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我国珍贵的传统艺术,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和继承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同时又要树立创新理念,融入现代设计意识,丰富书法作品的构成和表现形式,推动书法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书法创作设计不是机械性地将书法艺术与设计手段结合起来,而是要深刻体会书法内涵和设计理念,找准两者的共同点,为实现设计意识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和体现奠定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彰显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在现代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是书法教学的前提,基本功的训练是书法教学的基础,指导学生临帖则是书法教学的最佳途径。但作为一个书法教学工作者,必须指导学生大胆创作。创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习书法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最善于思辨和最富于理性的一个.这一点,我们可以拿他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一个简单比较.孔子为了实现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归仁"(1)的政治主张,从"现世的基本单位‘家'中的经验出发"(2),由家(齐家)到国(治国)再到天下(平天下),其中贯穿着一条极富政治色彩和道德功利的思想纽带--"仁".正是这种积极的"入世观",决定了孔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形下的.而老子恰恰相反,他所尊崇的是超现实、超功利的"道",他不仅把"‘道'作为宇宙根本和宇宙规律的总称",而且"从宇宙的最高点‘道'的规律看待和思考一切",从而"标志了先秦理性化的完成"(3).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将他的思想发展到一种极致.  相似文献   

4.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睦州道明章下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秀才访师,称会二十四家书。师以柱杖空中点一点,曰“会么?”秀才罔措。师曰:“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也不识”。这是一则颇有趣味的禅门公案。主人翁道明禅师(780—877年)是唐代高僧,住睦州城(今属湖北省)龙兴寺,很有影响,因他俗姓陈,故人称“陈尊宿”。公案说的是一位秀才,声称能写二十四种书法名家字体,自恃从书法中悟得佛法三昧。陈尊宿以柱杖在空中随便点了一下,问秀才会不会(这种书体、笔意、书法……),把秀才问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于是陈尊宿批评秀才“永字八法也不识…  相似文献   

5.
自清中叶以来,金石书法的研习风气一直沿袭至今,众多学者与书家的关注、提倡,不断地推动着金石书法的传布,可谓是功不可没。然而,金石书法的久盛不衰从其本体来看,它正是金石艺术家自身审美理想的追求与体现,这样的审美理想最终成就了金石书画艺术。金石书画艺术作品中古拙、刀感、凝重正是我们的深切感受。对于古拙、刀感、凝重等深层次的理解与挖掘,是我们对于金石艺术深刻理解的重要一环。审视金石书法的诸多美感,刀感是重要而独特的美感之一。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书法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艺术之一,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伊斯兰教的复兴,阿拉伯书法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经过千余年的流传演化,入俗融合,最终形成了各种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书法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阿拉伯书法艺术的传播、创作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书法展览与比赛相继举办,书法传授进入课堂,书法艺术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书法新秀脱颖而出,中阿结合再创辉煌。一、展览比赛,相继举办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有关部门、民间团体…  相似文献   

7.
产品设计作为文化性的造物活动,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科技水平、审美文化等内容。和谐,亦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产品的审美表现是多样的,根据切入角度的不同分为形式之美,功能之美、艺术之美,生态之美、技术之美等内容。产品设计追求和谐之美,其核心与目的是为了营造人与产品、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讲究意境之美,追求象外意,意体现了一种品格,意之高低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高低。艺术作品意境的高低也体现了创作者艺术修养之高低。风景油画作为艺术家表现风景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创作出一幅优秀的风景油画并使观者与之达到共鸣,是风景油画创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迁移研究的主要趋向是重新审视迁移现象、重视迁移机制的探讨、强调客观情境因素以及自我调控与个性倾向在迁移中的作用、对迁移效果试图进行客观的评定、探讨促进迁移的有效的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研究以具有特殊的方式而不同于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研究,也不同于康德研究霍布斯研究有它自身的动力。这种动力以罕有的方式推动着这种研究,并准确地使这种研究具有高度的论战能力。这个推动霍布斯研究的发动机,这个自身的推动力,这个从霍布斯研究的对象来看不能避开的决定性之点,就是政治。霍布斯思想的实质是“利维坦”,而这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画作为一个从西方传入的画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东西方两种古典艺术传统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几种对待古典艺术的不同态度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样式,着重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古典主义。  相似文献   

12.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三、禅书探秘及其它说到禅书,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禅宗及艺术中的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禅宗的“禅”字,从字面上看原来是止观和静虑的意思,而止观和静虑的方法,实际上早在汉朝末期已随佛教典籍传入中国了。而禅宗直到公元6世纪初天竺僧人达摩来中国面壁打坐九年,方才创立。至于禅宗的畅兴宏扬,则又是在历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等数辈之后的事了。在弘忍的弟子中,神秀谨守规模,“特奉楞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书法正悄悄蜕变着它原有的内涵,并以自己独特的身份视角在不同的层面融入当代文化,构成全方位的多元并置的书法文化景观。书法的大众化和书法精英的分化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精神需求的短缺便会暴露无疑,以书法为独特的方式的视觉冲击力的形式探索以及以书法为角度的文化批判方式将为更多的大众所理解。  相似文献   

15.
汉唐书法创作论中关于书法美心理成因的探讨在汉末蔡邕就已开始,至唐张怀瓘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的观点。本文认为这四个方面中"虑以图之"讲书法创作过程中书法意象的酝酿,对于模糊意象的加工、提炼、整合;"势以生之"讲书法创作中心理动态趋势对"笔势"、"字势"和"局势"的决定;"气以和之"讲书家个性气质对书家书风形成的决定作用,以及即时生命情态对于单件作品中各种形式因素的统一、和谐的决定作用;"神以肃之"讲精神的精审对书法基本审美品格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的起源到汉字的产生,自然意识一直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少书家在书法创作中都极为提倡或重视自然意识。书法艺术自萌生伊始,自然意识的参与从来都不可或缺。在今天的书法学习情境当中,书法创作中的自然意识在本质自然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章通过分析历代书家对自然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探讨在书法创作中对自然意识的把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文书法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作为艺术存在,必有其艺术上的创造性。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需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临摹前人碑帖,掌握了传统的书写技法以后,就应该学习掌握阿拉伯文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进入创作的学习和练习。阿拉伯先民们在阿拉伯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伊斯兰教传播后,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和总结,结合阿拉伯人民的书写习惯及审美心理,逐步归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作品书写形式和方法。初学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必须先熟悉了解阿拉伯文书法创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流动的始终存在,它是时代脉搏最敏感的回音,述说历史每一个节点人类存在与"当下"产生的关系。身为艺术家应该保持着关于艺术、社会与自身的思考,但同时艺术家首先又是人,出在时代与社会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声音和现象,不免陷入矛盾与迷茫,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到底该如何权衡?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关系要如何处理?文章试图阐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的潮流冲击中,大学校园的青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新事物,对社会人生价值的追求,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出现了审美的多元化现象。这一现象是与当前的经济、科技对人的思想影响紧密相连的。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新时期环境中青年大学生的审美趋向和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世间万物莫不充满矛盾,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书法中的笔法、墨法以及章法等无不充满矛盾的玄思。《祭侄文稿》作为鲁公"三稿"之首,备受后人推崇。其中的藏露、疏密、疾涩、巧拙、润燥和意法之间关系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具体到书作而言,这些形形色色、大小各异的矛盾相互排斥、交织、融合、冲突,构成了《祭侄文稿》别样的矛盾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