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科学认识论产生于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它是科学认识论的一种新形式,既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相联系,又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新范式。然而,由于其无法正确处理混沌与有序、决定论与非充分决定论、现实性与可能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范畴,而无法成为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新趋势。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是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最适当的选择。一、现代科学认识论向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转变现代科学认识论以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思想为基础,它着眼于对世界的袪魅以达到对世界的控制。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不同,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形成明显早于现代哲…  相似文献   

2.
尽管用“语言学转向”不足以反映20世纪西方哲学的全貌,但对语言问题的普遍关注却是该时期不争的事实,这无论从大陆现象学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来看还是从英美分析哲学来看都是如此。然而,为了真正把握语言问题在这一时期哲学中的意义,必须联系整个现代哲学及其演进来看待,尤其必须回到它们的源头———早期现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传统。本文认为,就西方哲学对待语言问题的姿态而言,存在着从早期现代到后期现代再到后现代立场的变迁。在以唯理论和经验论为代表的早期现代哲学中,意识主体的中心地位导致语言居于思想的单纯表象工具…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数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数学哲学林夏水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数学哲学家。他的数学哲学思想迄今仍影响着当代一些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现代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日益提高,使得数学对象的实在性或客观性成为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关注的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数学基础三大学派的争论渐趋平静,数学对象的实在性问题成为形式主义与自称柏拉图主义论战的焦点。为追溯现代数学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渊源,本文就柏拉图的数学哲学作一探讨。一、时代背景柏拉图数学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和数学背景。在哲学方面,当时的哲学家都致…  相似文献   

4.
丁少伦:现代西方三大哲学范畴自胡塞尔的现象学诞生以来,理性与工具理性,哲学与科学、主体与客体成为现代哲学津津乐道的命题。现象学存在主义、科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追本求源以求寻找到理性的根据、哲学的根基以及主体性的存在家园。理性与工...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产生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作出适当的评价。认为:(1)后现代科学哲学是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新的争论”的结果;(2)后现代科学哲学是科学哲学领域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哲学消解论;(3)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路在于把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科学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略论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孕育与生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与冲击,现代心理学的合法地位产生了动摇,在后现代科学精神与后现代哲学理念的导引和助势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得以孕育与生成。  相似文献   

7.
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是现象学和技术哲学中的经典案例。他所动用的现象学资源包括胡塞尔的意向性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在世"、梅洛—庞蒂的知觉和身体理论。从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视角来看,德雷福斯的"海德格尔式的认知主义"是典型的对现象学的"美国式挪用",而他将哲学化约为科学造成了哲学与科学的"短路",从而错失了现象学(或哲学)的超越论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批判学派:进化认识论的先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判学派是活跃于 1 9、 2 0世纪之交的科学和哲学学派。该学派是现代科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和哲学革命 (维也纳学派及逻辑经验论 )的先驱 ,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即名副其实的哲人科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虽然肇始于对上一个世纪之交的科学危机的反应 ,但由于他们深厚的哲学素养以及对科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机敏反思和洞见 ,他们在哲学上也颇有建树。他们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伟大哲学传统的继承者 ,是“前”现代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9.
范·弗拉森的科学哲学,在当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他不仅影响着科学实在论从“正统”走向“修正”,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第三条道路──后现代科学哲学。本文将就此问题作出论述,并指明和解决范·弗拉森思想中的停论。一、范·弗拉森与当代科学哲学转向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是当今西方科学哲学的主流。但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科学实践的实际状况不断与科学实在论的科学观相分离,因而其阵营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一方面,科学实在论纷纷转向修正的实在论;另方面,在反实在论的强劲冲击下,形成了后现代的科…  相似文献   

10.
廖钦彬 《世界哲学》2016,(4):95-104,161
井筒俊彦在《意识与本质:寻求精神式的东方》中以伊斯兰神秘主义的深层意识作用及其存有论(本质论)为基础,建构了自身的意识哲学体系,并试图以该哲学让东西方哲学思想中各种有关意识与本质(存有)之论述进行对话。本文在介绍了井筒的学术与思想背景后,概观了井筒意识哲学脉络中的意识与本质这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及其主张;接着,分别探讨了他在建构自身意识哲学的过程中,如何消化禅思想与伊斯兰神秘主义哲学。最后本文评价了井筒意识哲学的后现代意义,并指出该哲学无法解决当代知识生产与伦理实践的问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的逻辑起点,阐述了后现代哲学的基本主张和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根据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哲学上的逻辑悖论,得出结论: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发起和领导反对科学主义心理学主流地位的科学革命,也不可能将心理学统一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用是提供最彻底的批判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二战以后的法国现象学语境中,法国当代哲学家亨利·马尔蒂尼(Henri Maldiney)反思现象学脉络中将"敞开"与人的存有的存有论的确立相混淆所难以超越的困难,从思考"世界本身的敞开"到提问实现"跨界通达性"的可能性条件,试图在重新确立的敞开视域中建立人与世界之间更有机的联系。马尔蒂尼召唤从"世界性"的去蔽走向"共生"之路,探求一种具有动感、生气、多样化的"共生"关系。本文尝试围绕敞开的深度、与他者的相遇、构成性转化与共生的视角展开马尔蒂尼的思想与庄子哲学的跨文化对话,从现象学内在演变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尔蒂尼对《庄子》文本中一些段落的解读与化用,也探析在跨文化对话中呈现的相关议题所具有的美学与伦理层面的跨界意涵。  相似文献   

