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汝波 《管子学刊》2005,(1):41-44,69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不等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基本含义是谋全局,懂全破,定全策,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的胜利。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于防御。《孙子兵法》的这一思想与齐国的兵学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称霸业绩,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实践依据;齐国兵学文化中的“尚智”特质,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文化基因;古兵法中萌芽性的“全胜”思想,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和升华的理论活水;齐国盛衰的教训,则使孙子认识到,实现“全胜”的首要条件是“道、天、地、将、法”综合国力的强大。《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对其后的齐国兵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大致体现在兵书、非兵书论兵、社会风尚以及将帅成长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战场“造势”历来是兵家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孙子兵法》曾言:“善战者,求之于势”,强调的就是通过“造势”对敌形成心理威慑,从而达到“攻心、夺势”的目的.纵观战史,从冷兵器交战到高技术战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和精典的造势战例.实而实之,兵不刃血1994年9月,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以恢复海地民主为借口,介入海地内政.在一系列外交手段未能奏效的情况下,面对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在商业经营中有着非常的启发作用。书中很多军事论断如兵为诡道、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而击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商战如兵争,力图不战而胜。世界各国企业把生存策略的重点放在市场竞争上,因此产生了多种竞争观。日本著名的企业策略家大前研一认为,避免竞争是最聪明的竞争。现代企业经营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与同行业作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5.
关于《孙子·谋攻》篇提出的“全” ,已故的郭化若先生是第一个予以注意的学者 ,但也仅止于指出“全”是一个兵学“概念 (范畴 )”[1 ] ,对“全”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吴如嵩老师。吴师首次将“全”标举出来 ,认为“全”是孙子兵学思想体系之核心 ,是一个大战略概念。[2 ] 此说得具慧心 ,发前人所未发 ,因而在海内外孙子研究界引起共呜。如台湾学者钮先钟先生即表赞同。① 意大利学者亚力山德罗·高尔纳利亦曾予以注意 ,说 :“孙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经常被战略专家和国际关系学者们所引用的名言中 :‘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6.
楚汉垓下之战中,刘邦命人在江边用糖水写了四个大字“项羽自刎”,结果引来无数蚂蚁竞相舔食。当项羽突围至此看到这四个由蚂蚁组成的大字时,以为是天意如此,便拔剑自刎而死。这是较早利用骗术为战争服务的典型事例。在近现代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它常常能迷惑敌军,瓦解敌军斗志,甚至使敌军丧失战斗力,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浅析《孙子》“诡道”与“仁道”的辩证统一思想孙世民历来《孙子兵法》的研究者,多着眼其“诡道”而忽视其“仁道”,有的认为《孙子兵法》只讲“诡道”不讲“仁道”,即使讲“仁道”也是为“诡道”服务的,更有甚者将其“诡道”有意无意地加以曲解和非议。这不符合《孙...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来源有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尤其是“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这份珍贵的遗产,借鉴和吸收了许多观点应用于战争指导实际.并将之发展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一、“知彼知己”的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毛泽东同志非常推崇这一观点,并多次提示各级指挥员“不要看轻这句话”.在论及战争规律问题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在《中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9.
心理战拾零     
心理战又称心战,它是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刺激敌人,使其产生紧张、恐惧、惊慌、疲惫、疑虑、动摇、疏忽等失常心理反应,进而削弱敌军战斗力的一种特殊作战方式。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呼?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该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早的心理战战例之一。三国时代,蜀将马谡向丞相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这条原则至今仍有价值,因为心理战在特定的战场条件下往往能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的效果。 然而任凭汉军嗓音如何悠扬婉转,声波只能传  相似文献   

10.
一、回避,闪开对方的言语攻势,妙转话题,退让之中巧隐“不”。《孙子兵法》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即没有正面交锋,就使对方败下阵去,这是好中最好的,在很多时候,回避,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争辩,从而心平气和,从容出策。利用回避让对方认识到所提要求不合情理,拒绝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将话题引到看似无关的方面上去。语言专家吕叔湘曾应邀作过一次学术报告,席间突然有人要求吕老谈谈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这个问题太大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但吕老并没有不耐烦地一口回绝,而是幽默地说:“你不让我回家吃饭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体系葛荣晋孙子的宏观战略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微观战术思想体系内容也非常丰富。“致人而不致于人”、“奇正之术”、“避实击虚”和“九地”、“六形”的具体战术等,都是孙子的战术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一、“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权思想孙武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专门的军事学著作,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成为《孙子兵法》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对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孙子提出了“重知”、“崇变”、“尚谋”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决定战争胜负中重要作用。“知”是指对战争及与之相关的诸因素的了解和把握,既包括直观的感性认识,也有由分析、综合而来的理性判断;“谋”是指谋划、谋略,是理性智慧在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变”是指战争中矛盾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以及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军事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崇 《管子学刊》2004,(2):40-43,65
将帅对于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孙子兵法》中非常重视将帅的标准,提出并强调了将帅的道德素质及“智、信、仁、勇、严”的素质标准。企业家是现代商战中的“将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本文试用孙子的将帅素质标准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形势的需要,来阐述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谈兵法与经营之一路若华孙武在《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一书中,用简洁的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概括出一个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它是《孙子》的精华。《孙子·用间》篇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  相似文献   

15.
孙子作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从战争问题、军队问题,论及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具有丰富的战略思想。在市场是战场、商战如兵战的今天,这部军事著作受到了中外企业界、商界的普遍重视。孙子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6.
程美秀 《管子学刊》2002,(1):76-79,84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中蕴含着许多克敌制胜的竞争谋略,本文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而击虚”、“以迂为直”三方面阐析了孙子的“奇胜”思想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借鉴和应用的问题。学习和研究先哲的这一思想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抗争力。  相似文献   

17.
《孙子》,也叫《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编写的。近代,《孙子》一书流传国外,已经有英、法、德、日、俄、捷各种文字的译本。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发明,诸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作为“硬科学”而促进世界近代文明,没有火药就不能摧毁封建割据,也就不能有近代的资产阶级集权,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印刷术就不能有近代的文化传播,而《孙子兵法》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它以“软科学”的形式影响着世界。现在,日本和美国正在出现一股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潮,把《孙子兵法》的原理贯穿到各个行业中去。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所  相似文献   

18.
略论《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子论兵,以“道”为先,本文从“安国”“保民”的道德价值观、“爱卒”“善卒”的人道情怀、“德”“法”并用的治军策略的“五德”为纲的将帅修养等方面探讨了《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从而说明,正是从战争或军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出发,孙子才能展开他那具有无穷魅力的军事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孙子》谈“兵”于敬民《孙子兵法》主旨为谈兵论战,故"兵"字在书中出现较多,计句数六十之多。"兵"字在各篇句中含义及其替代词,因所论问题及场所不同而有所区别。细揣之,则可发现孙子在遣词用句方面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一、《孙子兵法》中"兵"字的几种含义1、...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其战略思想可以用于企业经营。在这方面,张瑞敏是一个典范,其战略思想深受孙子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孙子的“势胜”、“知胜”和“变胜”思想对张瑞敏经营哲学的影响。张瑞敏的成功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