。花鸟画的绘画技艺、用料、题材等方面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为了能让花鸟画这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继续发展,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花鸟画。传统水墨的在当代如何转型成为了花鸟画发展的新方向。以"花鸟画的传统与写生艺术"为核心。首先说明花鸟画的起源,花鸟画的用料、特征,花鸟画写生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论述传统花鸟画当代转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提及中国花鸟画,不能不谈及徐熙画派.徐熙画派在中国花鸟画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和影响之巨大都是空前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个世纪的花鸟画创作及花乌画的传承和演变.徐熙画派是指从徐熙野逸的艺术特点出发,汇就了横向时代影响和纵向历史继承两个方面的绘画流派,但是这种风格特点归根溯源还是由徐熙创立的,徐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画派的特点,也浓缩了这个画派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只要是画中含有花鸟、花卉、鱼虫等元素,均被称之为花鸟画。黑龙江地域花鸟画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地域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黑龙江地域的花鸟画艺术特点在于揭示花鸟画的精神内涵、表现宏大的审美视野、创作语言探索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实践。在黑龙江地域花鸟画艺术中,高卉民和贾平西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位画家,对二者的作品进行分析,能够深入了解当地花鸟画艺术特点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他不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创新性的改造,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气韵",对于齐白石的绘画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他的花鸟画蕴含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气韵"视角审视齐白石花鸟画,可以为深度探究齐白石助力。  相似文献   

14.
恽寿平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大家,是清初"六大家"之一,社会和家庭以及个人的种种不幸遭遇对其思想、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花鸟画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其独具特色的风格特点更是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恽寿平对没骨画法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没骨花鸟画风格,清新高雅,设色清逸,为清代及近代以来花鸟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常州画派"的创始人。文章着重分析并论述了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包括它的起因、发展阶段、风格特点及影响。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恽寿平的风格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研究其具体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沈周花鸟画的成就其实并不逊于其山水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他运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删减了繁琐的枝节,使对象的形质和神彩都得到了恰当的表现,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从而开创了写意花鸟画的先河.这种风格的确立,是与沈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师承关系、技法突破以及创作理念等方面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也是最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典范。在中国花鸟画创作传统里,一直讲究由心感物的艺术境界,也倡导通过写实手法来反映花鸟画的艺术变迁。近年来,随着花鸟画创作技艺、材质、题材等方面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使得传统花鸟画创作的整体状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鸟画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当代绘画领域之中,花鸟画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黑龙江地区,许多画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在进行这方面的创作,且创作出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中国花鸟画是浸透着中国特色传统绘画的画种之一,具有着独一无二艺术风格,它不但能够精准地将现实之中的花鸟禽兽再现于受众的视觉,更重要的是它十分完美地呈现出人与大自然万物生灵之间和谐统一的特殊美学意义。中国花鸟画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研究中国花鸟画在黑龙江地域语境下的发展情况,从而探究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潘天寿是我国20世纪最著名的花鸟画画家之一,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着非常全面的发展,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使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画家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师。从潘天寿花鸟画理论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来研究潘天寿花鸟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国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之佛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他1896年出生在浙江杭州的慈溪,受家乡如诗如画的美景的浸润,从小就酷爱绘画.1918年,他东渡日本,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工艺美术,学成归国后,主要从事工艺图案的教学、设计和研究工作.其间,他创办"尚美图案馆",使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工艺美术能进入学者专家的殿堂,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重大创举.通过教学他培养了大批工艺美术人才,设计了大量图案供各大厂商选购,为我国的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八大山人又名朱耷,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画坛中的"四僧"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对花鸟、山水以及书法艺术的潜心研究与创作,完成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尤以花鸟画最负盛名,成就最为丰硕。他的作品不但促进了中国花鸟画的深入发展与艺术创新,对后世影响极大,也独树一帜,体现了自身对花鸟画构图特色深刻的理解。文章详细解读了这位17世纪著名中国绘画艺术家的花鸟画构图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