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与信念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历史,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榜样。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太多的人向威胁和利诱屈服,太少的人有坚贞不屈的勇气,只有理想和信念,才能给人以力量;只有理想和信念,才能够激发人类灵魂深处的最高贵的、最伟大的虔诚。然而,当历史涌动的洪波在悄无声息地拍击着21世纪崭新意念彼岸的时候,我们这些天之骄子又该如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军事理论家,特别注重对军人武德的研讨和培养锻炼。我军军人的武德,从根本上来讲,它区别于历史上一般军人的武德,这是由我们这支军队的特质——即我军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我军武德来源于我们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所谓理想,是指我们共同的理想,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所谓信念,是指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战胜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  相似文献   

3.
信念     
你有信念吗?你的信念坚定吗?我们常常这样叩问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信念在我们心中其实是那么脆弱,那么缥缈,像一缕飘忽的风,难以抓住。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说:“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27页)。所以,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是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信念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关于世界的信念和关于他人信念的信念如何指导主体(成人、儿童和动物)行动。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偏好和他的信念,那么我们可以某种程度上预测他的行为。而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偏好,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来推测他们信念。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些相关的例子。我们还给出了一个形式框架,这个框架是不依赖纳什均衡,而是接受非确定论,并且采用信息观点下的被占优策略概念。  相似文献   

6.
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近年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理论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等 2 2家单位发起的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8月 2 0至 2 3日在西安召开。与会学者 80余位 ,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一、关于背景和研究方法问题。与会学者认为 ,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问题当前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有其现实背景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 ,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全球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输入其文化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贪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于:"一面旗帜"保证了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一个中心"引领了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一个基本点"奠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理论体系"武装了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新人。在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我们还要注意做到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不如意之事,不喜欢之人,这些往往又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烦恼。其实,这些烦恼都是由我们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给我们带来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扰。我们又很难排解情绪困境,是因为我们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思想去调整情绪,改变思维方式,最终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当下的道德现实警示我们,底线伦理正在呈现"后退"之势。同时,由于社会超速世俗化和市场化所致,却又"缺乏"信念伦理。若无坚实而清晰的信念伦理的支撑,底线伦理的"后退"就难以避免,最终也将无法维系和坚持。信念伦理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类型学,狭义的信念伦理是指在一般伦理领域内,与(传统的)美德伦理、规范伦理、现代分析伦理(或"元伦理学")相较而立的伦理(学)类型。它以信仰或信念为终极道德目的和最高行为规范,以道德或伦理的理想价值(或韦伯意义上的"目的性价值")为终极道德伦理的价值评价标准,借助于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想范型、道德先贤、道德典范或道德先进的范例化(examplification)或道德类型学(moral typology)研究,阐发、论证和确立一整套基本道德伦理规范和伦理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0.
信念的坐标     
正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个信念的坐标轴。我们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坚守着自己的处世原则、信念力量和精神核心。坚强的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帮助我们战胜挫折和困难。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艰辛和痛苦的经历与体验,与其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倒不如抖擞着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中,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十分重视,认为是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论述。1以唯物辩证法认识理想和信念在方法论的意义上,邓小平以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为,对革命传统要继续坚持和发...  相似文献   

12.
史蒂文森主张道德分歧是态度分歧,而吉伯德认为道德分歧是计划分歧。他们的理论都与事实不相符,因为两个人之间有对立态度或者计划有差异并不代表两人之间一定有道德分歧。道德分歧应该是规定分歧,是假想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分歧双方的规范性讨论,而不是实际存在的态度对立或者计划分歧。同样,信念分歧也可以理解为假想和理想条件下的规范性讨论。规定分歧理论比史蒂文森和吉伯德的理论都更完善,它能解释后者不能解释的、直觉上的分歧,同时它为道德分歧和信念分歧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今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却物质富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喜悦,也存在诸如“拜金潮”享乐至上,理想和信念缺如,道骨坡等令人悲忧的状况。相比以往,我们现处的生存空间中的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精神现象更复杂。与神经症,精神疾病发生率的急剧上升和享乐主义大量增加相对应的是:非法毒品已悄然位临社会并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风暴的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我们的人际关系网也在不断扩大。当我们做决定时,特别是有社会性的决定,我们关系网里的人时常影响着我们的决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种名为"朋友影响"的信念更新方式,同时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信念更新方式——"专家影响"。在人际网中,这两种更新方式允许非中央控制的合作。我们将显示当两种信念更新方式相互冲突,人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指标——预期影响力,来做出战略性的选择。我们还将讨论人际网络结构对这类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神立定我们的脚步,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我们自己也就会有稳健的步伐和坚定的信念。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是单独旅行,而是有神相伴。 尽管我们的信念是坚定的,但我们的肉体是软弱的,我们会疲乏,可是神不会疲乏,神也了解我们的软弱,所以他才会陪伴在我们左右,做我们"随时的帮助"(诗46:1)。 有神同在,我们的旅途充满了平安和喜乐,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兽性的经验     
J 迈克道威尔主张 ,经验毫不含糊地是概念的。只有这样理解经验 ,我们才能将我们关于世界的信念所得到的合理性支持看作是我们的经验的结果。如果我们将经验看作是对非概念的所予的接受 ,我们的接受性至多只能与我们的信念具有一种因果关系———经验将不能使信念得到辩护。关  相似文献   

17.
理念是指思想、想法、理想、信念和贯穿于行动当中的观念或意识。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必须具备某种理念,包括道德理念。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道德理念是指我国政府在收集、加工、传输或公开公共信息时所拥有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和所追求的道德理想。为民理念、公正理念、诚信理念和适度理念是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18.
信念如山     
田地 《思维与智慧》2008,(12):46-46
人生离不开信念,坚定的信念让人产生十足的动力。信念隐藏在我们体内,产生于心中,只要善于应用,它就是一股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当然,信念需要行动来贯彻,源泉也需要开发。如果怀抱着一生的信念,却守株待兔,那只是空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符合某个信念框架的,  相似文献   

19.
探讨宗教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首先要肯定宗教在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因为,人需要有信仰,它实际上是一种期望、信念、目标,一种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的人,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望、信念、理想,也就是缺乏一种生命的冲动和创造力。当然,人更需要理性,它是人生道路上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0.
信念与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个时代的著名哲学家都曾从哲学的角度谈过信念,却很少有人从信念的角度来研究哲学。辨明信念与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讨论认识的若干问题无疑是重要的。一、相信与所信相信乃是对命题确定的肯定态度:是按照相信者与自身经验相一致的标准,按照已有的关于“必然”、“确实”以及“真诚”等标准(所有这些标准都被维特根斯坦寓于一个类似神话的“世界图像”之中)所做的确定和肯定。所有我们相信的命题就是我们的“所信”,所信唯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原则时才是我们的“信念”。(一)相信 相信与怀疑具有不对称性。相信有两个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