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儒家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是一个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的的思想体系,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仁者爱人”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和“天下大同”的公益慈善伦理追求.儒家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既为中国传统公益慈善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渊源,也蕴含着丰富的可以为现代公益慈善伦理借鉴和吸收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伦理诉求是对道德动机和行为价值目标的综合判断,是理解公益慈善活动的内涵及意义的关键所在.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实践内容,公益慈善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不同的范式,其伦理诉求是其文化内在伦理精神的体现.相较于西方旨在“公共领域之善”的社会改造诉求,传统中国公益慈善的价值目标更倾向于维护既有的伦理秩序,构筑“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伊斯兰教教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回族慈善公益传统有其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的特点,在慈善公益的大环境不断进步的当代社会,回族当代公益也面临着传统和现代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方面积累了甚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比较突出的经验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党建引领的治理路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引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外部监管机制,“三位一体”的内部治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慈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在总结和推广以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推进慈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方向、以新时代慈善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影 《世界宗教文化》2012,(6):47-54,40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部分基督教会做了详细访谈,通过收集来的资料我们从慈善理念、慈善形式、项目管理、目标人群及资金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我们初步发现,部分教会社会服务开始从慈善到公益的转变,慈善活动的制度化、专业性以及创新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当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刚刚起步,面对的所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契机。伴随着时间推移,相信中国宗教将会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模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公益慈善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7,(2):136-140
通过对历史的纵深考察,不难发现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体现出较明显的同源互构特征。然而,从当代实践来看,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发展呈现出理论分殊与现实分野的结构性张力,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本文认为,公益慈善应该更注重专业性、社会性以及道德属性的回归,而社会工作需要重拾其社会与公共属性以及倡导一种本土智识引领下的创新的、科学的公益慈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重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关系,并将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中,以实现对其自身的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21,(1):251-25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优良传统,老子的"慈"、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守望相助"、墨子的"兼爱"等等,都含有丰富公益慈善观念。在新时代,公益行为更是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鼓励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期以来,我国宗教在公益慈善领域发扬了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主动履行了社会责任,释放了正能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总结新时期以来我国宗教  相似文献   

10.
桑吉扎西 《法音》2010,(9):25-26
<正>本刊讯9月8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3,(11):22-23
为了发扬浙江基督徒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良好传统,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深化神学思想建设,更好地践行基督教信仰,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在党的十八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在“中国梦”的激励下,也在国家六部委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鼓舞下,2013年9月16日下午,浙江省基督教两会首届公益慈善研讨会在杭州市香溢大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2.
宗教组织与信徒介入和举办各种类型的社会公益事业,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宗教达致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目标之基本途径。但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宗教组织缺乏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渠道和途径。本文借鉴海外宗教公益信托的经验,拟对以公益信托方式支援我国宗教界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与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慈善伦理所具有的稳定性、普世性、全面性和务实性的特点,在现代大公益的背景下,为实现现代慈善与宗教的良性合作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2,(10):6-6
本刊讯(据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消息):2012年9月17日,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暨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专门发来贺信。回良玉指出,济世利人、扶危助困是我国各宗教的共同信念和优良传统。多年来,宗教界积极投身公益慈善活动,大力倡导公益慈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信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2,(10):4-5
各位朋友,同志们:今天,国家宗教事务局在这里隆重召开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党政干部、宗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商推进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借此机会,我想就在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讲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慈善公益组织中的一名"老资格"成员,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是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笔者认为在宗教慈善组织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可以从宗教慈善的实践模式和文化模式角度来建构宗教性慈善组织的身份认同模式;而增强公信力,形成"玻璃口袋"效应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最具优势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教》2018,(1):78-78
——重庆市道教界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2017年,重庆市道教界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开展扶贫助困、养老扶幼、医疗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动,全年募集各项善款及物资近12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8.
单信 《天风》2012,(5):4-4
六部委联合颁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后,各地反响强烈,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宗教界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并使其活动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宗教界一直有着关心社会、服务人群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在灾害救护、  相似文献   

19.
王从友 《天风》2012,(10):F0002-F0002
2012年9月17日.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暨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高峰牧师致辞。  相似文献   

20.
王冬昀 《天风》2013,(11):27-29
广东省基督教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于2013年9月2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分享了广东省各地教会的慈善事工经验,并对公益慈善事工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