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农村继脱贫攻坚之后的战略选择。为了卓有成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而且应当建构内容涵盖乡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又能有效促进乡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成果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德治。新型乡村德治的建构整体上应立足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情,瞄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继承中国传统乡村德治模式、近现代乡村建设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为基本遵循,启迪全体村民的伦理觉悟和道德良知,实现乡村德治与善治、法治的有机结合。新型乡村德治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基层组织和全体村民,建构的路径是共建、共治、共享,建构的方式主要有合理吸收传统德治的成果并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总结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土地革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有益经验,制定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并能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时代的乡规民约,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并激励其扎根乡村敦风化俗,合理利用和借鉴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优秀成果等。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农村正逐步回归人们的视野。艺术家通过在地实践开展乡村艺术实践活动推动乡村发展,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艺术介入乡村议题由来已久,艺术家与乡村的情缘并非偶然。分析当前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从艺术家的乡村艺术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和生态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的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中国,媒体越来越多地报道"乡村振兴",而"建设美丽乡村"是全世界多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因此,我们必须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审视目前乡村建设的现实情况并思考相关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苏州乡村规划建设的阶段,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以重塑城乡关系,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微改造”因其“投入微、周期微、伤害微、收益大”等优点,强调以微小的方式介入既有环境的整治改善,实现活化与保护,对乡村振兴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微改造”视角下的广东乡村振兴实践与研究,对于推动地区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微改造”基本思路和方法的理论归纳,以及实际案例总结分析,形成“微改造”的广东经验,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王刚 《美与时代》2023,(1):28-30
传统村落随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改变而不断发展与演变,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板块,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既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又要有效利用传统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以传统村落的现代价值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直接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和艺术文化。文章主要研究鄂东南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促进乡村的发展。文章以鄂东南建筑文化为切入点,全面深刻地概述了鄂东南建筑的特点,从大量的资料中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内涵,从多方面了解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建筑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如何把乡村振兴与鄂东南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改造结合起来,并深度了解了国内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建筑传承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核心任务是必须振兴乡村道德文化,需要解决如何树立乡村道德文化意识,如何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如何坚持道德文化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等主要伦理问题,其伦理价值目标是构建乡村伦理共同体。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该战略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问题,我国实现了近1亿贫困人口的脱贫,在全球减贫工作中取得重大胜利,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我国的贫困治理问题已转变为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预防返贫的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入了以解决相对贫困为工作重点的“后扶贫时代”。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1)
乡村衰落是一个全球的现象,衰落的原因在于工业化以后的城乡分工,乡村被定义为农业生产的空间,产业的单一和社会生活的缺乏排挤了乡村居民,造成乡村的空心化。乡村振兴需要重建乡村生活。乡村生活重建首先需要有居民居住在乡村,但不能通过人为地设置障碍来阻止乡村人口外流,只能通过加强城乡融合,建立城乡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机制,让乡村成为乡村居民而非单纯农民的生活空间;其次,乡村生活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单纯的农业产业发展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找回乡村社会;第三,乡村生活是乡村的,因此要避免复制城市生活。近年来出台的针对三农的政策,需要在重建乡村生活的视角下,重新加以审视,避免农业兴而乡村衰的政策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这一主题,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规划文件,蕴含着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目标,是在合作化高潮基础上制定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全面布局,也是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建设和计划体系之中的重要步骤。这种以"组织起来"为核心、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的战略布局包括三方面:1.传统农业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改造;2.属地合作式的农村全面治理;3.农民生活方式的改进。毛泽东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质在于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农村的属地全面治理,《纲要》的内容体现了毛泽东全面振兴中国乡村的目标、途径和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3.
陈思雨 《美与时代》2023,(12):104-106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开发是践行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梳理绍兴市乡村的地貌、文化、经济特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考察绍兴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总结绍兴市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提出优化品牌、整体规划升级、优化人才体系等举措,以期推动绍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绍兴市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赵珂 《美与时代》2023,(1):91-94
近些年,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繁荣,资源配置不合理、品牌建设缺失、文化内涵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引发的各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现象不断涌现,旅游地之间的近邻正负效应同时存在。针对此现象,从旅游地空间竞合理念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关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并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助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然而在当代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中,有些传统村落遭到破坏,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局面,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基于此,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意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构成,有利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对乡村文化建设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在乡村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等领域有丰富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他促进新文化的大众化价值转向;以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内部凝聚整合;传承发展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品格;注重讲好乡村故事,提高乡村社会的文化地位。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启示我们,应充分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紧迫性,必须讲好乡村故事以彰显乡村文化独特价值,要在城乡文化互动中提升乡村文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黄湾樟乡村特色生态小镇为主要内容进行展开,分别对黄湾樟的村文化与黄湾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施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国经济也逐渐地壮大起来,从沿海到内陆,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原本落后的农村。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的振兴工作,致力于打造有特色、有韵味的乡村,但是现如今我国乡村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多困难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广西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项目探讨了乡村型小镇的相关问题,并得出了"三原"答案——"保留乡村原貌"、"不改变乡村原质"和"传承乡村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俗产品是乡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对乡村振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民俗产品开发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文化、功能和技术等方面的缺失,这些缺失也暴露了民俗产品开发中伦理导向的阙如。因此强化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伦理导向,辅之于以"用"为中心的技术伦理导向、以"和"为中心的生态伦理导向和以"适"为中心的经济伦理导向,规范引导民俗产品开发,均衡和稳定民俗产品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兼顾并融合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文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集团作为国家大型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己在投资、设计及建造领域的优势,近年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度参与全国的乡村振兴。文章综述整理相关文献和中国建筑集团近年来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并结合上海市青浦区章堰村乡村振兴项目,提出中国建筑集团参与乡村振兴的三大思考,即:策划先行,规划引领;校企合作,强强联合;造节营销,IP打造。中国建筑集团参与乡村振兴的一大探索,即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