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堪称文艺发展的指南。本文从毛泽东的主体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革命文艺的需要诸因素对《讲话》略作阐述,并从七方面展开:一、毛泽东博学多才,在彼时党内惟有他能作出有关文艺的经典性讲话;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已开始孕育,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战争与文艺生活紧密相联;四、《讲话》这部具有隽永意义的经典,所阐明的文艺理论仍是鲜活的;五、《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被证明是正确理论;六、提高和普及问题是文艺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七、文艺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在当前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周兵 《现代哲学》2022,(3):19-28
毛泽东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两次讲话的记录稿经胡乔木整理后形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经典著作。会后,《讲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传达和学习,由此形成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3月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的新闻报道和大会发言较大篇幅地引用了“传达版”《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首次公开全文发表《讲话》,由此形成了“1943年发表版”。《讲话》“传达版”和“1943年发表版”在文字上差别较大。1943年10月以后,全国各地以不同的版式和体例印刷出版“1943年发表版”《讲话》,促进了《讲话》的学习和传播。《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但其意义远超文艺领域。  相似文献   

3.
石童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44-144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域理论应用范围很广。目前,把语域理论运用于悼词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从语域三变量,即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来分析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经典悼词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了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揭示了文艺规律和某些重要的社会规律,如文艺的审美律、传情律,典型化规律,雅俗结合律以及马克思早已发现的文艺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关系到文艺与艺术家的关系、文艺与社会生活、文艺与人民、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文艺与时代等等根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借助于一个神话故事阐述了他们的历史哲学思想。按照他们的历史哲学思想,人类文明是在恐惧自然并征服自然的基础上发生的。无论在科学中还是在神话中,人都是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控制自然。当人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控制自然的时候,自然一定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对人进行报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成第二自然就是自然对人的报复的一个表现。当人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征服内在自然的时候,内在自然被扭曲,人成为自我憎恨的人。这种自我憎恨的人无法形成社会共同体。虽然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说明了征服自然和自然的报复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他们的历史哲学还是包含了机械历史观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杨奇庆 《天风》2003,(11):U018-U018
尊敬的丁光训主教、朋友们、同志们: 由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主任罗冠宗先生主编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书首发式在上海隆重举行,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基督教《三自宣言》发表53周年,因此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举行这一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璇 《世界哲学》2016,(5):110-117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所提出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以探寻真理为目的理论方法,还是一种以过好生活为目的的实践方法呢?本文在对文本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论证《谈谈方法》中的方法并不是一种仅仅停留在探寻真理层面的理论方法,而是一种以伦理与实践为目标指向的方法,但这并非因为笛卡尔在此书提出了一套临时道德。  相似文献   

8.
张明 《学海》2014,(6):11-15
通过将《矛盾论》与苏联教科书或其他哲学著作进行简单地逐字逐句的形式对照研究,认为字面上雷同的对比结果是可以直接占有的证据,从而将《矛盾论》判定为抄袭的做法,一方面犯了过度还原与化约主义的错误;另一方面也陷进了所谓证据的陷阱,甚至是无证据的主观臆想之中。所以,必须摒弃直接阅读模式的限制,运用症候阅读方法面对证据,寻求出表层符码背后的深层问题域,从而达至新的理论生产式。在直接阅读模式支撑下对《矛盾论》进行简单的形式对照研究,其遮蔽了堆积而成符码背后的深层内容,即《矛盾论》的真实写作意图、理论旨趣及其内在本质精神等,而仅仅拘泥于概念、字句和表述方式等表象内容雷同地争论之中,从而人为混淆以《矛盾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质性差别。  相似文献   

9.
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博竹书《从政》篇进行分章排比,可以看出其每一段落都应以“闻之曰”起始,“闻之曰”其实与“子曰”相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从政》篇都与保存在《礼记》中的《坊记》、《中庸》、《表记》、《缁衣》等子思著作相近相通,也就是说,《从政》篇与史籍著录的《子思子》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孔丛子·公仪》所记鲁穆公与子思的对话,更可说明《从政》篇乃《子思子》佚篇。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是保障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基本法律。我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辖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先秦时期学术脉络为背景,在参考当下学者的各种结论从而论证各种有关《容成氏》之学派讨论为非的基础上,从体恤天下苍生、"不赏不罚,不刑不杀"、庶富教、天地人民之道、禅让制、君权的合法性在于德性的修养、汤武革命等八个方面研究了上博简文献《容成氏》的儒家思想倾向。本文认为,《容成氏》受到了墨家、纵横家的影响,尤其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系列影响,但是该佚籍不可能是墨家、纵横家,也不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儒家。  相似文献   

12.
<哲学论稿>是海德格尔在30年代的重要手稿,与晚期思想关系密切.如何解说<哲学论稿>与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成为疏通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联系的关键.这个疏通工作把Befragtes的问题作为引导性问题,以之为追问的线索,考察了两个问题:一、以此在为Befragtes如何决定了<存在与时间>必须以此在的生存现象学描述为主体内容;而直接"从Ereignis而来"如何决定了<从Ereignis而来>向哲学的投稿贡献是Ereignis的自行发生成文?二、是否借助一个Befragtes或以什么存在者为Befragtes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成文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黎汉基 《现代哲学》2016,(3):115-119
春秋末叶,专诸受阖庐之托刺杀吴王僚。这一变故的源头,可从季札让位说起。尽管三传对季札让国的美德并无异辞,但自唐宋以降,像胡安国等人却总是怪责季札的各种不足,因而引发宋元明清许多儒者的争议。本文透过季札让国一事为研究主线,阐述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对《春秋》经传的不同理解,从而澄清一些政治伦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使这部国家基本法在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我省3个民族自治州和11个民族自治县依照自治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结合各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实际,先后制定了各自的自治条例和一部分单行条例、变通规定、行政规章。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理想国》开篇所揭示的叙事方式、地点、时间、人物等要素,表明它并非一部纯粹哲学的或纯粹政治的著作,它的主题是城邦与人这一政治哲学的故事。结合《理想国》.中译本对开篇的翻译,本文:还论及政治哲学研究中译注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金晔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1-132
赵树理小说曾获高度认同,但在60年代不断遭到批判,其原因在于他在小说创作中一贯显露的暴露问题的创作意图,疏离于《讲话》歌颂人民和党的事业的潜在要求。《讲话》的潜在要求不断强化、扩大化,在建国后成为审判作家创作合法性的强制律例。  相似文献   

17.
《韶》乐来源于帝的《九招》,经过不断的发展,齐《韶》成为春秋时期齐国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孔子的"尽善尽美"更是对齐《韶》的高度赞誉。齐《韶》作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场面宏大、优美典雅、刚毅庄重、欢快愉悦、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和音乐跌宕起伏,也成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今文艺界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拜金主义,二是个人主义.这两种倾向产生的原因虽较为复杂,但有一点是重要的,这就是文艺家的社会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9.
一、《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文化典籍远在我国上古的商、周时代,统治者决断国家大事,比如战争和有关农、牧生产等方面的事务,皆事先举行祭祀,向天神求示意旨,预测吉凶祸福,吉则行之,凶则止之。那时人们认为龟有沟通天神的灵性,便取龟腹部的骨板,先在骨板上钻孔,然后放在火上烤,由职掌此事的“太卜”审视龟板上出现的裂纹,揣度裂纹显示的神意,认定吉凶。这种宗教行为,相传叫作“龟卜”,殷商处畜牧时代,多行此法。还有一种预测的方法,相传叫作“占筮”,即那时人们也认为田野生长的蓍草具有可沟通神意的灵性,取蓍草五十根,?一根于指间而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