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36年的弗莱堡"谢林讲座"中,海德格尔通过"躲藏"在谢林身后,对自己关于存在的追问进行了一种姿态转换,转而以一种"去主体性"的方式,在与存在的源初关系中重新理解人。这同时也是谢林哲学中的一个主导问题,并在1821年的"埃尔朗根讲座"中得到了专题讨论。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的谢林阐释其实是与谢林在思想上的一种"会合",他们共有的论题都在于:对作为自由或者存在的本原之诠释,只能基于本原的"自身实行",而这需要一种"泰然任之"和"绽出"的姿态转变。  相似文献   

2.
王丁 《现代哲学》2023,(6):89-98
在德国唯心论产生的最初阶段,斯宾诺莎同时作为谢林与黑格尔哲学的典范影响了他们的体系建构方式,尤其是谢林的“同一哲学”。但谢林在继承斯宾诺莎的同时,也延续了斯宾诺莎那里无限者自身与特定无限者,即实体与属性之间关系未得澄清的疑难。这一疑难促成谢林晚期哲学对神与自由概念的重新思索。伴随着谢林最后的思索,在他眼里曾经作为体系本原的“实体”概念,就被转化为描述终极偶然性的“不可预思之在”,而这意味着德国唯心论对于斯宾诺莎的接受和处理最终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张世英先生从"纵向超越"移向"横向超越"的哲学方法论转折,体现在他以"惊异"来理解哲学特点的阐释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哲学发端于"惊异",但囿于概念化哲学的格局,无法容忍惊异这种情绪进入哲学本身。张先生呼应海德格尔的论点,认为惊异是一种横向超越的解蔽,应该贯彻到真正哲学的始终。这样的惊异打通了诗与思,因此,张先生认为哲学就是具有审美意识的惊异,我们应该追求一种"诗的哲学"。它与海德格尔论述的前柏拉图思想者们"爱智慧"的思想意趣相通,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深邃哲理在当代的创造性生成。中国古代的儒家哲人也看重两种情绪的揭蔽功能,即忧惧和亲爱。只有在忧惧中,才可以直感到天道的特性,激发出原本的德性思考。而只有在亲亲之爱的兴发中,才可同时体验到忧惧和喜乐,让思想进入诗意盎然的仁道和泛爱万物的高明境界。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接受者和接受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一种哲学思想,只有能为别人所理解时,它才取得了存在的现实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从意义的理解看,根本不存在独立的、绝对的思想“本文”,哲学思想是本文与接受者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历史上的任何哲学思想都是在与接受者的相互作用中生成和发展的。可见,哲学思想既是哲学家的功能,也是接受者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的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和谢林都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谢林的思想联系是不容忽视的。黑格尔起初还是一个谢林的追随者。黑格尔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为谢林辩护的,这篇作品题为《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著作中,黑格尔完全站在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不过,黑格尔很快就超出了谢林哲学,创立了自己的唯心辩证法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同谢林哲学的彻底  相似文献   

6.
1809年之后的谢林转向深入思考上帝的神圣自由,以为人的自由奠基。他认为,上帝作为实存,在自身之内拥有与其不可分离、但确有区别的实存的根据,它们不可分离地统一在一起。上帝的神圣自由在于创世的自由决断完全是善的,但人作为内在于神的有限物,出于上帝现实地实现自身的必然性,却撕毁了实存与其根据之间的永恒纽带,自由地选择为善或者为恶。海德格尔和齐泽克对谢林作出了不同诠释,一方面证明了谢林后期哲学的重大意义及其现实性,另一方面也例示着谢林思辨的自由阐释可能隐含的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7.
康德之后,德国唯心论致力于将理性自身论证为世界的实体和本原,并将世界的展开论证为理性自身运动的后果,也即致力于构造出一种理性的内在性总体科学。但是这一方案却内在地忽略了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和理性终归是存在而非不存在,这一事实的动力何在?"为什么毕竟有某物存在,为什么无不存在?"这一问题不仅指向一种后唯心论视野下人们对于存在与自由的更高理解,也让谢林在与近代哲学传统和黑格尔的争辩中超越德国唯心论的理性内在性方案,提出了"逻辑性—否定哲学"和"历史性—肯定哲学"的区分,进而开辟了德国唯心论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8.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对根本恶的论述贯穿了三种维度,即先验维度、自由维度和进步维度。但这三种维度之间并不是自恰的,而是存在着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及康德对矛盾的解决的成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是内在于康德的哲学的。对(善)恶的理解只有与人的生存处境和价值追求相联系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谢林哲学的中间时期是一个仍然有待研究的领域,这里以《斯图加特内部讲课》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中那较少受到关注的“精神”哲学构想所展现的中间时期的过渡特点,但又并不因为带有过渡特点而不具备重要的哲学意义.谢林的“精神”哲学构想把“可数的精神”世界看成一个实有的存在领域,在《自由论文》的基础上对精神概念作更细致论证,用“心灵”指称精神里面的自然的东西.谢林的这种精神概念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构成鲜明反差,丰富了德国唯心论的“星丛”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哲学的基本内涵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支,由于印度和中国两国佛教学者的长期学术积累,其著作宏富,内涵丰厚,哲学深邃。 佛教哲学的基本理念是缘起。缘起说是佛教对存在、生命的根本看法。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都是由因缘即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的集合而生起,因缘集合则成,因缘散失则灭。 佛教哲学的根本旨趣是追求众生的解脱。所谓解脱就是从烦恼、痛苦中脱却出来,尤其是从生死流转中超脱出来,以臻于自由自在的境地。 佛教哲学的思想重心是人界(人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关于哲学哲学是思想的花朵,精神的王冠,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是在根本层面上追问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以彻底的态度反思已有的观念和认识,从价值理想出发把握生活的目标和历史的趋势,展示了人类理性思维的高度,凝结了民族进步的智慧,寄托了人们热爱光明、追求真善美的情怀。道不远人,人能弘道,哲学是把握世界、洞悉未来的学问!哲学是通向未来的幸福,思想解放,自由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把"有没有非洲哲学"这一问题改为"在这一所在之处所做的哲学是什么样"这一问题,来回答"非洲哲学"的合法性以及建立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非洲哲学"这一概念并不应当从空间性的角度去理解,因此他提出了"所在之处"与"所在性"这组概念,并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集,以此来重述非洲哲学的图景。在他看来,这种重述并非只适用于"非洲哲学",其根本上关乎着"哲学"这一概念本身的意义,关乎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真理性和地方性之间最根本的张力,关乎着我们应当如何做哲学的基本反思。  相似文献   

