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去威尔顿的一家公司实习,见到一个即将被辞退的员工,他被通知3个月之后离开这家公司,而且必须走人。经考察发现,老板认为他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3个月,是老板留给他另谋出路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须根据自己的能力,到别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人在公司里都会遇到一两个说得来的同事,尤其是当对方跟自己抱怨同事或上司、老板,发发工作中的牢骚的时候,自己便会好心劝慰,不自觉地给别人出出主意、支支招。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自己的好心,反而被别人利用,甚至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案例分析:"又到年底了,我想看看有没有好机会,希望能够换个环境。"林欢说,"在这个公司做了5年,也是时候需要动一下了。"5年前,林欢跳槽到这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主管,刚进公司,  相似文献   

3.
用人之长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我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另一位老板问道:“他们为何不成才?”“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三个人第二天来到这个公司报到。老板给他们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质量管理;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整天在外闲荡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不…  相似文献   

4.
我们公司并不大,过去我们的产品没有"登过大雅之堂",一直没有打出去。盼了好多年参加广交会,终于成行了,那年我与一位营销员随公司老板到广州参加了"广交会"。这次真是一个好机会,通过一周的唇枪舌剑,我俩协助老板争取了不少订单,这几天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我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一家机械公司做销售策划。在这家公司里,我的年纪是最小的,但我的学历是最高的,我工作也很努力,所以老总裁非常赏识我,每次有重要的事情,他都会把我带在身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总裁是想培养我,同事们都说只要一有机会,老总  相似文献   

6.
正我年轻的时候,是曼哈顿一家玩具公司的推销员。我的经理艾伦先生,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只读过四年小学。10年前,他离开贫困的家乡来到这里做推销员,现在已经是这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了。我想不明白,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呢?在我进入公司的第三周,有个名叫约翰的推销员从一个巴西商人手中拉到了一大笔业务。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叫詹姆斯的年轻人,想进入美国当时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维斯卡亚公司工作,但这个公司因为高级技术人员人满为患,所以不再招人了。詹姆斯没有灰心,他想了一个办法,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来到这家公司的人事部,提出只要让他进入公司工作,给多少报酬都可以,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人事部就分派他到车间打扫废铁屑,而且开的工资很少。  相似文献   

8.
我没有救过人美国某公司在珠海招人,广告登出来后,不少人前往应试。笔试过关的有几十人。最后一关是面试,与老板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突然惊喜地站起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那一次,我陪女儿在白藤湖划船,她不小心掉到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她救了起来。当时忙着救女儿,我也忘了问你的名字!世界真小,想不到在此见到你!"阿明被他这一大段激动人心的话弄糊涂了,想:准是这洋老头认错了人!于是坚定地说:"先生,我没有救过人,你认错了人吧!"但老板仍一口咬定是阿…  相似文献   

9.
器物精神     
杭州的菊英面馆开在中河南路,靠近雄镇楼,这家面馆最吸引我的倒不是那里的"片儿川",而是每年7月至9月,会放两个月的暑假,这在整个杭州也是绝无仅有的。老板说,钱是赚不完的,让员工也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应该是老板的态度。菊英面馆的老板真的是有"态度"的,一般面馆的卫生,抹抹桌子拖拖地就可以了,而在这家面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吊扇上的灰尘每天也抹一把。我认为这是久违的"器物精神"。什么是"器物精神"呢,是对物  相似文献   

10.
应聘     
这天,许荣到广州的一家大公司应聘。这家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效益很好,工资很高。他来到公司,看见公司门庭若市,应聘者如云。经过公司人事部的一看三考,最后只剩下他和一个叫李珍的年轻姑娘。他和她一样优秀。人事部一时确定不下聘用谁,就把他(她)俩交给公司的老板定夺。见到老板时,天色已晚。老板微笑地和他(她)俩握手,嘱咐他(她)俩说:“你们先吃饭、休息,明天早上再来我这里进行最后一关的考核。”许荣和李珍回到公司的招待所。吃饭、洗澡,然后休息。李珍住一号房间,许荣住隔壁另一间。夜晚,许荣脑子里总想着明天的考核:老…  相似文献   

11.
准备结婚那会儿,我省吃俭用,拼命干活,目的是想多买几个大件。而到了结婚前夕,她的家人还不满,要求我再增添一台电脑,多媒体的。没办法,只得听令。东挪西借,凑了一笔钱,将多媒体搬回家。  相似文献   

