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任何时代的社会实践都体现并追求着某种价值,不同民族正是在自己独特的实践中形成并凝炼本民族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冲突与整合中占据优势地位具有引领性作用。公民认同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个体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西方语境中,爱国主义遭到了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双重指控与消解,从而引发了政治理论界的激烈争论。本文从公民共和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构成,确认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天然自发性,同时强调了其作为政治责任和义务的维度。文章结合公民共和主义关于"公共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理论,认为爱国主义当前所遭到的质疑源于多种误解。爱国主义在当代需要面对和解决如何判定"公共善"、如何与民族主义区分以及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阶段塑造国家意识并获得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CNKI进行资料检索、归类和分析,以民族国家认同、母语认同、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民族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五个维度作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的切入点,进行调查问卷题项的编制。以此引领对民族国家认同感有研究兴趣的同仁对这类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
公民责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责任建设。公民责任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符合社会规范预期的职责。社会契约(平等)原则、自由(权利)原则、社会正义原则构成公民责任的逻辑基础。公民责任表现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参与责任四种形式。要通过制度建设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和正义,为公民责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社会化,增强公民对社会制度的普遍认同;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培养公民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国家认同再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化到底是削弱国家认同还是增强国家认同, 不仅与国家认同的具体内容有关, 还受国家的全球化水平影响。同时, 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 不仅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 国家认同内容也起着调节作用。人们越是基于语言、宗教、文化等族群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 对外群体的态度越消极; 越是基于公民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 对外群体的态度越积极。今后应该整合国家认同的内容、厘清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拓展国家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向平 《天风》2007,(7):30-35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伦理认同,它包括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理念的价值认同,更包括基于这种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公民个体行为实践与习惯的养成,即实践层面的行为养成。理论层面的认同要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一方面恪守自由主义的中立原则,另一方面又拒斥霍布斯式的"私人社会",认为良序社会的正义原则及相应的制度是一种内在善,是公民应为之奋斗的共享的终极目的,两者形成了紧张关系。为了解释其张力,罗尔斯援引奥克肖特关于事业联合体和公民联合体的区分指出,有着共享目的的政治社会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而只是实践联合体(公民联合体),它相容于中立原则。但事实上,对于罗尔斯而言,中立原则和共享目的的和解依赖于更深层次的共享——对自由及其相关价值的共享。正是奠基于这两个层次的共享目的,政治认同得以确立,"稳定性论证"才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6,(6):108-113
政治修辞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和增强公民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政治主体可以针对不同的政治内容、政治对象和政治情景,选择说服型、法理型和行政型等不同的语言类型;可以通过特定用语、文法和句法的使用,采取虚饰化和美化、分化和排他的修辞谋略,提高政治修辞表达效果,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2.
党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萍 《学海》2002,(2):198-200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形成的关键是广大共产党员为实现党的宗旨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因此 ,加强党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任是现阶段我党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感激原则有时候被用来解释和证成公民的政治义务,根据这种理论,公民的政治义务说到底是一种感激义务。基于家国类比的感激理论夸大了家庭与国家的相似之处;从感激义务的积极方面出发去解释和证成政治义务的尝试由于将感激国家的义务限定于服从法律,从而与感激表达方式的可选择性相违背;从感激义务的消极方面出发去解释和证成政治义务的进路虽然可以避免前一种进路的缺陷,但无论是将政治义务看作对国家的感激义务还是对其他所有公民的感激义务都有失妥当,而且这种进路也不能解释政治义务的复杂性。感激理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表明,我们不能把政治义务建立在感激原则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政治哲学中,现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政治诉求,需要将其置于以权力-权利为脉络的政治哲学论域中加以界定和阐释,以获得必要的现实感与规范性。在权力的逻辑中,当爱国主义蕴含着对现代国家及其政治权力体系的认同与忠诚时,"对祖国的爱"能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爱国主义也成为捍卫政治权力的重要工具。此时,需要廓清爱国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边界及其指向的政治权力的边界。这是爱国主义的权力阈值。在权利的逻辑中,爱国在广义上是公民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权利。将这一权利旨趣确立为界定与规范现代爱国主义的核心机制,既对由权力话语单边塑造的爱国主义有所矫正,也为探寻现代爱国主义理论中政治权力的边界、以及厘清权力-权利之间的界限提供了一种指引。  相似文献   

15.
公共空间(领域)作为国家政治权力领域与市民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以公共交往和理性批判为内容,为国家政治认同提供合法性支持.鲍曼以全球化为背景,对“流动的现代性时代”(后现代时期)公共空间的衰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引入“基本收入制度”、倡导“为了他者”的道德两条途径建构公共空间,重构政治认同的平台,寻求政治认同,实现社会团结.鲍曼的公共空间理论对于正在走向现代性的中国如何建构公共空间、寻求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南伞镇与缅甸果敢相连地区的丧葬仪式研究发现,该地区跨境民族在历史悠久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圈。跨境地区丧葬仪式有着其内在一致性和区域特殊性。其内在一致性是哲学层面的个体身份认同,通过仪式中蕴涵的生命观、孝道、礼乐三个文化要素呈现;其区域特殊性是社会学层面的群体身份认同,通过仪式特有的佛道、汉彝互融特征来呈现。两地边民通过对仪式的参与而形成文化共同体,继而实现身份认同。这种双重认同交叠诠释了文化动学之意义。宗教仪式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媒介作用,而其所承载的核心要素形成的文化动力是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原道》2015,(2)
宪法是美国身份认同的核心,通常被称为宪法爱国主义。但美国的宪法根源于犹太一基督教的选民一约法传统,是清教圣约神学和社会契约论的融合,美国例外论的实质就在于此。因此,与民族主义国家的民族认同不一样,美国的身份认同是一种以宪法为基础的选民民族认同。由于对世俗化和政教分离等问题的误解,选民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长期成为民族主义理论中被忽视的盲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宪法与身份认同关系的分析,澄清这些误解和盲点,从而更清楚地认识美国民族认同和宪法爱国主义的真实面孔。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公民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与统治,这种义务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公民为什么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与统治?这是政治义务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的传统回答是同意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公民之所以有义务服从,是因为他们以某种方式对国家表示了明确的或隐然的同意,忠顺宣  相似文献   

19.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2014,46(8):1124-1143
本研究基于个人-组织契合理论的视角, 通过对286份员工与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 揭示了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绩效(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组织认同在这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组织政治知觉对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可以显著调节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组织认同是组织政治知觉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调节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马基雅维利主义对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以组织认同为中介, 具体表现为被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爱国主义徐梁伯(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爱国主义是一个美好、崇高、神圣的字眼,为古今中外一切国家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公民所认同和推崇。它在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爱国主义是什么?这几乎是一个十分简单而极为明确的问题──就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