13.
费希特耶拿时期的哲学是从自我的本原行动出发的,主体的绝对能动性是知识学用以说明一切知识的依据,由此确立的最高原则是人的自由原则。然而,费希特对人的主体能动性(尤其是在道德实践领域)的高扬是从"脱离了自然的精神"片面地出发的。在这一时期费希特的思想中,一切存在、客体都不过是意识的对象而由人的认识能力加以规定。费希特哲学思想的致命弱点也恰恰就在于此。在"无神论事件"及外界的批评下,费希特开始反思知识学的基础或本原,进一步探寻自我或本原行动的实在性的根据。这就导致了费希特哲学向宗教的回归。这在当时对德国哲学及宗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俊杰 《世界哲学》2006,10(1):90-93
Potenz概念是谢林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在其早期、还是在中后期的思想中。谢林对于它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两层内涵,一是“幂次”、一是“潜能”。这两种用法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各自具有不同的论述背景。而在谢林早期思想的论述背景中,谢林主要是在“幂次”这一内涵上来使用Potenz的。  相似文献   

15.
考察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认识并批判了形而上学的独断,而且由此导向的对社会历史的判断成为关于现代性矛盾问题最初的、具有哲学高度的把握和批判。从二者的关系看,马克思哲学继承了康德哲学直面现实问题的批判精神,并将康德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一步深入到了历史现实的层面。沿着康德哲学试图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推进了认识论问题的真正解决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转向,进而揭示了认识论与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本质关联,克服了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马克思真正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将哲学改造为"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康德哲学所关注的"抽象的人的自由"改造成为对"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传统的自然哲学还是当今的生态哲学,一个根本主题是研究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解放与自由。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基本上属于认识论自由和征服自然自由,黑格尔关于自由的思想在古典哲学中则独树一帜,其先见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赢得本体自由的问题。黑格尔整个哲学的奠基点是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本身则是思在一体、主客同一、人与自然互依的。绝对精神以自身为根据,自我运动和自主发展,本身即为自由。精神自由要落实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上而化身为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就必须走出逻辑学的纯粹思辨过程而进入到自然界之中,并通过扬弃自然界的非己性而显现精神自由。精神以允许自然界有自由的方式来谋划自身的现实自由,而自然万物按照自身存在目的竞自由则是精神自由的外在现实形态。  相似文献   

17.
形而上学能否被终结是长期存在于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欧洲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实体论的思维本体论,康德颠覆了这种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并没有颠覆形而上学本身。他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为人的自由本质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同时又在他的实践哲学中为形而上学找到了栖身之处,即以人的自由本质为依据,确认普遍的道德法则和权利法则只能来自人的纯粹理性,而不是来自经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本体论原则完成了对以往旧哲学的总体超越,从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出发确认人的自由本质,并将"改变世界"确立为实践哲学的主题。人类改变世界的活动必然要面对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这些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不可能直接出自于对经验世界的归纳和概括,而必然是以人的自由本质为前提性依据,通过人们的理性思维推导出与人的自由本质根本一致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而依靠我们的理性能力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法则和价值理念,正是形而上学在实践哲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哲学对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形塑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年马克思身上,在青年恩格斯方面显得有些冷落,因此有必要追溯青年恩格斯走向黑格尔哲学的行程。通过阅读施特劳斯的《耶稣传》,恩格斯找到了进入黑格尔哲学的入口,获得关于黑格尔泛神论的最初体验。通过分析和评价青年德意志派的文学作品,恩格斯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初步探索。在揭露和批判谢林的"同一哲学"与"启示哲学"的过程中,恩格斯维护了黑格尔的尊严,捍卫了黑格尔的哲学地位,进一步深化了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与认知。  相似文献   

19.
先刚 《世界哲学》2015,(2):13-21,160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运动。传统上经常不加批判地把哲学家谢林看作是这场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分析了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F.施菜格尔、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的"糟糕的无限"),以及这些思想与谢林哲学的分歧乃至严重对立,以此表明,谢林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柏拉图的复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成为人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其中,斐奇诺站在新柏拉图主义的立场上,认为柏拉图哲学的最高本原是一,高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高本原存在,学习亚里士多德是学习柏拉图的基础准备。而皮科·米兰多拉则认为,在存在与一的问题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本文试结合皮科《论存在与一》的文本,分析表明: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调和,主要依据托马斯主义和基督教化的新柏拉图主义(以伪狄奥尼修斯为代表)。皮科的这一调和方案,虽然既不可能容于斐奇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也不可能容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但对于重新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对于构建他的古代神学、实现哲学的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