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道教仙师鬼谷先生及其《鬼谷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谷先生是道教尊奉的仙师,《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神道真仙的第四等左第十三位,《录异记》说他是“古之真仙”,从事数术者将他奉作祖师(见《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及《浦江风俗志》等)。但有人却说历史上本无其人,只是苏秦“欲神秘其道”假托的人物(见乐壹《鬼谷子注》),清人翁元圻更直接说“(苏)秦(张)仪即鬼谷子”(《困学纪闻注》)。还有人说他是先秦思想家,是战国纵横派的开创人。到底孰是孰非?流传至今且被基辛格之师施本格勒盛赞不已的《鬼谷子》,是否为鬼谷先生所作?所有这些,都大有进行考察的必要。现存最早记载鬼谷先生行事的典籍是西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阳明先生文录》,卷首唯载有黄绾嘉靖癸巳(1533年)一序,收有《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四卷,凡二十八卷。笔者经与传世的《阳明文录》嘉靖各本比对,发现其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范庆重刊姑苏本《文录》所据母本。该本版心所留刻工之名,亦可佐证其刊刻于姑苏。结合相关文献,可判定国图此本即闻人诠姑苏刻本,经钱德洪手自编订。该本乃钱德洪所编《阳明文录》的初刻本,弥足珍贵。一般为著录者、收藏者、研究者普遍称为"闻人诠刻本"者,当非文献所指向的嘉靖乙未闻人诠刻本,乃亦经钱德洪编订的稍晚出之别本。  相似文献   

3.
自从一本叫做《绝对隐私》的通俗读本在市场上“火”了一“把”后,随之跟风出现了不少克隆读本,而一些出版单位似乎也相互较上了劲,你出了一本《单身隐私》,我就来一册《非常隐私》,市面上有了《我和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年谱》所谓“始揭‘致良知’之教”的确切含义是指第一次明确提出“致良知”的话头;作为其立论依据的“遗书守益”之“书”可疑之处甚多;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话头的时间,很可能不在正德十六年辛巳,而在嘉靖三年甲申。《年谱》对“南大吉续刻《传习录》”时间的认定是错误的,南刻《传习录》成书时间当在嘉靖五年八月与嘉靖七年十月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孔子立传,是不少孔子研究者的一个心愿,然而能够将其付诸实践、撰写成书的却并不多见,杨佐仁先生则是其中之一。他与宋均平先生合著的《孔子传》,经修订后于1999年9月由齐鲁书社再版。这是一部演义性的历史文学传记之作。既然是演义性的,也就不允许有太多的阙...  相似文献   

6.
<正>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明嘉靖十五年刊刻的《甘泉先生文集》,其文字多于通行的《甘泉文集》一至二倍。甘泉为湛若水(1466~1560)号,湛若水与王阳明齐名,《明儒学案》说“先生与阳明分主教事”,他是明代哲学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学派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主要派别之一。湛若水字元明,广东增城人,曾从学于陈献章(白沙),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正德中奉母丧归,庐墓三年,遂入西樵山讲学,嘉靖初入朝,升侍读,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刊发的胡永中《有关王阳明的两个考证》对阳明学研究中的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提出“新说”。其一,以南刻《传习录》刊刻时间在嘉靖五年八月至嘉靖七年十月之间;其二,以王阳明首次提出“致良知”三字的时间在嘉靖三年甲申,并基于此,曲解王阳明《年谱》辛巳“始揭‘致良知’之教”的含义,质疑《年谱》所引“遗书守益”为“来历不明”、为“可疑”。其考证结论既不成立,其推理过程亦问题良多。本文通过驳论,意在澄清相关事实。  相似文献   

8.
严滩问答是王阳明生前最后一次重要的论学,但学界对于严滩在何处这一基本问题却莫衷一是,或以为在富阳,或以为即桐庐七里濑,本文考证出严滩即严陵濑,在桐庐县西三十五里,前人之说皆误。王阳明《次谦之韵》一诗是对邹守益《赠阳明先生》的唱和之作,《王文成公全书》将此诗排在嘉靖二年浮峰诸作之前,很容易让读者以为,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受其影响,后来论者将《赠阳明先生》与《次谦之韵》二诗均系于嘉靖二年。本文考证出《次谦之韵》实际写于嘉靖三年八月间。  相似文献   

