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名数学的“好事者”。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积攒了三道小学数学趣题,它们简单、有趣,做起来极易“掉进陷阱”。我曾拿着这三件“法宝”考问过不下50个成人,但能全部答对者为0,能完整地答出一道题者极少。现献给《思维与智慧》的读者朋友,若有兴趣和信心,一试何如? 一、15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5只“小鸡”被捉住了,问还有几只“小鸡”没有被捉住?(思考10分钟)二、小黄和小兰都想买《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小黄缺1分钱,小兰缺4角2分钱,用他们两人的钱合买一本,钱还是不够。问这本书的价格…  相似文献   

2.
理诤 《佛教文化》1997,(4):36-37
一、有一富商为表对三个和尚仰慕之意,特请名厨制作精美素斋,请三憎来家供养。二、三个和尚入座,很快便用完了斋饭,富商问道:“素斋尚可口么?”三憎答:“很好!”三、富商见三惜并无特别欣喜之情,以为他们吃惯粗茶淡饭,不喜欢饮食过细,决定次日另换食谱。四、富商命厨师奉上精制之家常素食,三僧仍然很快便用完了。五、富商问:“今日膳食是否比昨日更合师傅口味?”胖和尚道:“同样可口!”三个和尚新传──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3.
金币丢了     
有人去请教他的导师,智者与普通人会有什么不同。他的导师捋了捋胡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去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都给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彩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这般高兴,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个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  相似文献   

4.
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反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三个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传说有三个皮匠结伴同行,途中遇雨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庙中有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看到三个皮匠,顿时无名火起,粗 暴地质问:“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 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现行的辞书必须修改,把谬传千古的偏见纠正过来。”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还是坚持要“讨回公道”。于是,官司打到上帝的殿前。 上帝听罢和尚们的申诉后一言不发, 把他们分别关进两间神奇的大房子里——只见房内都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且发给每人一只长柄的勺子。三天后,上帝先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个个面呈菜 色,饿得有气无力。上帝问…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穷汉的妻子只有一条裙子,已经穿了很多年,又旧又破。于是她经常补裙子,补丁缀着补丁,原来的样子早看不出来了。一天,穷汉收工回家,见妻子正哭着,便问她哭什么。妻子指着裙子说:“你看,又破了几个洞啦,家里再没有东西可补,叫我怎么见人呀!”第二天,穷汉将挣来的全部工钱,拿去买了一条新裙子回来。妻子接过裙子高兴极了。这天晚上,穷汉叫妻子早点儿睡,可她就是不肯。没办法,他只好独个睡下。谁知一觉醒来,见妻子把新裙子剪成碎块儿,正在缝补旧裙子上的破洞。便气得大叫起来。没想到妻子却笑着对他说:“…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在南斯拉夫曾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地下抵抗组织成员的负责人托尼接到上级指示,说他手下三人中有一个是叛徒,但不能确定是谁,于是托尼便将大个子、小个子和胖子三人集中在一间房内,告知他们内部出现叛徒的消息,接着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手枪放在桌上,压低嗓门说:“今天我决不让他活着从这个房间出去,在没查出叛徒之前,谁也不准离开这儿一步。”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末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华游览泰山.他们在登临过程中,发现在一处山岩上镌刻有“(?)二”两字.成千上万的游人曾经过这里,但都不注意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日本旅游团的人们却认真地问陪同导游人员:“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虫字上加一撇是什么字,什么时候什么人刻上去的?”三个问题把陪同人员问住了.下山回宾馆后,陪同人员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几乎妇幼皆知,传为美谈。吕洞宾与岳阳楼确有一段瓜葛,据南宋陈鹄写的《西塘集耆旧续闻》记载:“滕宗谅守巴陵,回道士谒,滕口占曰:‘华州回道士,来到岳阳城。别我留何处?秋空一剑横。’回大笑而去。吕有诗在人间极多,‘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又:‘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又:‘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锅内煮山川。’并见《杨公谈苑》。又:‘卖墨年年到鼎州,无端知府问从由。家居北斗魁星下,剑挂南窗月角头’。”可见吕洞宾的诗,在  相似文献   

10.
观音降红蛇 传说普陀山过去到处是蛇,这里本是蛇王盘踞之地。有一次,观世音菩萨过此,见山上风光秀丽,乃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开辟弘法道场,普度众生。菩萨化为一位渔姑,向蛇王借山作为修炼道场,但蛇王哪里肯依。菩萨问他有何本事,定要占据此山。蛇王答道:“我能现出原形,绕此山三匝。”菩萨笑道:“你真能现原形绕山三圈,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这个本领,那怎么说呢?”蛇王慨然道:“此乃区区小技,哪有不能道理。倘若不能,我一定把此山借给你,决不食言!”  相似文献   

