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萍 《美与时代》2007,(7):77-78
信阳民歌唱腔音乐是产生于江淮之间的信阳的乡音乡情和土腔土调.信阳民歌有独腔韵、对腔韵、帮腔调等丰富的种类,信阳民歌本身就是真、善、美完美的统一,有独到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音乐调式是指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所特有的基本音律创作格式,西方音乐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两个基本类型。本研究通过实验一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对大调和小调的情绪体验以及调式偏离程度在其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大调音乐能够诱发正性情绪,小调音乐能够诱发负性情绪,但情绪唤醒水平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二,探讨了3—5岁中国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感受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3—5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5岁儿童感受能力与大学生趋于一致;3—5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24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采用12段剪辑音乐为材料,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考察其调式和速度在诱发情绪反应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主观情绪自评指标,速度与调式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快速、大调音乐的主观自评值显著高于慢速小调音乐;(2)西方传统音乐在心率指标上,速度和调式主效应显著,快速、大调音乐的心率值高于慢速小调音乐;(3)中国传统音乐在心率、皮电指标上,速度、调式主效应显著,快速、大调音乐的心率和皮电值高于慢速小调音乐,皮温指标上,调式主效应显著,大调音乐的皮温值高于小调音乐。这表明不同速度和调式音乐诱发了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调式中国与西方音乐在诱发情绪反应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灯红歌》是福建泉州民间小调的典型代表之一。泉州地区在地处闽南的地理环境和"闽台音乐文化区"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传统民歌是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很多有着较强地域色彩的民歌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正一点点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学习,及时保护和挽救地方民歌,使之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速度与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2名大学本科生为实验对象,用剪辑的8首乐曲片断为实验材料,考察其调式和速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曲片断的速度对大学生的情绪影响非常显著,但调式的主效应不显著;慢速的乐曲易于诱发大学生忧伤、悲哀、痛苦、烦躁和愤恨等负性情绪;快速的乐曲大多数导致大学生愉悦与兴奋等正性情绪。乐曲的速度与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差异十分显著。速度在调式上两水平的差异显著,尤其是在大调上差异非常显著。但调式只有在慢速水平上差异十分显著,而在快速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对传统科学文化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长期流行“五声”和“五色”观念,它们与西方相应的“七声”和“七色”概念具有明显的差异。声音和色彩均属物理认识对象。“五声”是中国传统乐律学的重要内容,它用宫、商、角、徵、羽表示...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是人民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一般具有歌词通俗而富有诗意、曲调短小、用材经济集中、结构精练、旋律清新易于上口、音色风格具有地方色彩等特点。现代民族声乐作品调性丰富,多为七声调式,多转调,结构庞大,内容丰富,音域较宽,大部分现代民族声乐作品音域都超过十三度。它节奏较为复杂,节拍以复拍子为主,变换拍子也很常见,演唱速度多变化,一般都是慢快慢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的代表,最具有地方色彩。信阳民歌的所有演唱韵味特色、技巧的表现和音律形态都是建立在地域语言之上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因而笔者主张通过调整腔音,控制人体技术(方法)及一些发声规律,使地域性的歌唱从科学的发声方法中获得借鉴,并发挥整合效能,从而提高民歌的艺术演唱层次。  相似文献   

9.
根据云南民歌<猜调>改编的三首同名钢琴曲,主要从调式调性、和声手法、演奏要领等方面进行的.我们在钢琴的教学中,可以把这些作品进行比较着、分析着、在对比中学习.这样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对提高创作水平和能力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衬词是民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阳田歌中存在大量的地域性衬词如"打刘海"、"打丫头"、"打咚塌"和"打樱桃"等.这些衬词最初出现在歌曲中的帮腔,众合位置.然后逐渐演变进入歌词之中,成为歌词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学衡派是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以《学衡》杂志为平台、由具有共同学术立场的知识分子群体构成的一个具有文化民族主义色彩的学术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光迪、吴宓、胡先骕、柳诒徵、刘伯明、汤用彤、缪凤林、景昌极、林损等。虽然学衡派成员的思想各有不同,但却具有一些  相似文献   

12.
王徵散论     
王徵(1571─1644)是明末天主教徒、维新派和机械工程学家,但长期以来为旧史学家所忽视。本文认为宋伯胤先生《明泾阳王徵先生年谱》一书,对王徵的科学成就和宗教信仰做出了公正的评价,恢复了他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并从王徵的思想、政治经历,探讨了天主教信仰对他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融合的可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陕西天主教第一人——王徵,始终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点.王徵墓葬原处于陕西三原县杨杜村东北五里辘辘把塬上,近日在迁建之中.笔者有幸从王徵后人那里得到出土的王徵墓志铭文并盖及墓室楹联的文字资料照片,现整理出来以提供于学界同仁旨在共同推动王徵的学术研究.文章简要介绍了王徵生平著述贡献及研究现状,重点在于对出土的墓志铭文并盖及墓室楹联进行点校,同时做了初步的考证与分析研究,以引起学界对这份资料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在一定空间飘飞的美丽的花朵,是拂动我们心扉的春风。”民歌,作为一切音乐作品的基础,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本文就七首凉山民歌,一歌一论,七歌七论,不作全面评说,只就其美丽动人的侧面,从某一角度加以研究,希冀挖掘出更多的意蕴,展示更多的色彩,突出更多的民族特点与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15.
方旭东 《现代哲学》2023,(3):141-154
在晚明奉教士人中,王徵以其“畏天爱人”之说独树一帜,基督宗教原有的信爱论在他这里变成了“畏天”说。论者一般认为,这种“畏”的宗教情感,是王徵以儒释耶的结果。本文挑战了这种流行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王徵“畏天”思想主要来自善书。通过对王徵所用“畏天”一词语义的考辨,作者确定,其用法与善书最为接近。而王徵从小所受的善书教育以及他本人对善书从未间断的修持,证明这种相同不是巧合,而是王徵从善书那里习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调性与调式在表现音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首音乐作品的情绪、色调、风格等等,往往与调式、调性有密切关系。在近几百年来的大小调统治时期,作曲家总把调性、调式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法之一,甚至视为不可缺少的“灵丹妙药”,因此围绕调、调式出现了转调、离调、换调、移调、调式交替以及双重调性、多调性、无调性等许多变化,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一些音乐爱好者来说,极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不清,为此,笔者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类赋彩是绘画中的六法之一.中国绘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并以社会规范和固有色的施彩原则进行随类赋彩,传统的色彩观所包含的概括色、五色观、诗情色蕴含着色彩的意象性语言特征.随类赋彩也可以理解为随意赋彩,它是中国画达到最高境界--气韵生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徐晓鸿 《天风》2010,(4):54-56
<正>王徵热心传教,清代学者刘凝(约1625-约1715)所辑的《天学集解》之附录中,收有王徵的《活人丹方》,读来颇有意思。兹录于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是功能和声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进入专业性的多声部音乐创作之后,中国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旋律音调往往采用五声性,而所配的和声最初是欧洲大小调体系的。由于二者的调式基础不同,故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作曲家开始了探索之路,经过近90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和声语汇。关于"五声性调式和声"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有必要将其上升为独立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予以详细的阐述,其中就包括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功能。关于调式和声功能的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将五声性调式和声整理成为一种体系,对音乐学学科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豫南地区处于我国秦岭-淮河分界线,其民居建筑即有江南建筑之气韵,又得北方建筑之魂魄,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性。笔者以信阳新县丁李湾村明清民居为例分析村落的风水文化、院落及建筑特征、装饰特色等,并将丁李湾民居建筑类型归结为类徽派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