12.
一 美国一家牙膏厂总裁说,谁能把销售额弄上去,奖励10年的工资。原来这家牙膏厂近几年销售止步不前了。董事会和总裁请顾问、专家出点子,也没什么进展。 一职员到一家廉价的旅馆作了调查,早上,旅客们还睡眼朦胧时,在盥洗室就随手将牙膏往牙刷上从头至尾一揿,就刷了。职员想,如果把牙膏管出口直径放大,不就更方便了那些早晨还睡意惺忪的旅客了吗? 回来后,职员报告了这一发现,公司采纳了他的意见,将牙膏管出口直径放大了一倍。第二个月,牙膏的销售额便增加了31%。二 一家小酒店生意常盛不衰,其秘诀何在? 老板说,他把酒…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意义     
正这几年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相似文献   

14.
周末逛街,妻子突然想起来要剪个头发,刚好在路边看到一家名为"多一点"的双层理发店,这店名起得挺有意思,里面看上去也挺有格调的。我也正想理发,就走了进去。我发现在每一个座位对面的工作台上,都有一台电脑。理发师走过来让我坐下,然后开启了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家很奇葩的餐厅。首先,这家店只有12个餐位,而且每天只提供一道菜,想吃别的,没有;其次,店里只有一个人照应,身兼老板、服务员、收银员、厨师等数职;最后,这家店一周只营业五天,其余时间就关门大吉。当然了,这还不算最奇葩的,最奇葩的是:吃!饭!不!要!钱!是不是觉得,这种餐厅要么是哪个富二代开着玩的,混混日子,要么是哪个花样作死大王搞出来的噱头,活不过三个月?你错了,这家店不仅没倒  相似文献   

16.
正职场中,很多求职者希望老板是伯乐,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事实上,千里马不常有,但野马倒有不少,周欢就是这种人。周欢大学毕业后,进入这家公司。年轻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做事认真,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深得老板赏识。他从一个小职员逐渐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老板见他有发展潜力,叫他参加培训,经常出差,锻炼他的综合能力,希望他不仅能做事,还要会管理,未来让他担当重任。老板当初没有看错,他确实是一  相似文献   

17.
正梁阳工作了几年,一直是普通职员。 有一天去看舅舅,做生意的舅舅对她的现状很不满意。梁阳抗议说:"我一打工的小职员,哪有您这老板气象。"舅舅说:"我并非天生就是老板,是先有老板思维,才成为老板的。"梁阳一愣,舅舅说得似乎有道理,再联想自己几年来的表现,确实是典型的打工思维。就在这时,有个同学说亲戚开了家贸易公司,主营包装制品,问梁阳是否愿意去。梁阳忍不住就想,按照舅舅说的老板思维,  相似文献   

18.
广告界同仁都知道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一个个都在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先后已有十多家广告公司上门洽淡了,但是美方老板不是省油的灯,决定广告招标来定夺代理商。我和王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角逐机会,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后,我和王洁埋在自己的公司里夜以继日地揣摩竞争对手,苦思冥想与众不同的广告方案,我深知我们这个小公司取胜的唯一希望就在于独辟蹊径。人云亦云的东西是无法使我们天虹公司脱颖而出的。我面对的都是一些在广告界跌打滚爬多年的老手,我不能不感到心虚。尤其要命的是王力的天艺公司也参与了竞争,从策划到…  相似文献   

19.
正昨天,初中同学张菲的公司发了年终奖,她更新了朋友圈:"扎心,才800,我又想跳槽了。"如果我没记错,连着三年年底,她几乎都会抱怨一通公司的年终奖,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要跳槽。结果却惊人的相似:她依旧待在这家公司里。张菲不是没有去外面找过工作。因为年龄偏大,又是普通员工,很多企业都拒绝了她。她去应聘过几家年终奖可观的公司,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相似文献   

20.
正请同事帮忙修改一份文件,他对我说正在更新系统,让我稍等一下。这让我很不解,前几天他明明刚更新过呀!我是一个电脑小白,电脑不用到开不了机,是从来想不到维护的。至于更新,从我用这台电脑开始将近两年里,还从未更新过一次系统。但不得不承认,同事做事的效率确实高,很少出错,更没有出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弄好电脑后,同事很快就帮我修改好了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