11.
青州驼山昊天宫由全真道士李守正创立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之前,元代昊天宫道士皆属丘处机一系传承。明代昊天宫虽有道士居住,但根据现存碑刻中的道士题名,难以确定他们的宗派归属,考虑到明代道教的通常情况,他们极有可能属于正一道士。自清初至民国期间,昊天宫道士一直属于全真道龙门派,而且传承有续,246年间传承了15代,但与明代青州修真宫龙门派并非一支。  相似文献   

12.
周志治 《天风》2002,(6):27-27
春天的“金陵”校园里四处洋溢着生气盎然的景象,“金陵”的学子们都在勤奋学习。这几天,学校来了不少外地考生,其中有我八个来自华东神学院的校友,他们都是来“考研”的。当我送他们到学校门口时,有一位校友说:“这个校园比我想象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研究中,人们往往把能弹奏古琴者称为琴人。据考,在我国的一些道教名山宫观,曾有过一些道士琴人弹奏古琴的事迹,如南北朝时期隐居庐山修道的陆修静、隐居茅山的陶弘景,唐代隐居天台山的司马承祯,宋代隐居终南山的种放、隐居浙江余杭大涤山的邓牧等。到了明清时期,一些道教名山的道士琴人更多,活动也更频繁,并自成系统。其中,最为有影响的是在山东崂山有一个道士琴人系统,他们师徒相传,人才辈出,在道教琴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四川青城山道士琴人对川派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崂山宫观中的道教琴人系…  相似文献   

14.
古印度有个著名的寓言《聪明人和他的两个学生》写道:一个聪明人收了两个学生,一天晚上他各给了他们一块钱,吩咐道:“我给你们的钱不多,但是要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能够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塞满。”这真是个难题!一块钱能够买什么东西呢?怎么能够买这许多东西把这大房间塞满呢?但是,他的两个学生,都立刻遵命出去买。隔了  相似文献   

15.
标准参照测验中的信度估计公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希镇 《心理学报》1996,29(4):436-442
标准参照测验是与常模参照测验不同的一种测验,在标准参照测验中,一个人在测验上的分数不是和他人相比较而是和某个已经设定的标准作比较。如果测验是从某功课论域中随机抽样构造而成,则使用者希望知道考生在这份测验上的观测分数与其在该功课论域上的分数(假如已知)的接近程度;如果使用者想根据测验分数对考生作掌握分类,则他们关心这个推断与假设考生论域分数已知时所作推断一致程度有多高。本文对这两个问题的信度估计进行探讨,得到几个有用的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16.
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甲被指定进甲室,乙被指定进乙室。  相似文献   

17.
增强学习实力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不打疲劳战术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应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  相似文献   

18.
正任职年限嘉靖年间,京师有个姓周的裁缝,技艺娴熟,颇有声名。凡是经他手裁制的衣物,穿在身上,无论长短、宽窄,均不差分毫。有个御史慕名前往,让他做一件圆角领(明代官员的一种礼服),周裁缝跪在地上,问御使的任职年限。御史不解,问:"做衣服为何要问这个呢?"周裁缝回答:"小人问这个,正是为了裁剪衣物的需要。如果是初任官职,定  相似文献   

19.
惯性与思维     
现实生活中惯性被用来指对那些经常耳闻目染、视而不见的事物,依经验照葫芦画瓢,一路做去。思维与惯性确实有些内在的联系。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这句话确有其道理,即常见的事物就耳闻不奇、经而不怪,不再去“浪费”精力去认真思考,只管依猫画虎。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时却事与愿违,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个朋友曾讲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考题”,使我受益匪浅。其大意是:问一只戒指掉到了咖啡杯里,虽然杯里装满了咖啡,但戒指却没有湿,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咖啡是干的。由于平常我们接触较多的是溶就了的咖啡,我们便形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20.
吴全节在元代文坛是个特具意义的存在。他身为高道而有儒者风范,以忠孝立身,好善而不居功,为士林所敬重,于多族士人间颇有凝聚力。他乐于结交文人雅士,以诗文作为交流工具,有意识地引导不同文化群体进行良好沟通,在多族士人间具有重要联结作用,有力促进了元代多族士人的和谐交流和儒道二家的共同发展。以之为代表的正一教道士,是元代作家队伍中的重要一支。他们的创作成就和文化贡献突出,值得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