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宾虹是中国现代卓越的艺术大师,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画家。他的山水画艺术浑厚华滋,笔墨高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极具个人风格的"书写式"创作手法,对其以后的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代"黄宾虹热"的背景、对黄宾虹艺术"书写意识"的界定、书写意识的主要来源、强化过程、在绘画中的体现、书写意识的扩展等方面,试对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书写意识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总体给人一种黑气氤氲之感,"墨团团里黑团团"也成为黄宾虹山水画整体特征的一种生动概括。黄宾虹的山水画艺术成就主要分两个阶段,即"白宾虹"与"黑宾虹"。文章论述的"黑宾虹"就是他的师法造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夜山水"与"黑宾虹"成为黄宾虹艺术创作的一种天机与偶遇,更是一种匠心独运。黄宾虹的积墨之法所成就的"黑宾虹"成为绘画史上一座引人注目的奇峰,同时,"夜山水"与"黑宾虹"既是特殊的时代与特殊艺术风格的完美统一,也折射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理想与艺术心灵。  相似文献   

3.
山水画家黄宾虹的作品为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所创作的山水画具有"返虚入浑""墨沈翻腾"的雄浑气象。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表面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却可以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当中看出其人生体悟的表达,这不但使其绘画的观点得以陈述,也使其老庄哲学的精髓得以讲解。他为何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是由于其山水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对黄宾虹山水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具体对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张迪 《美与时代》2023,(7):78-80
中国山水画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黄宾虹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既是一位笔墨功力超群的文人学者型的大家,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山水画技艺高超,笔墨厚重,格调高雅,意境高深,达到了画家一生追求的“浑厚华滋”的至高境界,他的画作蕴含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现当代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简要介绍黄宾虹的生平,论述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并探讨黄宾虹山水画对近当代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宾虹的笔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白宾虹"时期,另一个是"黑宾虹"时期,他对笔墨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宾虹曾经两次到过桂林进行旅行写生,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桂林的山水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晚年时期他还根据记忆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而,黄宾虹在桂林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后来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笔墨特征上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黄宾虹作为中国近现代国画中的杰出人物,他为国画现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宾虹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个人革新精神,他的作品展现出了其对国画笔墨表现的独特见解和研究,并通过实践总结了"五笔七墨"的绘画技法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和运用,开阔了中国山水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董薇 《美与时代》2023,(3):72-74
黄宾虹的一生是波折而又艺术的一生,虽然经历坎坷却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寻与探求。可把黄宾虹的艺术人生分为三个阶段:50岁之前早期风貌中的“白”;50—70岁中期“师造化”,由“白”向“黑”的转变;70岁以后的“黑”。结合这三个时期来分析黄宾虹山水艺术中的“黑”与“白”的艺术特色,感受黄宾虹作品的艺术精神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位巨擘。他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创新出"五笔""七墨"法和"黑山水",而这些都源自于其"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的观念,自身的浪漫情怀,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执着而达观的秉性,博学多识的国学修养,其丰富多彩的经历激发的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醒悟。而"七彩"墨法的问世,也成就了黄宾虹一世的英名,使其千古流芳,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9.
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伟大艺术家,尤其在中国山水画上的成就,在美术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他精研传统并在传统上大胆创新,把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他的作品里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他的绘画思想对于传统的深刻反思,独到的审美感受,对笔墨形式的再造以及中国画"内美"之审美境界的展开,均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因此,本文笔者深入研究了黄宾虹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彰显中国绘画风格,重塑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黄宾虹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山水画从古典传统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重要中介。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同时结合具体作品来赏析黄宾虹山水画所具有的现代气息,从而得出黄宾虹绘画精神是一种糅合西方绘画艺术元素又不失传统本色的具体创新实践,以期对我们现在中国画的创新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县赤坎塘边村人,是前期岭南画家的优秀代表,被人们称作"有血性的画家"、"人民画家"等.他的艺术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艺术的探索期、艺术的高潮期、艺术的成熟期.司徒乔以毕生精力,关注着现实社会:对旧时代的控诉和对新社会欢乐的歌颂.他虽从未受到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靠着他的坚强意志,更靠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深深的爱,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滨 《美与时代》2014,(11):85-86
黄宾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早期的“师古人”,世称为“白宾虹”;而后黄宾虹转为“师造化”,又转习吴镇“黑密厚重”的积墨画法,逐渐形成了深邃浑厚的风格,世称为“黑宾虹”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他始终倡导"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教育思想,并且言传身教于他的艺术教学实践中。他大胆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结合当时艺术教育现状来实现中西的融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同时,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传承与发扬,使得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出现了生机与活力。从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理念解析以及艺术教育思想的践行与传承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他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十分关注艺术意境的创造问题,他曾论述了艺术意境的创造过程、艺术家艺术意境人格的涵养等问题,尤其独到地论述了艺术意境创造中"同情"与"静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移我情"、"移世界"等关于艺术意境创造的问题,为我们从事意境的研究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王安岭 《佛教文化》2011,(6):100-101
赴浙南闲游,按图寻路,就近折入嵊州. 进城不远,看到"嵊州文化艺术村"的牌坊,不由下车进村探访.蓦然,一块硕大的"中国古沉木艺术研究院"的牌子伫立眼前.或许孤陋寡闻,或许名不经传,对古沉木艺术研究院闻所未闻.迟疑中,拾路而进. 初遇的竟是中国古沉木艺术研究院长郑剑夫大师.他中等个子,后背微驼,穿着褪色的老头衫,平实的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经历魏晋隋唐的初始阶段.至五代宋元而走向成熟,并在其后盛行不衰,以致成为贯穿中国绘画史后半段的一条主线.从唐宋的王维、苏轼,到近代的齐白石,黄宾虹等,他们不仅传承和丰富了中国文人画的图式,而且其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也极大地充实了传统文化的理论宝库,并不断浸润着国人的情操.品格和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张洹以身体为媒介的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心理震撼力。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之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文章探寻了张洹艺术中的"生"与"重生"的概念,并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论述。任何艺术家都无法避开时代与环境的影响,对于张洹"生"的独特解读主要是围绕"生存""生命"两个关键词入手,探寻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在国外的历程。同时,其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转换过程即他归国之后对于"重生"的认知,这一部分从死亡意识、宗教的浸染与认知、材料"重生"三个切入点来进行诠释。通过研究张洹的艺术可以看出,其作品从早期的紧张、极端演变为现在的平和,和他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是连贯的。张洹游走"生"与"重生"之间,他一连串艺术的发展是其艺术思想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亨利·摩尔艺术语言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实于材料;要有充分的三维"视觉真实";对自然物体的观察;生命力和表现力是亨利·摩尔艺术语言的四个组成部分.亨利·摩尔的艺术不是停留在视觉表层自然"物象"的层面上,也不止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形式,他的艺术是对生活意义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20.
李超峰 《美与时代》2007,(10):56-58
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吴冠中十分重视形式美的探究.他在"师古化之"的基础上,"借洋兴中",大胆地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点、线.他以石涛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作为自己创新的理论依据,继承传统又打破传统,做了传统的"叛徒".在造型意境说、繁简之道、抽象的提取上,对传统的形式美进行了创新,使吴氏水墨产生了世界影响.他的这些有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水墨,表现了他鲜明的艺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