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2004年,中国学术理论界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心理学这门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两年间发表的心理学论文和出版的心理学著作中,有些心理学学者针对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基本上按照西方心理学的模式发展的倾向,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心理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和方法论指导原则,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哲学基本理论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中国哲学发展的终结,决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医学理论与中国哲学的交融决定了她的自然哲学属性.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关键是将其从自然哲学框架中解放出来,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多元化应当得到尊重.杨振宁先生对待中医学的观点应当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情感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全兴 《现代哲学》2004,1(3):19-27
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情感世界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论文简要论述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情感问题上的主要观点,阐述了作者时情感的基本看法,强调应重视情感问题的研究,并把“情感”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1912年北京大学建立"哲学门",1913年中国大学哲学系的课程设置正式确定,如果我们把这些事件看作是哲学作为现代一个学科得以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国哲学的建立和发展至今恰恰是一百周年。这个历史事实本身说明:一是中国虽然有自己的哲学传统,但"哲学"这个名称及其所指称的含  相似文献   

5.
徐素华先生文章把我提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党的指导思想形态”,“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学术研究形态”,这不符合我的本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确实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在总结实践经验、发扬中国优秀哲学文化、升华人民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现代形态。它既是一个创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是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呕心沥血,几番荣辱,无怨无悔,把一生献给了哲学,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处于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历来被看作哲学研究的模板,然而,这种看法之所以形成有其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中国传统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精神风格上的契合以及历史的原因,使得中国哲学更容易把德国古典哲学接受为模板。西方哲学的近代发展以及当代哲学的演变又使得德国古典哲学逐渐变成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或特殊哲学形态。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方哲学的近现代发展,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陆信礼 《中国哲学史》2006,2(3):110-116
在研究中国哲学特点方面,张岱年先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提出了一条研究中国哲学特点的正确原则,即“同与异,必须同等重视”;其二,从基本倾向、概念范畴、发展规律三方面对中国哲学特点问题做系统考察。张先生在中国哲学特点研究方面的系列创见,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而且对今后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西方“毛泽东学”的一些学者夸大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说成是“儒学化”的观点,着重通过对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具体分析,揭示了毛泽东哲学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夸大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夸大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独创性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相异性,实际上是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也就看不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开放的体系,从而也就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哲学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现状如何,发展方向何在?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考察了2000-2004年间<中国哲学史>上刊载的论文,发现中国哲学研究重点依然在儒释道易;出土简帛研究成为热点;问题意识有所增强;方法运用呈多元态势.在此基础上,从继承性、融合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把握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格心理学发展路径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8,31(2):504-506
金文以现实困境为切入点,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反思.第一,对中国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剖析.第二,以Mind和Mentality的区别破解了西化与本土的争论.第三,分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现实困境的两大根源:文化的错位和文化的缺位.第四,以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为标准,从科学哲学层面反思、区隔和辨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的两种独立路径,即知识论层面的表层反思和方法论层面的深层反思,前者以本土化与方法论的拿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后者以本土与方法论的独立为主要特征.通过分析两种独立路径对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破解程度的优劣而得出结论:只有探索和建立坚实而有效的本土方法论,才会有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构建和发展的康庄之路.  相似文献   

12.
燕连福 《世界哲学》2009,(3):156-160
张再林先生在其《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哲学做了一种崭新的阐释。这种阐释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从意识哲学的视角不可能揭示出中国哲学的真正面目;这种阐释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中国古代哲学在宇宙观、宗教观、伦理学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彻底的“身本主义”特质;这种阐释给我们的当代启示,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隐身于世界”而是“挺身于世界”的哲学,其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身道合一”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俞吾金 《哲学研究》2012,(9):32-39,127
对中国哲学未来发展问题的探索,可以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一个角度是,从中国传统哲学已经拥有的思想资源出发,概括、总结出其基本特征,进行批评性的阐释,并对其中的某些合理的内容加以弘扬。毋庸置疑,这个角度为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纳。另一个角度则是,从中国传统哲学所匮乏的某些理论要素出发,阐明其历史演化中的偏失及其原因,从而匡正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选择的是后一个角度,具体的切入点是认知理论中的知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哲学面临从意识哲学向后意识的身体哲学的理论转型之际,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了契机。一种对中西传统哲学的深入比较将使我们发现,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说是坚持一种“反思”的取向,不如说是坚持一种“反身”的取向;与其说是具有一种“祛性”的特征,不如说是具有一种“尊性”的特征;与其说是以“还原论”为其原则,不如说是以“系谱学”为其原则。凡此种种,都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理论范式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而非意识性哲学。故我们看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古人不仅坚持“即身而道在”把身体提升到“道”的高度,而且还使该“身道”一以贯之地贯彻在诸如宇宙论、伦理学以及宗教观等中国古代的理论之中,使之成为通向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神的真正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5.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是一个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成就的世纪,是一个哲学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世纪。20世纪中国发生三次社会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与此相应的是,20世纪中国发生三次哲学革命:资本主义的哲学革命;无产阶级的哲学革命;无产阶级哲学的自我革命。第三次社会革命和哲学革命正在进行之中,预计要到下世纪中叶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事实上早已存在,只是没有"哲学"这种称谓而已.现时代的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传统在现时代的新开展,是一门能够指导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学问.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哲学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民主法制建设,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由于全球性哲学问题的出现,中国哲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哲学特别关注人生问题和价值问题,似乎更贴近现时代世界哲学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葆有中国特色、适应全球化大趋势的中国哲学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丰 《中国哲学史》2023,(2):119-128
蒙培元先生的理学研究以朱子哲学为核心。他在晚年对朱子哲学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而且也突破了早期的一些观点。就朱子哲学中的理气观来说,他从早期的观念论转变到晚年的存在论,从两个世界转变到了一个世界。蒙先生认为朱子哲学中的“心”具有本体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他的情感哲学与境界理论。蒙先生还从境界说转出了生态说,将朱子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诠释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中国哲学其实就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这是蒙先生“接着讲”宋明理学,“接着中国哲学生态观讲”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1937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发表了一系列讲演,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讲演记录的部分原稿经修订后最终以论文形式发表,并在1949年后奠定了中国官方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这些哲学论文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作《史记》,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所说的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目标。中国文化究天人之际的结果是得出了天人合一的普遍原则,它是中国人植根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存在方式。以往我们理解这个命题仅局限于哲学形而上学层面,把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显微修复重建外科技术曾经辉煌并且在某些领域依旧保持国际领先.显微外科虽然是医学临床工作,但是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度、联系与发展等基本的哲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回顾这一学科的历程显示:用哲学的观点把握领域内的主要方向,热情、正确、勤奋地专研是我国显微外科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