13.
任军 《现代哲学》2006,(2):66-71
该文从胡塞尔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入手,继而分析他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对历史主义问题的阐述,最后对胡塞尔的历史哲学观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进行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卡瓦耶斯是法国科学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最早对胡塞尔现象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基于理性知识具有实在性和必然性的立场,考察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承认胡塞尔对逻辑主义和意识哲学的"深刻综合",但也进一步对他进行了批判。卡瓦耶斯从四个方面系统反对胡塞尔的意识构造理论,即形式本体论对命题逻辑的优先性、可还原性原则、绝对意识本体论、对历史性的否定,并由此认为胡塞尔无法解释逻辑和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普拉代勒和德里达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来思考卡瓦耶斯批判的意义,结合二人对卡瓦耶斯的阐释,可更清晰地定位卡瓦耶斯乃至法国科学哲学的自身诉求,更深刻地理解其思想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隐喻建模是将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中的隐喻方法与模型方法相结合起来的一种表征形式,其本质是基于隐喻推理的基础进行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将隐喻建模置于科学表征的语境框架中来考察其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奠定了隐喻建模的语境论基础。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而科学表征所内涵的三个基本问题在隐喻建模的语境论视域下,就具体体现为: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表征关系的精确性问题、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立场来考察隐喻建模的这三个问题,有利于科学哲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隐喻建模这种特殊的科学表征方式,从而以更灵活开放的方式推动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大春 《哲学研究》2012,(9):69-76,84,128
本文关注自然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早期现代哲学明显地表现为观念论(idealism),后期现代哲学大体上倾向于精神论(spiritualism),后现代哲学则坦然地接受了物质论(materialism)。后期现代性是早期现代性的延续,又是其突破;后现代性既可能是极度现代性,也可能是对现代性的  相似文献   

17.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先验唯心论与经验实在论的关系是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先验现象学的分析中,实在性是一个"构成性"概念。现象学反思揭示出,处在自然生活中的先验主体性设定了经验对象与世界的存在,并在纯粹的知觉意识中,获得了关于实在性存在的直接经验与证据。胡塞尔现象学的先验主体性、知觉的具身化与交互主体性理论,辩护了经验世界的实在性论题。  相似文献   

18.
鹿林 《世界哲学》2006,(6):44-51
卡尔纳普是现代西方哲学家拒斥形而上学的典型代表,以哲学科学化的立场,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是他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卡尔纳普通过自己的哲学活动,极大推进了科学哲学的发展,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他在激烈拒斥形而上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偏颇与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与舍勒的生命形而上学表面上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围绕着舍勒后期在实在性问题上对胡塞尔的批评,两者的工作缠绕在了一起。本文重新分析与检讨了舍勒在《唯心论与实在论》中针对胡塞尔所作的批评,以此说明,舍勒基于自己的实在理论对胡塞尔的批评是外在的,胡塞尔对意向性的生成分析是主体性视角下对实在性理论的贡献。同时,现象学还原也不构成胡塞尔和舍勒的实在性理论相互兼容的障碍。无论从有效意义出发还是从生命-抗阻出发理解实在性,其根本差别也只是在于方法论的视角的限制而非立场的相互冲突。胡塞尔的"原意见"和舍勒的"实在体验"等概念显示出的相互指引关系,表明二者可以共同组成一种更完整的现象学实在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般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是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胡塞尔从逻辑学不是一门实在性的科学而是一门观念性的(Ideal)科学的理解出发,认为逻辑学是关于含义本身以及含义规律的科学。而含义的统一本质上是理论的和观念的统一。因此,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通过对近现代一般对象问题上的概念论和唯名论的否定性批判和对观念对象的现象学描述分析,认为一般对象或观念对象就是种类的观念统一。一、一般与个体及其历史考察一般或普遍(Allgemeines;Allgemeinheit)也可以称为“共相”或“种类”;其对应概念是“个体”或“殊相”(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