9.
关于金圣叹思想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上,刘大杰、章培恒同志的《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一文,对于明清时代评论家金圣叹的政治思想作了若干分析。作者认为,金圣叹的政治思想,是以“儒家为根底,而又深受着道家的影响”(不加注的引文见《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一文,下同),这里存在着“金圣叹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与其企图巩固封建秩序的保守落后思想之间的根本矛盾”(重点号是引者加的)。在最近两三年来报刊上对金圣叹的评论文章中,有些同志也认为金圣叹思想是进步的,或者认为有进步因素。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这里试就刘大杰、章培恒同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据考证,佛教初传始于“伊存授经”,即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有关专家认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道教史》(四卷本)完成结题并出版发行澧渝《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至“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由卿希泰教授主编,著名学者王明先生为本书顾问,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承担编写,历时十二年,于1995年11月全部完成,并由四川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在阳明文献学研究领域,中国人民大学藏《阳明先生文录》三卷和国家图书馆藏嘉靖十二年(1533)黄绾序刊本28卷《文录》长期未受学界注意。新发现的国图黄绾本乃是非常罕见的"黄绾本"之全本,由此可以揭示现存的京都大学黄绾本、范庆与张良才的刊本以及闾东本皆源自国图黄绾本这一新事实。人大本和国图本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阳明文献的早期刊刻情况以及各本之间的源流关系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以及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世界第一部三国题材文学史——读李福清《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统》王长友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福清先生,是俄罗斯当代杰出的汉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对三国题材文学的研究造诣尤深,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历史演义与民间传...  相似文献   

14.
(2 4 ) 10 4 9页 :“东莞太守 ,晋武帝泰始元年 ,分琅邪立。”按 :考《三国志·魏书·臧霸传》 ,尹礼为东莞太守 ,事在东汉建安初。则东莞置郡由来已久。魏仍置东莞郡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 :黄初中 ,“为常山太守 ,迁任东莞。……在郡九年 ,吏民便安 ,将士用命。”此云“  相似文献   

15.
《象传》性质新探刘保贞引言在今本《周易》中,《象》传又分《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分别系于卦辞和爻辞之下。这种形式首先是由郑玄改定的,《象》传的原貌并不这样,而是独立成篇的。《三国志·魏志》记载:“高贵乡公问淳于俊曰:‘孔子作《彖》《象》传,郑玄作注...  相似文献   

16.
再现“第二佛陀”的伟业──评班班多杰新作《宗喀巴评传》扎洛1995年9月,北京京华出版社出版了由方立天先生主编、赵朴初先生题写书名的《佛门大师评传丛书》第一集,共五本。班班多杰撰写的《宗喀巴评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它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运思、新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锡克教《阿迪经》的晨歌《阿迪经》意为“最早的经”或“最初的经”,又名《斯里·古鲁·格兰特·萨希布》(“斯里”意为“先生”,“古鲁”意为“师尊”,“格兰特”意为“经典”,“萨希布”意为“先生”。这个名字可译为“师尊经”),是锡克教的主要经典,由第五代师...  相似文献   

18.
由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一书,载有“《周易》图版”和濮茅左先生对“《周易》图版”的“释文考释”和附录一:“竹书《周易》、帛书《周易》、今本《周易》文字比较表”以及附录二:“关于符号的说明”(马承源),读后深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当然不一定成熟,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我认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并不是《周易》,而很可能是《连山易》。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易》”简称为“上博战国竹书《易》”。上博战国竹书《易》存简共58枚(…  相似文献   

19.
刘纲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他曾与李泽厚先生一道共同主编过《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其后,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专著《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周易》美学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著述。对《周易》美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美学家也有过论述。叶朗先生《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就列有专章“《易传》的美学”。他认为,《易传》(主要是《系辞传》)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突出了“象”这个范畴,并提出了“立象尽意”和“观物取象”两个命题,从而构…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8,(7)
1998年是中国佛教二千年。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这是目前见诸正史明确记载的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原文见《三国志》裴松注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其后60余年,汉明帝“永平求法”,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