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廉(1828-1904)[1]与赵之谦(1829-1884)[2]是继"常州画派"、八大、石涛、"扬州画派"之后,对清代花鸟画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两位画家.  相似文献   

2.
正谈起节奏,人们往往把它和音乐联系起来,词典中对节奏的解释也和音乐相关。从狭义上讲,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等要素有一定规律的轻重、缓急的交替组合,从广义上讲,节奏是指合乎一定规律的相互对立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往复组合。书法如同音乐一样具有丰富的节奏已是书法界公认的事实,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称书法是  相似文献   

3.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音》1999,(4)
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与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4.
对儒释道的兼收并蓄和化用融通,形成王维特有的人格范式--身心相离、济世忧民、恬淡冲和、天人合一.本文探讨了儒释道三教对王维的影响.儒教思想始终在王维的思想中处于中轴地位,是现实人格,贯穿于王维一生;佛道思想即便在一段时间或在部分诗歌中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但仅是理想人格,是现实人格暂时隐藏的外在表征,两种人格的时隐时显就是王维人生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从类型、体验和本体三个层面展开中西审美取向的比较。在类型上,中国所爱之美偏于自然,在直观上体现为和美,西方所爱之美偏于艺术,在直观上体现为壮美。在体验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倾向于快乐的情感,西方人审美心理更多诉诸苦痛的情感。如果说中西审美取向在类型上的差异是外显的,那么在体验上的差异则是内在的。而产生这两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对人如何在世这一根本性问题(本体)有不同的思考:中国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万物一体;西方主张主客二分,强调物我两分。然而,中西审美差异的背后其实蕴涵着共同的追求和融通的契机,这就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追求自由与超越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正电影《秋日传奇》里的第一句话,由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娓娓诉说着: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来自心灵的声音,他们依着那声音作息。这种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电影借一个印第安长老的暮年回忆,叙述了一个家族悲欢离合的故事。主角崔斯汀是一个生性狂野、我行我素、想尽办法挑战自己和社会的人,他的身上蕴涵着随时随地可能爆发的力量。同时,他也是纯真至极的人,不带任何目的地真情流露,无拘无束、无私无畏、无所羁绊,  相似文献   

7.
李骏骁 《美与时代》2023,(8):126-128
吴让之为赵之谦印谱作序时,提出了赵之谦印文处理“让头舒足为多事”的观点。鉴于“印从书出”之论,从“让头舒足”一词入手,爬梳其相应概念、历史,认为吴氏此评系承袭了其师包世臣的书学理论,并以“让头舒足”现象最明显的赵之谦篆书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赵之谦篆书受汉魏六朝碑刻、印外求印思想、好友胡澍启发、自身审美追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得出赵之谦书、画、印皆贯彻“让头舒足”现象的结论,肯定赵之谦书、画、印艺术的内在审美,立足汉魏六朝的求古和杰然特起,以及其不与时同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8.
发端于邵雍的先天象数学较之汉易象数学在问题意识上转进一层,以追求形上之易道为理论旨趣。承此旨趣,朱熹认为先天象数学的两个横图以太极生两仪的"一每生二"为原则,表面上反映的是伏羲如何画卦的问题,而其实质蕴含的则是太极与阴阳动静一体、生化无穷的哲思。在朱熹看来,先天诸图呈现了太极阴阳的本然之妙,是易道之根本,故可以统摄周敦颐的《太极图》。由此,作为伏羲易学的先天象数学也成为朱熹道统说的本源所在。  相似文献   

9.
高奣映是清初滇西少数民族杰出的学者,朱熹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探讨二人理学思想的异同,对于把握高奣映与朱熹的思想、了解儒学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奣映的理学思想是在反驳朱熹关于"无极而太极"训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仔细分析比对,二者在本体论、理气关系乃至工夫论有许多融通之处。二者同属儒家思想一脉,都是排佛老、建构儒家道统的内在需要与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禹昕 《美与时代》2023,(5):127-129
吴让之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是“邓派”篆书的集大成者,并且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书法篆刻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吴均帖》为例,通过对吴让之篆书的用笔、结字及情感表达的分析,总结出吴氏篆书对书法创作的启发,希望更多人可以感受篆书所带来的情感表达,体会到篆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的基本要素是:现代医学实践过程(包括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途径),实践的主体对象人和掌握与运用现代技术的人.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关于人的现代医学特征;(2)现代医学的人文文化特征;(3)现代医学工作者职业理性特征;(4)现代医学的人文社会化特征等.现代医学和人文医学的融通才是医学发展之未来.提出加大人文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人文医学学科机制和搭构行业平台,由政府出面制定现代医学领域行业道德规范,医学科学公约,医疗行业行医准则,医疗道德公约等,四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实际内容和真正意义上的融通.  相似文献   

12.
唐君毅认为,近代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冲击所采取的卑屈、功利的态度,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真正重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综摄西方文化精神,以全面重建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精神和纯粹文化精神,这是继中国文化先秦立"人极"、宋明立"太极"后的立"皇极"的文化伟业。  相似文献   

13.
在《周易》中,"观"作为圣人经验与把握外物及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对象,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性。在对象上,《周易》不仅强调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同时也强调对历史及人自身的观照。就特性而言,《周易》之观既是直观,也是遍观和周观,它不仅包含感性的成分,同时又包含着抽象以及理性的推演。在设计学的视域里,"观"这种经验与体悟"物"的方式与传统设计思维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中国传统造物实践即遵照了《周易》中"观"之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中国传统佛教而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对民国时期的密宗热潮进行抉择,并着力于汉藏显密佛教的融通。在戒律与判教方面,他批评日本密宗,赞扬重视戒律与次第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针对藏传佛教的缺陷,太虚强调树立人间佛教大旗的重要性。他从教理、行持、果证等方面说明显密佛教圆融不二,提倡汉藏佛教互相修学,坚持汉传佛教立足自身以求振兴。  相似文献   

16.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7,30(5):1257-1260
通过对柏拉图思想的分析和诠释,从三个方面对其人格心理思想进行了阐述。首先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其人格心理思想的基础—理念论;其次,对柏拉图的人格结构论、理想人格、现实人格和人格类型论思想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柏拉图的人格心理思想进行了跨时间的比较、评论;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创建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之禅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庭坚及江西诗派与禅关于黄庭坚与禅宗的关系,读《五灯会元》就能深刻了解。其卷十七记载黄庭坚在晦堂祖心禅师指示下开悟,列为嗣法弟子的事情如下: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字鲁直。以般若夙习,虽仕澹如也……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只知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恃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犀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再拜之。①祖心禅师借用儒家的“吾无隐乎尔”句,用以说明无所不在,当…  相似文献   

18.
齐币形制之比较研究及影响孙敬明,纪颐齐地于史前时期所谓具有货币的某些职能的家猪,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以猪颌骨随葬的现象,这在其它地区都是少见的,体现出其早期货币创生阶段的地域特色.以海贝为货币,察其形制与种类,与其它地区并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由于地理环...  相似文献   

19.
20.
《法音》1991,(2)
一、概念的厘定“佛法”,是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音译略称,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义为轨持。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法”,义为“佛的法”,即由佛陀所创见而流行人间的法。“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故称“佛法”。在内容上,佛法包括教法、理法、行法和果法,体现于文字记录即为经、律、论三藏。广义地说,凡与释尊本教不相违碍的善法皆可称为佛法,故历代祖师大德的言教及其它“世间微妙善语”也是佛法。世尊曾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升摄波经》)又说:“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增一阿含经》)至于是否是佛法,可以用法印来鉴定。但一般所说的佛法,只指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