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言智力的性质和含义是什么?心理学界对这个问题从未有过令人满意的、一致的看法。同样,对于智力的结构是什么?也是众说纷纭。因此,测量智力的方法有许多,各自的依据也不尽相同。为多数人所推崇、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智力测验工具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这一最表是根据双因素理论的结构编制成的,在国际上受到多数专家的好评。我国学者根据国情对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作了适当修订,制定出了中国常模。这个智力量表运用于一般正常人的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智力和智力训练要进行智力训练,必须弄清智力的涵义。什么是智力?这是心理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由于各自的观点不同,所强调的方面不同,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 1、适应的观点。认为智力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愈高的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愈强。在任何一种环境中,能从容应付,恰到好处。德国心理学家斯腾(Stern,W。)认为,智力就是个体于新要求有意识地适应的一般能力,是对生活中的新课题和条件的一般的心理顺应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差生与优生记忆活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差生)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下简称优生)在记忆能力上是否有差别?有哪些差别?他们的记忆过程各有些什么特点?搞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和促进差生的智力和智力活动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5.
智慧的奥秘 “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伯11:6) 人们惊呼:现在的小孩真聪明。的确,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人是要聪明了许多。有朋友曾夸我的女儿聪明,我对他说,聪明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共性,不再由某几个孩子所专有。现代人的智力已普遍提高,但这是不是说现今的人就一定比古人有智慧了呢?我看未必。聪明不等于智慧,它属于智力的范畴。一个人的智商无论有多高,都不能说明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一) 智力圈的结构苏联著名科学家B·维尔拉兹基关于生物圈、智力圈的思想,近年来在国际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均得到了深入地研究。但是,究竟什么是智力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大多数人都把“智力圈”同“智慧”、“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等概念联系起来。可见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与智力是怎样的关系?其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力与智力属于两种能力,各自独立,彼此间没有什么关系。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创造力实际上就是构成智力的因素之一,只是以往的  相似文献   

8.
胡壤  杨宁 《心理科学》1993,16(5):305-30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J.Sternberg 认为,智力是心理的自我管理。他指出,如果把智力跟政府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系统进行细致的类比,就能恰当地认识这一点。智力的本质在于它是我们管理自己的一种手段,使得我们的思想、行为变得有组织,有条理。而政府的本质在于它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其作用在于使社会有效地运转.有趣的是,在政府所具有的特性之中,许多也为智力所具有.因此,关于政府的理论在一定程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智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是以情绪或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3类地区14个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研究生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1)我国当代研究生情绪智力水平尚可,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不足。(2)研究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低于本专科生,博士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要低于硕士生。(3)对情绪智力中理解他人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有: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学校校风;对情绪智力中表达自己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舆论关注;对情绪智力中调控自己/他人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上网目的。  相似文献   

10.
情绪智力是以情绪或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问卷》,并以此对全国范围内的3类地区14个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982名大学生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水平尚可,但情绪表达能力欠缺。(2)在表达自己情绪能力上,男生要远高于女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这种差异存在于本、专科每个相应的年级上;但专科三年级情绪智力水平较一年级时不升反降。(3)对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人际关系、上网时间、教养方式、舆论关注等。  相似文献   

11.
进化观点下的智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进化心理学探讨智力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智力的起源(如进化环境与智力的关系)、进化心理学视角下智力的分类。同时,该文认为一般智力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块,即专门智力。最后,讨论了对智力进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与未来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本世纪以来,人们非常重视智商(IQ)的研究,把它作为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指标。人类的智商呈正态分布,一般都在90—110之间。尽管科学家多年来一直重视人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在学校是尖子学生,步入社会后即“泯然众人矣”?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而对另一些人却一见生疑?为什么面对同样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科学家人格特征内隐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张倩秋 《心理科学》2003,26(5):906-907
1 引言  科学观是人对科学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科学发展。科学观有两种表现形式 :(1)科学哲学 ,它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科学的本质和结构、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2 )科学的内隐观 ,它是人们对科学的非正式看法 ,如如何看待科学 ?怎样对待科学和科学家 ?科学家有怎样的人格特征 ?等等。 1981年 ,Sternberg对智力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公众对智力的看法 ,显示了内隐观研究的重要性。 2 0 0 1年 ,杨治良等对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创造性内隐观的因素结构。但是 ,对科学的内隐观还很少有研究。科学内隐观将揭示公众对科…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做智力?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于智力发展的动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各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这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也是哲学的问题。本文就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哲学的观点论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对人的兴趣,对人的教养,个性、心灵和智力形成的奥秘的兴趣——这,无疑是我们时代的标志,密码传递中带着人自身的明显的痕迹。人们为什么不可以向我们询问:怎样对付儿童的顽皮?如果孩子在开始识字教育时仍不能与同龄人交往该怎么办?怎样对待粗暴的行为?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请教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H·H·波吉雅柯夫,以下是谈话纪要。  相似文献   

16.
智力理论和检验这些理论研究主要是解决有关智力的三个基本问题:①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的关系如何?②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的关系如何?③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如何?本文提出了作为各种理论的基础的心理模式,如:地理模式、生物学模式、社会学模式等,探讨了这些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还提出了三种结构理论(triarchitictheory)把上述三个问题初步综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动机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 ,学生对智力、个性等个人属性 ,是否先天固有不可改变的主观想法 ,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其影响的范围 ,将取决于这类主观想法是否具有普遍性。比如 ,有些学生认为智力是父母遗传的 ,很难改变 ,这些学生会否同样认为个性、道德等 ,也是父母遗传 ,亦难改变 ?该研究希望了解是否有一主导思想 ,影响学生对智力、个性等不同个人属性 ,是否先天不变的整体看法。被试为中国长春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总计 5 5 5人。研究采用问卷调查 ,通过比较多个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较倾向支持学生对个性、智力等五项个人属性有共通一致的内隐观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社会日益增加的对智力的重视,心理学的研究步伐似乎是太慢了。心理学家们给智力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也提出了不少探讨智力本质的假说,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智力理论。我以为,在当前智力诸问题中,定义问题是关键,不解决它,对智力的研究就只能停留在名词概念纷争的阶段上。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有关智力的研究,特别是心理测量学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主要强调智力操作的产品,这就不仅忽视了探索“什么是智力”这样的问题,把智力看作个体固定不变的特性,而忽视了“智力能否训练”和“怎样训练”等问题。斯腾伯格(R、J、Sternberg)则从信息加工的探索路线出发,认为智力是适应性的、目标定向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和社会规范所决定。  相似文献   

20.
Flynn效应表明,自智力测验发端以来,智力测验的平均成绩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成为智力研究领域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等人们阐释。本就一些研究对Flynn效应的解释进行了回顾,考察了Flynn效应所涉及的智力本质观、智力与环境及化的关系、智力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智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