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冰 《美与时代》2013,(9):64-64
实验题是高考化学必考试题之一,而且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因此历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都是难点,得分事也偏低。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实验题,做好实验题的备考工作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目光     
算起来,我参加高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然而一切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我家在农村,高中在县城念,高考的时候父母自然不在身边。那时,我常常羡慕县城的同学,每天早读下课,能吃到父母送来的营养早餐。晚自习下课晚,父母都来学校接,鞍前马后的,幸福得很。我们这些住校生呢,每天只能吃着玻璃罐子装的酸菜,想着远方的父母,生活和学习都靠自己打理。相比之下,甚是可怜。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又要开始了,作为考试的主角——中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压力。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孩子们都有一肚子话要对父母说,而这些话爸爸妈妈们可能从没有听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高考是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必由之路,它往往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根据历年的高考经验,在高考中获胜,既取决于智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又取决于素质因素,而后者容易被人忽视,以致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高考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场考验。每一位家长都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调整好各自的心态,让孩子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一向十分自信的我,没想到,高考竞落榜了。我感到无地自容,不敢面对老师、不敢面对同学、不敢面对亲朋,仿佛感到人们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  相似文献   

6.
陈立 《心理科学》2002,25(1):84-86
对考试要分成内考与外考分别对待,内考外考虽然都有笔试与口试的两种形式,但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内考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外考如会考.特别像升学的高考,对教育的作用只有消极作用,今日大家对“应试教育”之为祸,似乎到达全国喊打的程度,虽然现在的高考已经有许多学人提出许多改革,但都未能动摇其根本的缺憾,所以我建议索性废止它,内考在教学上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建议完全以内考的成绩来代替它。为照顾全国驳杂的不同文化背景,因而主张用序数来代替全国统一的基数。  相似文献   

7.
我看高考     
编者语: 我们的新栏目“升学与求职”今天第一次与大家见面了,本栏目文章的作者都是去年高考中的佼佼者──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谈了他们的经验、体会。相信定会对今年高考的朋友有所启示和帮助。 第一次背着沉重的行囊站在清华大学的校门口,正是 1999年8月29日的中午,北京的大阳火热火热,我的心也是滚烫滚烫的。想到自己终于成为高考中的胜利者,看着眼前可爱的清华园,个中滋味难以形容。时光飞逝,又一届考生将开始最后的冲刺,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于是我把自己的一点经验与建议写出来,希望…  相似文献   

8.
每每高考结束以后,都会有好多的媒体采访状元。从状元们的话语中感觉他们的高中生活。高三生活好像都很丰富多彩,不像一般人所说得那么恐怖。为什么他们能够用最短的学习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考出最高的分数。而我却不能呢?他们都是怎么学的呀?  相似文献   

9.
他从小就对中国古代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兴趣,那些看起来干巴巴的符号在他的眼里如同精灵一样可爱,几乎每天他都要想办法弄来书籍细细地揣摩研究,这样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在校期间,老师遇到生僻难解的字都要向他求教。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1991年的高考中,因为严重的偏科,他落榜了。  相似文献   

10.
王极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极盛通过对1999年全国高考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访谈,详尽分析了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状元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状元班主任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高考成功的十大秘诀,指出了高考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天的搏斗,可以说牵动千百万人心一年一度的高考,总算告一段落。要说搏斗,不单是考生本人,他(她)们的父母、亲人,学校的任课老师、有关领导也跟着忙。有篇报道说,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时,从近些年人们对高考的关怀度来看,高考更像是一场全社会总动员,不仅是教育部门工作紧张,交通管理、气象监测、餐饮服务、新闻媒体等单位也都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高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这使得考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态,考生难以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  相似文献   

13.
增强学习实力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不打疲劳战术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应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  相似文献   

14.
“高考经济”真是步步为营,从专为考生静心备考的钟点房、安神补脑的营养品、金榜题名的谢师宴等“老三样”,到考生心理“按摩”、旅行社推出的考后放松游、互联网高考咨询服务等“新三样”,每年高考经济部在不断演化出新创意。据说大多商家生意火爆,可一些家长却叫苦连天。比如说“谢师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高考够残酷了!”我们都这样说。可读过薛涌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就会发现,我们还不太苦。只要大学录取有激烈竞争,中学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围着高考的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天的搏斗,可以说牵动千百万人心一年一度的高考,总算告一段落.要说搏斗,不单是考生本人,他(她)们的父母、亲人,学校的任课老师、有关领导也跟着忙.有篇报道说,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时,从近些年人们对高考的关怀度来看,高考更像是一场全社会总动员,不仅是教育部门工作紧张,交通管理、气象监测、餐饮服务、新闻媒体等单位也都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一个能够闯过高考,幸运地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高三的那段时光是深刻难忘的。在那一年的时光里,我们为自己心中的目标奋斗,废寝忘食,起早贪黑,汗水和草稿纸不知付出了多少,心中的信心也在悄然增长,终于到了火热的夏天,终于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手捧入学通知书,以往的付出和努力就成为自己人生经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了。 没上高三时,有时傻傻地想:“高考满分750分,我每门扣20分,还能考650分呢!这足够我上一流的大学了。”上了高三才发现,自己每门功课上100分都不是特别容易,尤其是语文和化学,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是不连贯的。高考的时候,甚至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都是成年人眼中的孩子,而经过短短的假期,进入大学,人们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巨大的跨度使我们不知所措,茫然中我们走上了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曾经优秀的变得平庸了,曾经自信的变得退缩了。请关注我们这些走上人生新阶段的大学新生吧,给我们一个渐进的成功过程。”一位大学新生燕子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一、一般资料 张某,女,22岁,大学毕业,未婚,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向而好强,不爱与人交往。父母都是教师,家庭和睦,家教很严。从小成绩优秀,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家人也很宠爱她。张某学习一直很顺利,高考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并于毕业后开始找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又到一年高考时,教室里照例开始了倒计时:距离高考仅有58天!感叹号,一个大大的红色感叹号,像一把正在滴血的剑,悬在前黑板的边上,警示着我那些早已疲惫不堪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